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24 16:1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试题卷
地 理
考生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单选题(共48分)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金星,它不是光源,人们称它为“启明星”。下图是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被称为“启明星”的是( )
A.M B.J C.V D.W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多位于( )
A.M轨道与V轨道之间 B.V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与W轨道之间 D.W轨道与J轨道之间
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3-4题。
3.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比例 B.负相关 C.正相关 D.没有相关性
4.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太阳黑子会使地球温度降低
B.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长波通讯
C.会引起“磁暴”,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我国上海上空出现极光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完成5-6题。
5.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一水圈、生物圈一岩石圈 B.岩石圈一大气圈一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一大气圈一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一岩石圈一大气圈
6.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内地核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几个方面。读图,完成7-8题。
7.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造成的热量散失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8.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坝上草原篝火晚会是最吸引人的旅游项目,参与晚会的游客发现,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完成9-10题。
9.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的主要原因是篝火附近( )
A.风力大 B.亮度大 C.气温高 D.气压高
10.下图中能够反映篝火堆及其周边烟气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
A.减缓地表径流 B.增加降水 C.减少下渗 D.增加水汽输送
12.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构建生态景观②加剧热岛效应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减小气温日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13.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14.与冬季相比,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2020年10月29日,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中指出,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预计强度可能为中等到强,并将持续至明年夏季。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会引起气候异常。下图是“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8题。
15.太平洋海域( )
A.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均呈顺时针方向 B.①洋流受东北信风影响,自东向西流
C.②洋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低,为寒流 D.③与④洋流的成因相同、性质也相同
16.甲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流流经使当地空气受冷凝结 B.暖流流经使所经地区增温增湿
C.陆地气温比较低,导致水汽冷凝 D.气候炎热空气上升,水汽易凝结
17.发生拉尼娜现象时,赤道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8.拉尼娜现象可能会造成赤道附近太平洋( )
A.西岸森林火灾频发 B.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
C.东岸地区降水增多 D.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减慢
二、综合题(共5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太阳年总辐射量(单位:108焦/平方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有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1)说出图中等值线a所代表的数值大小。描述我国北方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点。
(2)简述图中P地太阳年总辐射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不同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径 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5
(1)比较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原因。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近年来,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试分析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曲流发生裁弯取直后,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逐渐演变为封闭的浅水湖泊,称为牛轭湖。牛轭湖的形成与演变主要受区域地质地貌、河床物质组成、河流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区域内人文因素的影响。辽河下游平原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水流较缓,河曲发育,河道变迁频繁,平原上遗留很多废河道和牛轭湖。
材料二:不同时期辽河下游河道演变过程示意图。
(1)结合材料,描述辽河下游牛轭湖形成的自然过程。
(2)指出辽河下游地区牛轭湖演变最缓慢的时段并推测其可能的原因。
(3)分析牛轭湖形成后,与原河道相比新河道河流特征的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18 CDCCA BACCB ADCBB ACB
19.(1)40。我国北方地区的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总体上是东部少,西部多。
(2)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3)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20.(1)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城市中心气温高,形成上升气流。
(2)城市中心区降水多,下渗量少,转化为地表径流多,超过了排水能力,形成内涝。
(3)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增加通透式路面);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21.(1)辽河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宽广,河流流速缓慢,河流侧蚀作用强,河道易弯曲摆动;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凹岸),河曲随之不断地发展,河曲的弯曲程度增大;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裁弯取直,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2)2002—2013年。水利工程如筑河堤、修水闸等使下游流水对河床侵蚀作用减弱。
(3)河流流程变短,流速加大。缩短航运里程;减轻洪涝灾害。
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