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开工业文明先河的国家是( )
A.荷兰 B.英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2.(2022·云南昆明·统考二模)《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把钥匙”帮助瓦特( )
A.发明了“珍妮机” B.改进了蒸汽机 C.设计出蒸汽机车 D.研制出内燃机
3.(2022·云南玉溪·统考三模)“工场”和“工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场”是指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大型手工作坊,“工厂”是指机器化生产的现代生产方式。而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进入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得以最终确立。其原因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B.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C.火车机车的出现 D.汽船的发明
4.(2022·云南昆明·统考模拟预测)据统计,1800年英国有蒸汽机321台,到1825年,就已近有15000台。蒸汽机使工业生产摆脱了水力的限制,这与蒸汽机的改进密切相关。为此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哈格里夫斯 B.阿克莱特
C.克隆普顿 D.瓦特
5.(2022·云南德宏·统考模拟预测)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开始使用机器。一些资本家花钱购买机器、原料,雇佣大批工人在一个巨大的工厂里生产,进入19世纪,传统的工场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了。这里的“新的制度”指的是( )
A.八小时工作制度 B.纳税制度
C.现代工厂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6.(2022·云南·模拟预测)“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人类社会进入铁路运输时代。”标志“铁路运输时代”到来的发明是
A. B.
C. D.
7.(2022·云南昆明·统考二模)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 )
A.光荣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宪章运动
8.(2022·云南曲靖·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对如图①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现代化学工业产生 B.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C.发明汽车、飞机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垄断组织
9.(2022·云南德宏·校考模拟预测)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交通工具的革命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世界市场的开辟
10.(2022·云南昆明·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校考一模)图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如表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千马力)
1760年 1800年 1830年 1870年
蒸汽机 5 35 160 2060
水车 70 120 160 230
A.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大量使用 D.石油的大量开采
11.(2022·云南昆明·统考二模)“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相反,我们二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马克思、恩格斯“新的科学成就”体现于(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2.(2022·云南昭通·统考二模)“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通过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总结出人类发展的规律,并展望未来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关系将逐步发展为消除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C.共产主义者同盟诞生 D.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
13.(2022·云南德宏·统考模拟预测)《伟大友谊》这本书从生活和事业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这两位学者所创造的成果是( )
A.参加巴黎公社 B.废除了农奴制
C.领导1640年英国革命 D.发表《共产党宣言》
14.(2022·云南曲靖·统考二模)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这标志着(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15.(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文献是( )
A.《庶民的胜利》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6.(2022·云南昭通·统考一模)《共产党宣言》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中国的发展。该宣言的发表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动摇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D.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7.(2022·云南丽江·统考二模)斯大林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 《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斯大林信仰上帝
B.《宣言》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C.“圣经”是《宣言》理论来源之一
D.斯大林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也做出了贡献
18.(2022·云南昆明·模拟预测)“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歌把巴黎公社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它是
A.《国际歌》 B.《马赛曲》 C.《英雄交响曲》 D.《命运交响曲》
二、综合题
19.(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体育起源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除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劳动外,还必须依靠自身徒手的技能与大自然斗争,如奔跑、跳跃、搏击等。我国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遗址中,有数以千计的鹿和马以及其他兽类遗骨,可以推测北京人在用其制造的原始粗糙的木石工具进行狩猎的同时,也具有一定奔跑追逐的能力。
——据林伯原《中国体育史》
(1)我们研究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的主要证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一,简述北京人生产生活的状况。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诸子百家中,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提倡文武并重,他本人也擅长射、御。战国末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认为“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即人的身体不是由天决定的,是由人的“养”和“动”决定的。
