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名著阅读
一、句子默写(共0分)
1.(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用课文原句填空。
(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云横秦岭家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真正的大丈夫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真正的君子要“静以修身,__________。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花儿渐放,草儿初长的早春花草图。
2.(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 郑风》)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3)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雪》)
(5)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化用了庄子笔下的“鹏”这一经典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同是描写水的清澈,有正面描写的,如《答谢中书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侧面描写的,如《小石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2)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3)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飞花令”是一种传统文字游戏:若甲说的诗句第一字带有“风”(如“风掣红旗冻不翻”),乙说的诗句第二字就要带“风”(如“长风破浪会有时”),依此类推。请照此要求在空格处填上教材中学过的七言诗句: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沙→②明月何时照我还→③今夜月明人尽望→④峨眉山月半轮秋→⑤_____________→⑥霜叶红于二月花→⑦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共0分)
4.(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通过自查摸排、全面整改和专项督查,促进幼儿园树立科学保教观念,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切实提高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材料二 所谓幼儿园“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园阶段提前教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这种现象近年来非常普遍,甚至传导至幼前阶段,也就是小孩还没上幼儿园就开始学这些知识了。更有甚者,小孩还在幼儿园阶段就在上奥数班,至于学拼音、英语,更是司空见惯。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
5.(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新课标》中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见下表)。根据课程安排,初中学生应该参加哪些服务性劳动?说说你更愿意参加其中哪个项目并说明原因。
任务群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7-9年级
日常劳动生活 清洁与卫生 √ √
整理与收纳 √ √ √ √
烹饪与营养 √ √ √ √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 √ √
生产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 √ √ √ √
传统工艺制作 √ √ √ √
工业生产劳动 √ √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 √
服务性劳动 现代服务业劳动 √ √ √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 √ √
6.(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对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灵草艾蒿,香气独能祛十邪”与_______节有关,对联中涉及到的_______和_______两个习俗与这个节日有关,对联中的“三闾”指_______。
三、语言表达(共0分)
7.(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盘点”活动至今已举办十四年,旨在“用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间万象。2019年12月20日“汉语盘点2019”在北京揭晓,“稳”“我和我的祖国”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另外,“我太南了”也入选年度十大流行语。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我太南了”入选原因。
(2)用一个并列短语盘点已经过半的2020年,并简要说明理由。
8.(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资料袋中多了一份公筷、公勺,此举既方便了代表委员们用餐时使用,又让他们带头践行“公筷行动”。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建议,将每年1月11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
请谈谈自己一家人吃饭是否需要使用公筷
9.(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许多对联巧妙地运用了中草药名(如“当归方寸地,独活世人间”“神州到处有亲人,无论生地熟地;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同时,又传播了中医药知识。请从下面所给的中草药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四项,将下联补充完。(只填序号)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______,插金簪,戴____,比_____芍药胜____,苁蓉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中草药名:①金花 ②银花 ③红娘子 ④蜈蚣 ⑤五倍 ⑥牡丹
四、名著阅读(共0分)
10.(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儒林外史》片断,根据提示填写人物姓名。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 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 ”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儒林外史》中还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 _______是曾经诚实质朴的乡村青年最终堕落为泯灭人性的功名蛀虫;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吝啬鬼形象;________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寄托了对理想社会追求的真儒名贤。
11.(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下面哪两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
双喜 阿长 范爱农 衍太太,
12.(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鲁迅称《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兴趣盎然。请你回顾书中内容,任选两种昆虫,说说作者是怎样用拟人的手法突出它们特征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1)赢得生前身后名 (2)遥怜故园菊 (3)雪拥蓝关马不前 (4)山光悦鸟性 (5)富贵不能淫 俭以养德 (6)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详解】特别注意以下词语容易写错:赢、悦、淫、渐欲、蹄等。注意“德”字的右边“心”上有一横。
2. 青青子衿 不问苍生问鬼神 海日生残夜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九万里风鹏正举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衿、苍生、竞、游”等字词容易写错。
3. 逝者如斯夫 心远地自偏 拣尽寒枝不肯栖 燕然未勒归无计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示例:⑤烟笼寒水月笼沙、受降城外月如霜 ⑦我寄愁心与明月、从今若许闲乘月
【详解】(1)—(5)注意“斯”“拣”“栖”“燕”“勒”“幽”“阴”等字的正确书写;(6)首先要认真解读飞花令的规则,即如果以“风”字开头,后面几句都要句句带“风”,而且“风”字要依次处于第二、第三……第七的位置。然后仿照“飞花令”的规则,以“月”为令,写七个字的诗句;本题已经给出了一些句子,需要写第五句和第七句,即:“月”在第五字有:可怜楼上月徘徊、夜吟应觉月光寒、露似真珠月似弓等;“月”在第七字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莫使金樽空对月、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寄愁心与明月、八千里路云和月等。
4.(1)示例:教育部要求各地促进幼儿园树立科学保教观念。
