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下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下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24 15:5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2.一些水果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杨梅pH=2.5 B.苹果pH=4.1 C.菠萝pH=5.1 D.柿子pH=8.5
3.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下列有关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一定不等于7
B.a克M%氢氧化钠溶液和b克N%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a不一定大于b
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实质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
4.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B.PF有沉淀生成
C.G点溶液的pH>7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棕色
B.向氢氧化铜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C.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处看到白雾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6.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名称 胃液 唾液 胰液 胆汁
pH 0.9-1.5 6.6-7.1 7.5-8.0 7.1-7.3
A.胃液 B.唾液 C.胰液 D.胆汁
7.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洗去铁材表面上的致密氧化层,但冬天反应变缓而影响生产,为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温度以加快反应保证生产,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
A.食盐 B.生石灰
C.浓硫酸 D.固体氢氧化钠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呈酸性的溶液一定都是酸溶液
B.因为碱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含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碱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铁丝生锈质量增大,蜡烛燃烧质量减小,所以这些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向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pH的基本不变的是(  )
A.通入二氧化碳
B.加入少量生石灰,保持温度不变
C.加入盐酸
D.加入硫酸铜溶液
12.推理是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B.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D.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所以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二、填空题
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干冰、熟石灰、钛合金金刚石四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②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④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
14.H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H2SO4溶液的pH   7(填“>”、“<”或“=”),请写出用pH试纸测定稀硫酸pH的正确方法   。
(2)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填写序号)。
①H2
②CO2
③NH3
④HCl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固体(Na2SO3)和70%左右的硫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向160g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写出b点对应溶液的溶质   (填写化学式),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是   。
15.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A 浓盐酸 B 氢氧化钠
C 石灰石 D    
16.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    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
17.小强同学想将某稀硫酸的pH升高,他采取的方法有:
(1)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
(2)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加入   (答一种试剂名称)。
18.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照要求完成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填“游离”或 “化合”)态存在。
②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食盐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   色。
③醋酸(CH3COOH)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醋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水溶液的 pH   7(填“>”、 “=”或“<”);1mol 醋酸中约含   个碳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g。
④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
Ni 基催化剂”的研究方向取得突破。如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在框内补充 C 的微观模型图   。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为   (填微粒名称)并重新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综合题
19.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请从其微观构成上说明原因   。
(2)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变质。请写出一种既能证明氢氧化钠变质,又能除杂的物质名称   。
(3)请设计实验证明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0.酸减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们在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1)下列不属于氢氧化钠俗称的是____。
A.火碱 B.纯碱 C.烧碱 D.苛性钠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图1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2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稀盐酸体积变化图象。(注:所用溶液均视为稀溶液,密度近似看作1g/mL)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请在虚线框内将c点溶液中的微粒补充完整   。
③若将稀盐酸改为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加入n mL稀硫酸时,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①该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可能已变质,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②对固体成分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固体成分
实验1检验是否变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后,滴入足量稀盐酸     含有碳酸钠
实验2探究是否全部变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 后,加入氯化钡溶液,静置,滴加酚酞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 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有同学对实验2的结论提出质疑,其理由是   。
(4)取20g已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加水全部溶解后,滴加C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10g沉淀。求该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21.化学与我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钛合金 ②氧气 ③金刚石 ④酒精 ⑤食醋 ⑥稀有气体六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烹饪时用作酸性调味品的是   ;
(2)化学实验常用的燃料是   ;
(3)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4)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
(5)可用于制作玻璃刀刀头的是   ;
(6)能制作人造骨的是   .
22.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环境、健康息息相关。
(1)请用下列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A.稀盐酸 B.熟石灰 C.乙醇 D.碘元素
①缺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   ;
②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③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
④能用于心冠肺炎防控消毒的是   。
(2)“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指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其他人工技术加以捕集利用或封存,而使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而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①二氧化碳猛增会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填“酸雨”“温室效应”或“臭氧空洞”);
②目前,人们经常利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例举一种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新能源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干冰;钛合金;熟石灰;金刚石
14.【答案】(1)<;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2)③
(3)
(4)Na2SO4;10%
15.【答案】B;浓硫酸
16.【答案】小于;Fe2O3+6HCl=2FeCl3+3H2O;中和;浓盐酸
17.【答案】(1)加入一定量的水
(2)锌或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溶液等
18.【答案】Al;化合;黄;3;<;;32;;碳、氢、氧原子;
19.【答案】(1)两种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2)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3)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或氯化钡等)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若溶液不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20.【答案】(1)B
(2)NaOH+HCl=NaCl+H2O;H+、Cl-;碱性
(3)2NaOH+CO2=Na2CO3+H2O;产生气泡;如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不足,溶液中剩余的碳酸钠溶液也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4)47%
21.【答案】(1)⑤
(2)④
(3)⑥
(4)②
(5)③
(6)①
22.【答案】(1)D;B;A;C
(2)温室效应;煤;太阳能或风能(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