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1.三次科技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第二次(电力革命) 第三次(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 电力的发明及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核心),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宇宙飞船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给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 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3)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突出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大,发展迅速。(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前两次相比,最大的不同点)。(2)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广泛建立。(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4)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时期 (1)生产力迅猛发展。(2)社会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2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思考、启示 (1)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3)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4)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报国,科技强国
2.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时间 15世纪末 18世纪末19世纪初 20世纪90年代
重要事件 新航路的开辟 工业革命后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阶段特征 开始形成 初步发展 加速深化
背景 政治上,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思想上,思想文化的不断交融;经济(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
本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迅速发展的原因 新科技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催化剂;跨国公司是主要力量
迅速发展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不断细化;全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区域性经济集团(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以及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投资急剧增加,资本全球化;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贸易全球化
重要标志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
影响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对中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观点1:科技创新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技本领,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
观点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国际分工的广泛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造成全球资源分配不合理,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一、选择题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厂手工业 ③欧洲工人队伍的壮大 ④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是( )
A.火车方便人们出行
B.电话沟通城市乡村
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计算机网络方便学习工作生活
3.2012年5月中旬,为了迎接“中博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召开,株洲打出大幅标语“让世界了解株洲,让株洲走向世界”。这幅标语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
A.全球化 B.集团化
C.区域化 D.高速化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E:\\以前文件\\重要文件\\2012年\\2012年底寒假出片稿件\\中考稿件\\中考各科方正版\\岳麓版历史\\AF102.TIF;Z1,Y]4.[ZK(]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象征着" \* MERGEFORMAT \d
①原子能技术 ②网络技术 ③航天技术 ④蒸汽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5.探究实践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方面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风险。请你参加以“全球化利与弊”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回放】
材料一 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
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积极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知识回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回答两个方面即可)
【现实联系】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问题,请你各举一例。
【问题探究】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为什么会“穷国愈穷”?
(4)中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足。结合中国的经验和教训,请你谈谈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改变“穷国愈穷”的局面。
专题九
专题演练
1.A 【解析】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排除④。
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辨析能力。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交通工具,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D项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
3.A 【解析】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题干中“让世界了解株洲,让株洲走向世界”的标语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4.B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蒸汽技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由此可以排除④。
5.(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回答出两点即可)
(2)便利: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及中国许多城市。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3)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不利的境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言之有理,回答出两点即可)
(4)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言之有理,回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