(2)示例:幼儿园“小学化”方法不科学,有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普遍,甚至传导至幼前阶段,形成恶性循环;过度过早开发幼儿智力,让孩子失去快乐童年。
【解析】(1)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此题要注意“用一句话概括”的要求,可由“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通过自查摸排、全面整改和专项督查,促进幼儿园树立科学保教观念”概括为:教育部要求各地促进幼儿园树立科学保教观念。
(2)
本题考查拓展能力。此题可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作答。
根据材料一“切实提高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可得出:幼儿园“小学化”方法不科学,有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材料二“这种现象近年来非常普遍,甚至传导至幼前阶段”“更有甚者,小孩还在幼儿园阶段就在上奥数班,至于学拼音、英语,更是司空见惯”可得出: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普遍,而过度过早开发幼儿智力,让孩子失去快乐童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5.现代服务业劳动和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示例1:现代服务业劳动,理由结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等。
示例2: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理由结合服务社会,无私奉献,培养高尚品德等。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图表的探究。结合题干中的要求“初中学生应该参加哪些服务性劳动”,我们首先锁定表格的第三项“服务性劳动”,然后确定初中阶段应该是7-9年级,所以可以得出答案:现代服务业劳动和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对于第二问,选择比较自由,可以选择前者也可以选择后者。有理由支撑即可。
示例一:现代服务业劳动:它主要包括常用电器的维修、缝纫、编织、刺绣、理发、烹饪等服务性劳动;整修校园、植树造林、为社会服务等公益劳动;扫地抹桌、洗晒衣服、烧饭等等。所以参加这项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提高技能,能够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
示例二: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有利于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有利于培养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真正体会到奉献所带给我们的快乐。
6. 端午节 赛龙舟 挂艾草(或:挂菖蒲) 屈原。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风俗常识。
一空:由“灵草艾蒿”的风俗可知,这是端午节;
二、三空:端午习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由“锦标夺紫”可知习俗是赛龙舟,“灵草艾蒿,香气独能祛十邪”可知习俗是挂艾草;
四空:“三闾”,战国时期古地名,位于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又指楚国某地三个大姓家族的总称,爱国诗人屈原被贬后就曾任三闾大夫,掌管三个大姓宗族的宗族事物。因此,后世也用该名词也代指屈原;
7.(1)“我太南了”:“南”其实是“难”的谐音,创造性地表达了许多人在面对困难时由紧张而松弛,甚至有几分诙谐幽默、乐观的心态。
(2)示例1:勇敢坚强。原因: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展现出中国人勇敢坚强的民族精神。
示例2:你我他(齐心协力)。原因: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做好自己,形成合力,取得了防控疫情的初步胜利。
【详解】【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探究。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所给语句,并且联系实际生活来分析语句的意蕴。
“我太南了”中的“南”是“难”的谐音,这个说法运用双关修辞,幽默诙谐地表达出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由紧张而松弛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自我解嘲的乐观心态。
(2)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干要求,联系社会生活,抓住主要信息,用并列短语来概括已经过半的2020年,并简单说说理由。要求有理有据,句子通顺。
示例:万众一心。2020年的上半年是不平凡的,新冠疫情肆虐,世界笼罩在巨大的恐慌之中。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万众一心,成功地控制住疫情并重启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8.示例一:有必要:①干净卫生、预防疾病。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机率,严防细菌病毒在餐桌上蔓延;②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在外用餐没有吃完的,可以放心打包回家;③文明餐饮。人人使用公筷响应了文明用餐的倡议,培养人们一种良好的餐饮习惯。
示例二:不必要:①在中国的传统意识里,相互夹菜是种关爱,用公勺、公筷会显得太见外太生分了:②家里一起吃饭的人都知道彼此是健康的,不必麻烦更没必要;③疾病传染的途径很多,光靠使用公勺公筷也不能完全避免。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与迁移运用能力。结合材料分析“公勺公筷”的特点,指出一家人是否有必要使用公筷,无论赞成还是不赞成,只要理由充分即可。如果认为需要使用公筷,可从使用公筷的好处(为他人的健康、干净)方面谈论。如果认为不需要使用公筷,可从影响与家人的情感、显生分、让人有距离感等方面谈论。示例一:家庭属于私人空间。在中国一家人和和美美就好,如果从讲究卫生和预防疾病传播的角度上来讲,使用公筷还是有必要的,但是在中国家庭里如果没有有患消化道疾病的病人,使用公筷就有点矫枉过正了。示例二:使用公筷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不管是跟家人还是朋友吃饭,这个举动不是因为生分,而是为了他人健康着想。这是减少消化道传染疾病的有效途径。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养成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健康。
9. ③ ② ⑥ ⑤
【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要做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上联中的“白头翁、大戟、海马、木贼、草寇、百合、旋复(花)、将军(大黄)、国老(甘草)”是九味中草药,下联中“红娘子、金簪(花)、芍药、苁蓉、云母、天仙(子)”也是中草药。“蜈蚣”不属于中草药,不符合要求。根据对联常识,对联的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白头翁”是偏正短语,“红娘子”与之结构一致;结合“戴”,可知第二个空应填“金花”或“银花”,而上下联不能用重复的字,故此处应填“银花”。“百合”是数量词,可用“五倍”与之相对,第四个空填“五倍”,故第三个空应填“牡丹”。据此作答即可。
10. 周进; 匡超人; 严监生; 杜少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选文描写了周进在贡院嚎哭的情景,所以,选文中的他是周进。周进、范进这两个人物,他们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这是两个腐儒的典型。匡超人是曾经诚实质朴的乡村青年最终堕落为泯灭人性的功名蛀虫。严监生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吝啬鬼形象。当然,书中不仅有对儒林丑类的揭露和讽刺,而且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王冕和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正面人物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在他身上蔑视科举的思想尤为突出。
11.“双喜”和“衍太太”不能入群。“双喜”是小说《社戏》中的人物;衍太太虽有和蔼可亲的外表,但隐藏着坏心眼,因为她对孩子们的危险或不良行为进行“鼓励”,不懂事的孩子们才喜欢她。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分析。
(1)双喜是《社戏》中的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自然不能加入到“‘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的微信群中。
(2)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对作者来说,衍太太并不能带给作者“温馨的回忆”。所以也不能入群。
12. 示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作品中以拟人的手法将昆虫的生活和习性揭示出来,如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作品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选择其中的两种昆虫,按题目要求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