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桃花源记
第1课时
壹
搭桥引题
搭桥引题
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因为
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
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
好地方。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
的《桃花源记》。今天让我们走进桃花源,
去看一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理想的世界,
去感受一下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贰
出示目标
读
写
记
熟读课文。
写出本文翻译文字。
文学常识、课下注释、顿号用法(1)、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判断方法、并列词语病句(1)
学习目标
叁
自主学习
1.记住下面文学常识。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语言质朴自然,被称为“田园诗人”。
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基础知识背记
学习任务一
1.记住下面文学常识。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 ,字 ,世称 ,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语言质朴自然,被称为“ ”。
作品有《 》《 》《 》《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基础知识背记
学习任务一
2.课下注释朗读两遍并记住。
①〔缘溪行〕沿着,顺着。 ②〔鲜美〕新鲜美好。
③〔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④〔缤纷]繁多的样子。
⑤〔渔人甚异之〕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⑥〔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⑦〔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⑧〔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⑨〔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
⑩〔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俨然〕整齐的样子。 〔桑竹之属〕类。
学习任务一
3.修改下面的错误标点。
①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②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③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学习任务一
3. 标点知识小结。
①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如: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②顿号与表示并列的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如: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③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应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学习任务一
4.指出下面病句的毛病。
①我们严肃认真的倾听和注视着老师的话。
②轿车、客车、电动自行车和上班的人们都在路上奔驰。
③我的脑海里总是回荡着她姣好的面容和亲切的话语。
④三月的长春还是冰冻的时节。
学习任务一
4. 病句知识小结。
▲看到句子先找主干,看是不是主谓宾搭配不当或残缺。
如:①我们严肃认真的倾听和注视着老师的话。
(谓语 “注视”和宾语“话”不能搭配。)
②轿车、客车、电动自行车和上班的人们都在路上奔驰。
(主语“人们”和谓语“奔驰”不能搭配。)
③我的脑海里总是回荡着她姣好的面容和亲切的话语。
(谓语“回荡”和宾语“面容”不能搭配。)
④三月的长春还是冰冻的时节。
(主语“长春”和宾语“时节”不能搭配。)
学习任务一
本文约作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时年57岁。当时正处于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生灵涂炭,陶渊明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虚构出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学习任务二
朗读课文
1.自主朗读课文。
2.听范读,纠正自主朗读错误。
遂迷(suì) 邑人(yì) 间隔(jiàn) 语云(yù)
俨然(yǎn) 阡陌(qiān) 垂髫(tiáo) 刘子骥(jì)
诣(yì) 舍船(shě) 屋舍(shè) 怡然(yí)
豁然开朗(huò) 便要还家(yào)
学习任务二
朗读课文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学习任务二
朗读课文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学习任务二
参照注释,先自主翻译,若绝大多数同学能翻译出来,即展示;若小组多数同学译不出,则可小组合作,然后展示。
学习任务三
翻译课文
肆
总结提升 当堂训练
完成“随堂跟踪练习”第1课时“总结提升,当堂训练”题。
学习任务四
当堂训练
桃花源记
第2课时
壹
搭桥引题
搭桥引题
上节课我们翻译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分析课文。
贰
出示目标
读
写
记
熟读课文。
分析鉴赏文字。
语交际(1)、书法鉴赏(1)、文化知识(1)、课下注释(2)
学习目标
叁
自主学习
1. 口语交际填空。
称他人父为“ ”,称人母亲说“ ”。
称人女儿说“ ”,称人儿子说“ ”。
求人办事说“ ”,求行方便说“ ”。
向人祝贺说“ ”,看望别人说“ ”。
求人照顾说“ ”,称别人家为“ ”。
送人东西说“ ”,请人赴约说“ ”。
祝人健康说“ ”,仰慕已久说“ ” 。
基础知识背记
学习任务一
1.记住下面口语交际内容。
称他人父为“令尊”,称人母亲说“令堂”。
称人女儿说“令爱”,称人儿子说“令郎”。
求人办事说“拜托”,求行方便说“借光”。
向人祝贺说“恭喜”,看望别人说“拜访”。
求人照顾说“关照”,称别人家为“府上”。
送人东西说“奉送”,请人赴约说“赏光”。
祝人健康说“保重”,仰慕已久说“久仰” 。
学习任务一
2.记住下面书法鉴赏知识。(画线部分要背下来)
①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而笔笔分明,均衡分布,重心平稳,行款整齐,给人干净利落,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学习任务二
②行书:字形端正,偶有连笔,笔意行云流水,笔画连绵,潇洒畅达,虽有飘逸之美,但容易辨识。
3.记住以下文化常识。
襁(qiǎng)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二到三岁的儿童。
垂髫(tiáo):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泛指幼年。
始龀(chèn):儿童换牙,男孩八岁、女孩七岁。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泛指童年。
豆蔻(kòu):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及笄(jī ):指女子十五岁的年纪。
束发:指男子十五岁,泛指青少年。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行加冠礼,泛指成年。
学习任务三
4.记住下面课下注释。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鸡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悉如外人〕全,都。
〔黄发垂髫〕 指老人和小孩。黄发, 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髻,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乃大惊〕于是,就。
〔具答之〕详细。
〔便要还家〕同“邀”, 邀请。
〔咸来问讯〕全,都。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 与世隔绝的地方
〔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遂,于是、就。间隔,
隔绝、不通音讯。
学习任务四
4.记住下面一词多义。
①舍 便舍船,从口入( 动词,舍弃,丢下)
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②志 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③寻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④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指示代词,那)
既出,得其船(人称代词,他的)
⑤而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学习任务五
1.默读课文,确定本文线索。概括每一段的内容。画出思维导图。
线索类型:
①以时间为线索;②以空间(人物行踪)为线索;③以物为线索;
④以人物情感为线索;⑤以主要人物为线索;⑥以主要事件为线索。
精点问答
学习任务六
2.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林的美景的?有什么作用?
