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在何时排印面世( )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A.乾隆晚期 B.明朝前期
C.顺治时期 D.康熙时期
3.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的童年就是在阅读连环画中度过的。下面搭配错误的是( )
5.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主要融合的剧种有( )
①徽调 ②评剧 ③汉调 ④豫剧 ⑤昆曲 ⑥秦腔 ⑦京调
A.①③⑤⑥⑦ B.②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⑥⑦
6.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叫“红学”,也足以说明《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主要因为它( )
A.史料详尽,内容真实 B.个性鲜明,爱憎分明
C.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D.结构宏伟,脉络细密
7.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其中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水浒传》
D.乐不思蜀——《红楼梦》
8.清中期以后,昆曲所上演的剧目多为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工具。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弋,厌听吴骚,歌闻昆曲,则哄然散去”。这说明( )
A.昆曲脱离了人民群众
B.京剧正式形成
C.中国地方戏曲丰富多彩
D.北京是休闲文化中心
9.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10.1905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由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
A.乾隆时期正式形成 B.剧目单一脱离现实
C.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D.仅受统治阶层喜爱
11.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这部作品是( )
A.《西游记》 B.《三国志通俗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12.“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
A.魔术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13.昆曲的代表作品不包括 ( )
A.《牡丹亭》 B.《长生殿》
C.《桃花扇》 D.《窦娥冤》
14.“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曲《戏说脸谱》所唱的是被称为我国“国粹”的一种戏曲,它是 ( )
A.秦腔 B.京剧 C.昆曲 D.汉调
15.下列小说章节的标题,出自《红楼梦》的是 ( )
A.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C.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D.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16.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迨长生还四川,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材料反映的是( )
A.清兵入关 B.军机处的设立
C.八股取士 D.徽班进京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初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1)图1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部文学名著 作者是谁 地位如何
(2)你知道图2反映的是什么故事吗 它出自哪部作品 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3)图3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18.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戏曲艺术进入繁荣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古典小说】
材料一 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歌颂了农民起义的英雄气概,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材料二 《红楼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充分展示了清代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写作手法精巧纯熟,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巨著。
( 1 )材料一中的“英雄传奇小说”指的是哪一部名著 该小说的作者是谁
( 2 )材料二的《红楼梦》中贾府由盛到衰暗指一种什么历史命运
【戏剧表演】
材料三 从明朝万历年间的原创版,到2020年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已经上演了四百余年,汤显祖描述的爱情故事,征服了无数观众,尤其是那些情窦初开的青年。
( 3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什么戏曲艺术的代表作
材料四
( 4 )京剧大致形成于何时 京剧形成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 5 )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明清小说和戏剧的共同点以及共同点的成因。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的,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鲁迅
(1)《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昆曲脸谱
(2)清朝中期以后,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790年,为给乾隆帝祝寿,徽商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这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六班逐步合并成为著名的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徽班在原来兼唱多种声腔戏的基础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别是吸收秦腔在剧目、声腔、表演等方面的精华,以充实自己。
(3)材料三与被称为“国粹”的哪一剧种的形成有关 该剧种是如何形成的
(4)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答案
1-5DADCA 6-10CDABC 11-16DCDBDD
17、(1)《三国演义》。罗贯中。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2)武松打虎。《水浒传》。北宋。
(3)孙悟空。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
(4)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1)名著:《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2)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昆曲。
(4)时间:清朝道光年间。事件:四大徽班进京。
(5)共同点:都反映了反对封建主义的主题。成因:这是由明清的时代特点决定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政治腐败,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思想领域反封建的同时,文学艺术领域也相应会带有反封建色彩。
19.(1)内容:书中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以及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
(2)昆曲因循守旧,上演的剧目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严重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
(3)京剧。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4)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