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学设计
课题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单元 第16课 学科 美术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第16课的内容。本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教材中着意选取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提供给学生们欣赏,力求使他们了解剪纸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衍化出的不同风貌,希望通过这些不同题材、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剪纸,使学生领略我国剪纸艺术的多姿多彩。
核心素养目标 艺术表现:掌握抓髻娃娃的基本造型特点,感受剪纸艺术蕴含的艺术美感。2、创意实践:通过创设民俗文化情境、小组探究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创作一副抓髻娃娃的剪纸作品。3、审美感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传的观念和意识,增长民族自豪感。4、文化理解:欣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间剪纸作品,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民俗文化及造型特点。
重点 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剪纸作品的欣赏,感悟风格多样的剪纸文化及其艺术特点。
难点 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 同学们,漫步世界各地,我们总会流连忘返,在这些照片中你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标志吗?(让学生初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结:这些建筑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明,还有许多文化它们以文字、绘画、建筑、遗址文物等记录下来的,我们称为物质文化。 今天和老师一起来了解另一种以口传身授的方法在生活中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人。(播放视频)师:今天我们就先来追寻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剪纸的古老文化。 认真观察回答问题快速进入课堂氛围 为学生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了解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讲授新课 剪纸的历史(1)最早的剪纸:师:同学们,我们中国剪纸文化历史悠久。至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我国最古老的剪纸作品。它是在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发现的南北朝时期《对马团花》《对猴团花》。 师:猜猜古人用它们来做什么?(预设生:春节贴窗花用) 师:其实古人用她们来祭祀的作用。随着古代时期的发展,剪纸的用途也是不一样的。(2)视频欣赏:剪纸的历史与发展看完视频,完成练习播放视频,欣赏我国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作品。总结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域剪纸的特点: 北方:粗犷、朴实。 南方:秀丽、玲珑。3、北方剪纸文化——抓髻娃娃 师:这些都是描绘着北方地区人们生活的喜闻乐见的事物。而在北方地区人们常见一种剪纸作品——抓髻娃娃。你们想认识它吗?库淑兰,1920 年出生在陕西省。她虽是农村小脚农妇,却有着“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的称号和近乎传奇的生命历程。 她的剪纸作品特点:与传统的单色镂空剪纸工艺不同,她采用多色、套色剪纸,分层粘贴而且边剪纸边即兴歌唱,常常是纸剪好了歌谣也编出来了。看视频,边看边思考:抓髻娃娃形象特征?头上有发髻,正面站立,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上举,两腿分开,手足外撇。 了解抓髻娃娃 了解抓髻娃娃的历史背景 抓髻(鸡、吉)娃娃是我们北方剪纸的一个典型形象,它既象征着生命和繁衍,又象征着辟邪和祈福。在我国黄河流域的许多乡村人们还创造了很多抓髻娃娃的变体,有虎娃娃、鱼娃娃、莲花娃娃等等,这些形象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命的繁衍兴旺的美好愿望。(5)观察、理解剪纸的花纹样式师问: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都有什么样的花纹 生答:寻找剪纸中的基本纹样: 毛毛纹、月牙纹、柳月纹、圆点、羽毛纹、飞燕纹、瓜子点、三角。(6)形式:单独剪纸或二方连续剪纸4、微课学习:教师示范5、出示同学们创作的抓髻娃娃作品,为学生后面创作做准备。 了解我国剪纸的历史与发展,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中国的位置,了解我国南北方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 学生欣赏、比较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作品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欣赏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整理语言举手回答学生欣赏学生归纳欣赏、观察和讨论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参与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历史发展,以及发掘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感受了解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加深对民间剪纸的认识,激发学生保护和继承民间艺术。从学生熟悉的简单图形中认识民间剪纸艺术语言,使得看似深奥的艺术品,其实离我们很近,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民间剪纸中的抓髻娃娃是作为受惊驱鬼、辟邪招魂用的,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保护和繁衍之神。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全面地认识抓髻娃娃,从而对这一剪纸艺术中的传统形像产生兴趣和崇敬从学生熟悉的简单图形中认识民间剪纸艺术语言,使得看似深奥的艺术品,其实离我们很近,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制作步骤,发现创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练习 设计自己喜欢的抓髻娃娃形象。要突出抓髻娃娃的特点。 完成作品 进行技法的个别指导
课堂小结 剪纸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以文字为主,而以口头传授继承下来的文化。人们用剪纸表现传递美好祝福。最后欣赏一些传递美好祝福的艺术作品。你们看,这是年画中的“年年有余”;这是刺绣中的“五福捧寿”;这是木雕的“龙凤呈祥”;这是石刻的“双龙戏珠”。同学们,拥有了一份美好的心愿,对生活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向往。让我们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和别人交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认真回忆、感受、总结 课堂总结回顾所学加深印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