——据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三版)》
(2)孔子和荀子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他们关于体育的主张。
材料三19世纪中叶后的英国,伴随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和工厂制度的确立,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里。人们的联系更为快捷,余暇时间增多,精神上的、文化层面上的需求应运而生。于是,他们大多选择体育运动或看体育运动来增添自己的生活乐趣。足球运动作为新兴的体育运动形式,反映了人们之间的强烈竞争、进取和合作精神,迅速兴起成为必然。
——据黄家垒、黄燕《略论现代足球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从英国开始的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哪一时代?根据材料三,指出足球运动兴起“成为必然”的原因。
材料四 奥运会发展到今天,比拼的不仅是体育技能,也是在比拼科技进步。北京冬奥会,作为一场世界级的体育盛事,各项尖端科技“百花齐放”;同时,这场全民共享冰雪的盛会,成为中国科技向世界展现实力的绝佳舞台。据悉,冬奥期间,200多项技术先后测试,涉及6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其中有4项技术是在全球首次推出,有33项技术是在冬奥会首次使用。
——据赵竹青等《科技冬奥推动产业创新突破 智慧成果加快“飞入百姓家”》
(4)根据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回答一条即可)
20.(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灵感来源于汉字“冬”,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北京冬奥会火炬外观颜色选用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又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
——2022年北京冬奥会设计理念解读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北京冬奥会会徽的汉字最早是由哪种文字演变而成?奥运火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哪家学派思想的体现?
材料二 工业革命造就了早期的富裕中产阶级,他们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愿意投入体育与运动,冰雪运动在这个时期得到迅猛发展。工业革命使欧美的经济和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大大开拓了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推动了冰雪运动的装备与设施不断完善和更新,新技术在冰雪运动中得到运用,新兴的冰雪项目也纷纷产生,近代冰雪文化逐渐形成。
——摘编自《欧洲早期滑雪运动发展社会动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促使欧洲冰雪运动兴起的关键因素。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现代体育作为“西方文明”的象征开始传入中国,天津英租界“英租界运动场”和法租界“联合俱乐部”的创立,使得溜冰会员逐渐增多。北京的北海公园原是皇家冰嬉的场所,老百姓是禁止入内的。民国初期在有关官员倡导下,向民众开放。据《北平晨报》报道,1926年1月31日在北海公园的冰面上举行了一场化妆溜冰竞赛大会,其观者数千人,参加者130余人。
——摘编自《我国冰雪运动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以来冰雪运动在中国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材料四
冬奥会开幕式 开幕式运动员入场,每位引导员手中的引导牌都是一朵“雪花”,最后汇合成用中国结编织的“巨大的雪花,寓意全世界人民团结奋斗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冬奥圣火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贯穿了低碳环保理念。雪花在冰雪五环的照映下升起,将象征“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洒遍大地。 ——新华网《从冬奥盛会感悟中国精神》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通过奥运传递了哪些理念?
21.(2022·云南昆明·模拟预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革命。大机器生产需要及时运来大批原料和运走大批产品,原来的人力担抬、牛拉马拖和帆桨木船等简单的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机器生产的需要,于是,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和火车被发明出来。轮船和火车的发明引起了陆上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的飞跃,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
——摘自四川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这场“革命”是什么?
材料二 清朝晚期,轮船、火车、汽车等近代交通工具传到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出行。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的开始。1909年9月,由詹天佑负责主持设计和修建的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干线建成。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什么?中国近代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建的铁路干线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1953年起,国家开始有计划她进行交通运输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开启了“高铁时代”。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交通运输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自《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201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2.(2022·云南红河·统考二模)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其中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最为著名。
材料二:14-18世纪的欧洲被视为欧洲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大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社会,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
图A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很难想像英国社会如何在18、19世纪和平的实现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历程》
图B材料三:央视播出的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整理如下图:
1018
材料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写出老子的代表作。希腊最早的文明诞生在哪一地区?
(2)材料二中图A《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谁?这幅作品表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怎样的时代精神?文艺复兴运动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3)材料二图B中英国建立的“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确定的?
(4)完成材料三中①②相应历史事件的填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谁?
