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5 08:3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惠、崇、豚”3个生字,会写“惠、崇、芦、芽、短”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从竹、桃花、鸭子、芦芽、蒌蒿中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欢及赞美之情。
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古人也喜欢春天,宋朝有个和尚叫惠崇,他把美丽的春天画了下来,这幅图就叫《春江晚景》。可惜已经遗失了,但苏轼却非常的幸运,看到了这幅春江晚景图并题写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
2、板书课题,说说,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3、介绍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4.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字,读一读拼音。
2、出示词语,师生正音。
3、开火车读词语。
三、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再读古诗,画节奏。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古诗。
3、学习古诗的前两句
⑴ 指名读前两句。
⑵ 刚才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古人作诗最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了,那么苏轼的这首诗里蕴含着怎样一副春天美景呢?(指名读)想想诗的前两句写了春天里的哪些景物呢?
⑶ 从这些景物中我们能看出是什么季节?还能从诗的哪些语句中看出来?
⑷ 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早春的江南春色美在哪?(色彩美、鸭戏图)
⑸ 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4、学习后两句
⑴ 指名读后两句,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⑵ 说说这两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⑶ 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⑷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四、小结
画家惠崇仅用竹子、三两枝桃花、鸭子、蒌蒿满地、芦芽短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面,可见他的“画中有诗”。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画中所绘之景展现得令人神往,可见他“诗中有画”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五、赏析古诗
这首诗既保留了惠崇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最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诗人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画中有诗”,那么这首诗就是“诗中有画”
六、背诵古诗
七、总结学习方法
1、解诗题 2、明诗意 3 、赏意境 4、诵诗句
八、拓展练习
1、 惠崇春江晚景(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2、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描写动植物诗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结束语:大自然,是最美的画,是最动听的歌。走进大自然,感受美好季节,欣赏美丽风景,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