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方式 时间 史实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秦朝 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 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元朝 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
明、清 朱元璋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帝负责;明成祖时,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权;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以强化君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清初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和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政策,收复了香港、澳门,推进了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友好交往,推进民族融合,促进祖国统一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北魏 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唐朝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说唐蕃“和同为一家”
元朝 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清朝 顺治、康熙帝分别赐予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确立了中央对西藏宗教首领的册封制度;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用和平方式解放了西藏;而且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港澳回归,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7年7月1日,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地区;1999年12月20日,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地区
反抗外来侵略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1937~1945年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达八年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反对民族分裂 清朝前期 乾隆皇帝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巩固了我国西北边疆
观点1:对祖国统一趋势的基本认识。
(1)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统一强盛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和开拓的结果,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观点2: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西藏地区各项事业有了快速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它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空前的团结和国家高度的统一。
观点3:青少年要坚决反对“疆独”“藏独”。
(1)积极宣传历史知识,说明新疆、西藏、台湾自古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树立国家统一意识,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为,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
(3)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勇于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维护祖国、民族的尊严。
1.下图为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①”处应为( )
A.长安 B.涿郡
C.临安 D.广州
2.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F93.TIF;Z1,Y]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
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3.2012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他收复台湾时驱逐的是( )
A.葡萄牙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
C.荷兰殖民者 D.西班牙殖民者
4.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
A.人口大量南迁 B.孝文帝改革
C.张骞通西域 D.江南的开发
5.2012年5月,“疆独”分子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娅在日本期间奴颜婢膝地乞求日本右翼分子买下新疆,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新疆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 时期即归属中央政府统辖。(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7.湖南省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它们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8.右图所示历史场景之所以成功实现,主要得益于(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E:\\以前文件\\重要文件\\2012年\\2012年底寒假出片稿件\\中考稿件\\中考各科方正版\\岳麓版历史\\AF94.TIF;Z1,Y" \* MERGEFORMAT \d
B.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成立
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成立
9.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畏兀儿、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 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噶尔丹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专题四
专题演练
1.A 【解析】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2.C 【解析】题干中的行政系统简表表现的是三省六部制,它是唐朝完善中央集权的措施。
3.C
4.B 【解析】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北魏”“北方民族大融合”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5.A 【解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D 【解析】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D项说法错误。
7.C 【解析】在筹建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8.C 【解析】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实践的范例。
9.(1)形式:和亲(或联姻)和会盟。藏族。
(2)特点:出现民族大融合盛况。
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统一;元代疆域空前辽阔。
(3)原因:噶尔丹勾结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俄分裂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②康熙帝反分裂态度坚决,举措得当。意义: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