(5)“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谈谈你对材料四的认识。
23.(2022·云南昆明·统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世纪后,创立于印度的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转到中国新疆、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从公元前334年起,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统一,8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他们传入欧洲的。
﹣﹣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交往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谁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材料二:
(2)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以及能行最远到达的地区。
材料三:自16世纪开始,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19世纪末,随着拥有先进技术的欧美人对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的殖民,世界完全联系成一个整体、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和主导地位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然而资本主义发展有其局限性和野蛮性,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科学理论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事件标志着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材料三中的“科学理论”指的是什么?
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我们始终把全部参与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希望大家团结起来,相互理解支持,共同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不仅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还倡导更加团结,其魅力就是跨越差异,促进相互包容和理解。北京冬奥会将向全世界展现人类面对困境时战胜挑战、共创未来的坚韧之姿,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起向未来,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据《冬奥盛典:蔡奇在开幕式上的致辞》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往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起来。1865年,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同时,英国也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故开工业文明先河的国家是英国,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B项正确;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排除A项;史蒂芬孙设计出了蒸汽机车,排除C项;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进入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得以最终确立,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4.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首先应用在纺织部门,后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D项正确;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排除A项;阿克莱特改进发明了新型的水力纺纱机,排除B项;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依据“进入19世纪,传统的工场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了”可知“新的制度”指的是工业革命时期产生了现代工厂制度,使用机器生产的大工厂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八小时工作制度或纳税制度,排除AB项;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经通过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标志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使人类社会进入铁路运输时代,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此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实现了手工劳动向大机器生产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所以材料所述“变革”指的是工业革命,C项正确;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止时间为1640-1689年,宪章运动发生在1836-1848年,三者均与法国大革命不同时,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8.B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①时期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标志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B项正确;现代化学工业产生、发明汽车、飞机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垄断组织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9.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故C符合题意;题干考查的是英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机器进入生产领域,蒸汽代替了人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是出现表中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
11.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D项正确;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英国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排除A项;1776年7月4日,美国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排除B项;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项正确;莱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排除B项;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成立,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排除C项;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题干中这两位学者创造的成果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D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排除A项;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排除B项;1640年的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王军战胜议会军,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建立了共和国,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它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纲领,是关于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项正确;《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宣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不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是推动无产阶级革命的锐利思想武器,并不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政权建立,排除C、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D项正确;《庶民的胜利》是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排除A项;《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法律文献,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排除B项;1776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十三个州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D项正确;《共产党宣言》体现了无产阶级的要求,排除A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动摇了神权统治的根基神创论,排除B项;珍妮机的发明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根据材料“圣经”和“福音书”,“ 《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B项正确;斯大林信仰马克思主义,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古典空想社会主义学,排除C项;斯大林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8.A
【详解】无产阶级建立政权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1871年的法国人民武装起义后建立的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失败后,巴黎公社社员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歌词。后来,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A项正确;《马赛曲》是法国国歌,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所作,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D项。故选A项。
19.(1)主要证据:化石。
状况: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穴居;懂得狩猎。
(2)学派:儒家。
