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体操—— 肩肘倒立 教案(表格式)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体操—— 肩肘倒立 教案(表格式)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2-24 16:3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肩肘倒立》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一)内容的作用与地位
肩肘倒立是《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七年级)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肩肘倒立的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与平衡能力,增强上、下肢、腹背,腰部肌肉的力量。由于“体操类的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相对较少,本次课内容与多媒体结合,比较新颖,多以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学生兴趣浓厚。
(二)教材分析
体操运动源于生活,其翻滚、平衡等动作不仅是其他体育项目练习的手段,更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初中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学习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活中一种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这一年龄段学生正值身体形态和机能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的前期,也是柔韧、灵敏素质发育的较敏感期。已初步具备了掌握一定难度的技巧动作的能力。但其力量、速度等素质还较差,神经系统对运动系统机能的支配、调节还不精细,形成动力定性的能力较差。心理上,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兴趣,但兴趣也容易转移,有意注意能力不强。已具备较好的模仿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肩肘倒立是相对容易的。
二、设计思路:
本文的主体部分是技巧-垫子上的动作,如果准备部分、游戏部分都能围绕垫子设计,这样就能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同时,节约了一定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根据《体育与健康》的要求,在课的各部分都安排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练习的内容,使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练习的环境下轻松、愉悦的学习,在练习中时刻注意同伴间的保护与帮助。本节课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肩肘倒立的动作技术。
(三)教学流程
准备活动—游戏导入—设问、教师完整示范—通过观看大屏的动作回答问题—两人一组分解练习:教师示范保护与帮助并讲解要点-(1)后倒举腿 (2)后倒举腿加支撑 (3)后倒举腿展髋加支撑-纠正易犯错误 -小组合作练习---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给予分层教学的任务—总结出动作的口诀—学生创编—体能练习—放松
初中一年级体育教案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肩肘倒立成蹲立
教学 目标 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肩肘倒立的技术要领。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20%的学生在同伴的保护和帮助下用正确的姿势,完成动作。 体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力量、平衡、协调等身体素质。 社会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
重 点 两肘夹紧,挺髋,直腿,绷脚尖。
难 点 展髋充分。 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稳定性。
顺序 教学内容 时间 达成目标 教与学活动 教学组织 与场地
准 备 部 分 一、教学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内容,提要求 二、 热身运动:绕着垫子蛇形慢跑,最后到达垫子的位置。 三、准备活动 利用多媒体,跟着大屏的领操员,坐在垫子上做准备活动。 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夹肘练习 4、腿部运动 5、膝关节运动6、体前屈 1分钟 5分钟 2分钟 让学生达到热身的目的 让学生准备活动充分 学生:跟着老师的口令进行热身,然后跟着大屏做准备活动 教师:热身时给予口令指导。在准备活动时,观察学生的动作,给予指导纠正。强调动作的规范性。 组织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游戏队形:
基 本 部 分 游游戏导入:后倒传球接力。 观看视频,了解游戏动作。 规则:每一纵队把球夹于两腿间,后倒传递至第四排,第四排再转身把球传递回第一排,把球放回标志碟算完成任务。 最后完成的两组完成5个深蹲起的练习。 二、肘肩肘倒立教学 师示范完整的肩肘倒立 教教师提问: 肩肘倒立时,身体与地面的关系? 为询问学生难不难,引导进入分解练习 3、分解练习 后后倒举腿:要求脚尖触地。 提问:在后倒举腿的时候,如何能让肢体稳定?目的:引导学生明白导入支撑的重要性。 后后倒举腿加支撑。 提问:在后倒举腿的时候,如何能让肢体稳定?目的:引导学生明白导入支撑的重要性。 提问:接下来怎么成为最终肩肘倒立?引导学生明白挺髋举腿,以及背髋腿在一个平面的正确动作评价指标。 教授学生保护和帮助 教教师学生示范提问。 教两种保护与帮助的方法,针对个体差异。 两两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练习 辅辅助完成肩肘倒立成蹲立的动作。 4、导出口诀:伸导击挺撑 创创编 6、两人一组进行创编组合动作,并找两组好的学生进行展示。 素素质练习: 仰卧起坐 2 4x8拍 一、通过游戏初步导入后倒举腿的动作,使学生初步形成动作表象以及相关部位进行积极热身。 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合作与帮助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新开拓的精神。 五、通过比赛进行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之余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游戏规则,开心进行游戏。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示范动作 学生:分组练习 教师:巡回纠错 学生认真总结口诀,背记住要领。 四人一组进行思考尝试创作。 学生:通过比赛完成素质练习。 教师:讲解指导 组织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结 束 部 分 3 分 钟 观看视频进行放松运动: 1头部牵拉 2肱三头肌背部牵拉 眼镜蛇拉伸 后倒大腿腹部牵拉 二、课堂小结 三、回收器材 四、师生再见 1、教师提出要求。 2、教师小结。 1.学生结组进行。 2.认真听讲。 组织队形: 组织: 四列横队。
生理负荷曲线预计: 练习密度预计:35-40% 器材: 小垫子:每人一块 足球:12个 标志碟:12个
安全措施: 1. 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 2. 学生学会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方法,加强保护与帮助意识。 3. 对个别同学进行重点关注。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学生自评,互评:
优秀:能够独立完成动作,参加活动积极踊跃乐于帮助其他同学。
良好:能在同伴帮助下完成动作,参加活动较积极乐于帮助其他同学。
合格:能在同伴帮助下基本完成动作,能按老师要求认真练习。
2. 教师评价:
优秀:动作正确、熟练、协调,姿势优美,学习兴趣高;积极保护与帮助同伴练习。
良好:动作正确、完成动作较好,能够完成保护与帮助同伴任务。
合格:基本能完成动作,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七、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1、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环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每一名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首先练习举腿翻臀,然后练习屈腿倒立手托腰背,最后练习帮助下完整动作及独立完成动作。这种设计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能够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
2、以德树人,关注学生差异,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掌握技术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两种保护与帮助的方式,针对基础好、基础差的同学都能得到适合的辅助,并巡回指导,实时纠正错误,重点强调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及安全问题,从而实现同学们互帮互助,因材施教,个体指导的课程理念。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中,我尝试利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进行体育课的教学,通过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反复观看技术动作图片或视频,对所学技术动作理解很快,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