学习任务六
清清的水,夹岸的桃花林,纷飞的花瓣,野草芳香。简洁的语言写出了花色纯一,花多、花美的景色,突出了桃花林的奇异。
这里的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神秘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做铺垫。
3.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
理想的社会?)(作者从同方面描写了桃源人生活的状况?)
学习任务六
①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祥和;③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自由快乐。④民风淳朴热情。
4.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
学习任务六
一叹外界变化大,社会黑暗;二叹人民生活苦;三叹与世隔绝久。
5.请说说桃花源神秘在哪些方面?
学习任务六
①桃源外景色奇异而神秘;②入口隐秘;③桃源内人的生活与外界的黑暗社会形成强烈的反差;④再寻而不得。
5.请说说桃花源神秘在哪些方面?
学习任务六
①桃源外景色奇异而神秘;②入口隐秘;③桃源内人的生活与外界的黑暗社会形成强烈的反差;④再寻而不得。
肆
总结提升 当堂训练
完成“随堂跟踪练习”第2课时“总结提升,当堂训练”题。
学习任务四
当堂训练
桃花源记
第3课时
壹
搭桥引题
搭桥引题
上节课我们感受了桃花源的神秘和桃源人的生活,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文章的写法和语言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贰
出示目标
读
写
记
熟读课文。
写出分析鉴赏文字。
语交际(2)、书法知识(2)、文化知识(2)、课下注释(3)
学习目标
复现
第二天内容:语交际(1)、书法鉴赏(1)、文化知识(1)、课下注释(2)
叁
自主学习
1.记住下面口语交际内容。
称人有病说“欠安”,送人远行说“平安”, 亏欠他人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赞人见解说“高见”, 尊长爱你叫“垂爱”,尊长念你叫“垂念”,归还物品说“奉还”,劝说别人说“奉劝”,请人接受说“赏脸”。
宾客来到说“光临”(莅临),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送人照片说“惠存”,称人意见说“高论”,称人邻居为“高邻”,长上之问说“垂问”,称人询问说“垂询”。
请改文章说“斧正”,问人姓氏说“贵姓”,接受好意说“领情”,受人礼物叫“惠赠”。
基础知识背记
学习任务一
③隶书:字形宽扁匀称,竖短横长,有粗有细,横划起笔如蚕头,收笔如燕尾,一波三折,形态左右舒展超逸,神采飞动秀美。
学习任务二
④草书:字与字之间笔画勾连,笔意恣肆奔放,一气呵成,字形笔势狂放不羁,基本上普通人是看不懂的。
⑤篆书:笔画复杂,曲线较多,直线较少,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收笔“悬针”较多。
2.记住下面口语交际内容。
3.记住文化常识。
而立:指人三十岁。
不惑:指人四十岁。
知命:指人五十岁。
花甲:指人六十岁。
古稀:指人七十岁。
耄耋: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
期颐:指人一百岁。
学习任务三
4.记住下面课下注释。
〔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一一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为,对、向。
〔皆叹惋〕感叹惋惜。〔延至其家〕邀请。
〔此中人语云〕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不必。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
〔处处志之〕做记号。
〔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郡,指武陵郡。
〔诣太守〕拜访。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
〔寻病终〕随即,不久。
〔无问津者〕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学习任务四
5.记住下面古今异义。
缘溪行(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欲穷其林(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豁然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
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问所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此中人语云 古:说 今:云彩
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来此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魏晋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关联词(表条件关系,无论——都)
遂与外人间隔 古:隔绝,不通音讯 今:食物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学习任务五
6.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会?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精点问答
学习任务六
揭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寄托了作者主张和平,希望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政治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反对压迫的强烈愿望。
7.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习任务六
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8.本文详略十分得当,作者详写了桃花源人的生活,略写了桃源外的社会状况,请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
学习任务六
详写桃源内的生活,是为了充分表现桃花源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之苦的理想世界;略写桃源外的社会状况,是因为对于当时的读者来说,社会的黑暗尽人皆知,不必啰嗦。 这样安排详略得当,突出主题。
肆
总结提升 当堂训练
完成“随堂跟踪练习”第3课时“总结提升,当堂训练”题。
学习任务四
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