主张:孔子提倡文武并重;荀子主张重视体育锻炼。
(3)时代:“蒸汽时代”。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上的、文化层面上的需求增加;体育运动能增添人们的生活乐趣;足球运动反映了人们之间的竞争、进取和合作精神。
(4)认识:体育运动起源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历史悠久;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先进思想和科技革新都能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有利于人类体质的增强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发扬体育精神。
【解析】(1)
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因此我们研究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的主要证据是化石。根据材料一“我国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遗址中,有数以千计的鹿和马以及其他兽类遗骨,可以推测北京人在用其制造的原始粗糙的木石工具进行狩猎的同时,也具有一定奔跑追逐的能力。”可从北京住在洞穴中、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懂得狩猎老回答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的状况。
(2)
根据所学可知孔子和荀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二“提倡文武并重,他本人也擅长射、御”可知孔子对体育的主张为提倡文武并重;根据材料二“人的身体不是由天决定的,是由人的‘养’和‘动’决定的。”可知荀子主张重视体育锻炼。
(3)
根据材料三“19世纪中叶后的英国,伴随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结合所学可知从英国开始的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代。根据材料三“人们的联系更为快捷,余暇时间增多,精神上的、文化层面上的需求应运而生。于是,他们大多选择体育运动或看体育运动来增添自己的生活乐趣。足球运动作为新兴的体育运动形式,反映了人们之间的强烈竞争、进取和合作精神,迅速兴起成为必然。”,结合所学可从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上的、文化层面上的需求增加;体育运动能增添人们的生活乐趣;足球运动反映了人们之间的竞争、进取和合作精神,回答足球运动兴起“成为必然”的原因。
(4)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四“奥运会发展到今天,比拼的不仅是体育技能,也是在比拼科技进步”结合所学可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先进思想和科技革新都能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来谈谈对体育运动的认识。
20.(1)甲骨文;道家。
(2)工业革命。
(3)变化:冰场由以前作为皇家冰嬉图的场所,民国后向普通百姓开放;背景:鸦片战净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租界;辛亥革命,封建帝制被推翻。
(4)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绿色低碳环保、科技。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根据材料“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因此,奥运火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道家学派思想的体现。
(2)根据材料“工业革命使欧美的经济和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大大开拓了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推动了冰雪运动的装备与设施不断完善和更新,新技术在冰雪运动中得到运用,新兴的冰雪项目也纷纷产生,近代冰雪文化逐渐形成。”,概括可知,促使欧洲冰雪运动兴起的关键因素是工业革命。
(3)根据材料“北京的北海公园原是皇家冰嬉的场所,老百姓是禁止入内的。民国初期在有关官员倡导下,向民众开放”可知,冰场由以前作为皇家冰嬉图的场所,民国后向普通百姓开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净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租界;辛亥革命,封建帝制被推翻。
(4)根据材料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材料二体现的科技,材料三体现的全民参与,材料三“寓意全世界人民团结奋斗携手共创美好未来”“贯穿了低碳环保理念”“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体现了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绿色低碳环保,由此可见,奥运传递了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绿色低碳环保、科技等理念。
21.(1)第一次工业革命。
(2)标志: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开始。名称:京张铁路。
(3)成就: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开启“高铁时代”,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原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4)科技进步推动交通工具的变革;新交通工具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人类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这场“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的开始。1909年9月,由詹天佑负责主持设计和修建的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干线建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开始;中国近代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建的铁路干线的名称是京张铁路。
(3)根据材料三“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是: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开启“高铁时代”,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原因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认识到,科技进步推动交通工具的变革;新交通工具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人类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2.(1)“仁”。《老子》或《道德经》。爱琴海。
(2)达·芬奇。人文主义或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意大利。
(3)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或者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4)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或者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十月革命。李大钊。
(5)中共十五大。
①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向结合;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老子的代表作是 《老子》或《道德经》;希腊最早的文明诞生在爱琴海。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图A《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蒙娜丽莎》表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是 人文主义或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文艺复兴运动最早起源于 意大利。
(3)根据“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材料二图B中英国建立的“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或者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是通过《权利法案》建立的。
(4)根据“1848”“由空想到科学”得出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或者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根据“1917”“由理想到现实”得出②十月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李大钊。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认识:根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得出①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向结合;根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出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3.(1)交往方式:文化交流、战争、商旅往来。阿拉伯人。
(2)事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新航路的开辟;马克思主义。
(4)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欣赏;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襟。
【详解】(1)根据材料一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可得出古代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交往方式: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一“从公元前334年起,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可得出方式是战争、商旅往来;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他们传入欧洲的。
(2)根据所学知识,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郑和下西洋。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威望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根据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根据材料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科学理论的产生埋下了伏笔”结合所学知识,“科学理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欣赏;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