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7 10: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文明的产生
1.文明的内涵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世界各地的文明会是一模一样的吗?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特征都会一一具备吗?
一、文明的产生
2.文明的产生
采集渔猎
农牧业产生并发展
剩余产品
私有制产 生
阶级分化
国家形成
产生文字
文明诞生
定居(村落)
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作工作
专门的手工业生产工作
管理与记录的需要
部落战争,掠夺资源
阶级斗争出现
为解决部落战争和阶级斗争政府、军队、监狱出现
二、文明的多元性
1.古代的主要文明
公元前3千纪之前的主要文明有哪些?
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流域;
黄河——长江流域。
分析这些文明区域的分布有
哪些特点?
毗邻河流(中下游);
受农业影响大;
各文明之间相互独立。
2.古代文明的多元性
(1)两河流域文明
时间 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
政治 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文化 楔形文字
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
洪水和方舟传说
发明了60进位制
汉谟拉比王
太阳神沙玛什
汉谟拉比法典石雕
权柄
《汉谟拉比法典》共有282条:
1至5条是关于诉讼审判的规定,
6至126条是关于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
127至195条关于婚姻、家庭与财产继承;
196至214条关于人身保护和“同态复仇法”……
242至277条关于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
278至282条是关于奴隶的规定……
维护贵族利益;
鲜明的阶级歧视;
具有神权色彩。
君 权 神 授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现存法国卢浮宫。
(1)两河流域文明
吉尔伽美什
楔形文字泥板
洪水和方舟传说
汉谟拉比法典
(2)古代埃及文明
时间 公元前3500年左右兴起
政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最重要的权力。
文化 象形文字
金字塔
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书写材料莎草纸
(2)古代埃及文明
莎草纸残卷
埃及金字塔
古埃及象形文字
阿布辛贝神庙
(3)古代印度文明
时间 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现
政治 种姓制度
文化 宗教:婆罗门教;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文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记值的方法
种姓制度
特点:
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实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 ——《摩奴法典》
佛教
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背景: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度、社会矛盾尖锐
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影响:对种姓制度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得到低阶层人民青睐,影响很大
(4)古代希腊文明
约公元前2000年,爱琴文明形成。
克里特文明:前3000年-前1400年
前2000年代初进入青铜时代,出现线形文字“A"(尚未译解),产生君主制国家,井有相当规模的建筑物。
迈锡尼文明:前16世纪上半叶——前12世纪
迈锡尼文明是古希腊青铜时代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以迈锡尼、泰林斯、派罗斯为大邦。迈锡尼文明是爱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了克里特文明。
(3)古代希腊文明
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
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和部落。
城邦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城邦政体:寡头政治(斯巴达)
民主政治(雅典)
君主政治
BC8世纪
雅典城邦萌芽
BC6世纪初
梭伦改革,民主制度奠定基础
BC6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确立
BC5世纪
伯利克里执政,民主制发展到顶峰
BC4世纪
城邦制渐衰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利克里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直接民主、法律至上
局限性:
是少数人的民主;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政治腐败
成也民主败也民主
※雅典民主政治
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帕特农神庙
希罗多德
西方“历史之父”
修昔底德
政治史奠基人
《荷马史诗》
阿里斯托芬
“喜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
“悲剧之父”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3.古代文明形成多元性的原因
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
岛屿、山恋叠嶂
商贸发达
民主
平原
农业国
专制
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
决定因素或
唯一因素

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
本课小结
区 域 代表文明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
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
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至上的权威 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莎草纸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荷马史诗》、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君主专制
民主政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