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复习热点专题攻略: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复习热点专题攻略: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01 20:1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封建性质的改革
改革 时间 内容 评价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推行县制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公元471~499年 (1)实行俸禄制,严惩贪污;(2)颁布均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令;(3)迁都洛阳;(4)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语,提倡与汉族通婚) 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促进北方各族的社会进步;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日本大化改新 公元7世纪 (1)政治方面,实行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方面,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统一收税 仿照中国隋唐制度的一次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改革 时间 人物 内容 意义
戊戌变法 1898年6~9月  康有为 梁启超 (1)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人士;(2)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4)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 明治天皇 (1)政治方面,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俄国 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是“自由人”;(2)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3)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861年改革,是沙俄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罗斯福新政 1933年开始 罗斯福 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改革 时间 人物 内容 意义
新经济政策 1921年 列宁 从1921年开始,以粮食税代替余粮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集制;除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和商品货币关系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 1978年 邓小平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观点1: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顺应历史的改革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如俄国农奴制改革;与历史不适应的改革对社会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观点2:如何评价和学习改革家们。
改革家们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拓精神,具有远见卓识和过人的胆量,还具有顽强的意志和魄力以及为改革献身的精神。我们要学习改革家们的这些优良品质和精神,首先要从现在开始,学习做人、学习做事。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耕战 D.推行县制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体现这一作用的主要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严惩贪污受贿
C.颁布均田令
D.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举措的是(  )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4.“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5.明治天皇和光绪皇帝在位时期进行改革的内容都涉及(  )
A.大力提倡和发展文化教育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废除封建制度
二、非选择题
6.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1)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的是什么运动?分别举出军事工业、新式海军各一例。
材料二 19、20世纪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的中国,当北洋水师“致远号”的桅杆在黄海水域的波涛中沉没,国内民族危机空前高涨,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
——《百年世博梦》解说词
(2)19、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为实现救国自强,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材料三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3)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在农村进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4)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过程经历了哪三个步骤?
专题六
专题演练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商鞅变法通过奖励耕战提拔起一批军功贵族,他们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奖励耕战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措施。因此选D。
3.C 【解析】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筹建新中国的时候提出的。
4.D 【解析】由题干中关键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获得法律上的自由”“付出巨额的代价”等,回归课本可知,面对严重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而其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要高。
5.A
6.(1)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或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天津机器局);海军:北洋(或南洋、福建)海军(或水师)。
(2)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百日维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