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5 18: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
一、情景默写
1.(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两句表明希望自己有机会竭尽所能,铲除奸邪势力。
(2)在初三毕业晚会上,有好友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泪眼婆娑,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两句勉励他收起眼泪,趁青春年少,奋发有为。
(3)《陋室铭》中“____,____”两句描写了陋室环境清幽、色调淡雅,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志趣。
2.(2022·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自己求学时,积极提问,专心恭敬地向老师请教的情形。
(4)在“一起向未来”的主题班会上,老师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同学们放纵懈怠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不能修养性情。
3.(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戍边将士们虽思乡心切,但战事未平、功名未立、归家无期的复杂心理。
(4)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通过写蝉和猿的叫声来衬托山林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4.(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市某中学准备开展有关“诚信”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1)校团委准备组织一次对我市“诚实守信好人”的采访报道活动,下面是该活动方案的框架图,请将该框架图转换成段文字。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条理清晰。
(2)八年级将组织以“诚信之旅”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使用对偶句,总字数不少于10字。
5.(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学校将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以下是校团委发出的活动通知初稿,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通知
全校同学:
为激发莘莘学子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品位,丰富文化自信,学校定于6月30日晚7点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请大家准时光临。
校团委
2021年6月28日
6.(2022·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国成立100周年,我市某初中学校开展以“做好人生规划,唱响青春之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学校对全体八年级学生开展了关于人生目标确立情况的问卷调查,请你根据下面的调查统计结果,写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并提出两条建议。
(2)针对调查结果,学校组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1号和2号两位选手的演讲题目,请你根据这两个题目替主持人写一段串词。要求:内容准确,过渡自然,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1号:志当存高远 2号:做时代的强者
三、名著阅读
(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小题。

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任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

保尔看到一个陌生的姑娘手抓柳枝站在那儿,低低地俯向水面。她穿着领子上有蓝条的白色水兵衫和浅灰色短裙,带着花边的袜子紧紧裹住匀称、黝黑的双腿,脚上是棕色便鞋。栗色的头发束成一根粗粗的辫子。

难道就因为我贫穷、低微、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着鲜活的灵魂,有着敏感的心肠!别看我现在难以跟你分别,如果上帝赐予我些许美貌和大量的财富,我也会叫你跟我难分难舍。我说这话,是抛开了习俗以及传统观念,甚至可以说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就仿佛你我已经离开了现世,一起来到了,上帝面前,完全是平等……人与人本来就应该是平等的!
7.上面三则材料写到了名著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她们分别是:甲____乙____丙_____
8.人们常用花来形容女性,请结合上述材料中三个女性形象的不同特点,从下面有关花的诗文中任选一句,送给其中某个女性,按照给出的句式将你选择的句子和人名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①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句式:我将“______”送给_______,因为_______。
(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小题。

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他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因此认真对待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

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由于与共产党没有关系,他不得不自我避难的地方。“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

一九〇七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一九〇九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9.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三个人物,甲文中的“他”是_____,乙文中的“他”是_____,丙文中的“我”是_____。
10.请结合上述三位人物的生平事迹,从下列句子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来点赞其中一人,按照给出的句式将你选择的句子和人名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①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
②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
③三度入狱不死心,两把菜刀闹革命
④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
句式:我用“_____”点赞_____,因为______。
(2022·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这A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投奔他的,若高若低,一无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不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节选自《水浒传》)

B自此只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阴树下看。
(节选自《儒林外史》)

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他就是你一直要想见的人,”彭德怀又补充说,“他要你去访问他的部队。他叫C。”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C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除了他曾经在湖北一个窑场做过工,外界对他很少了解。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1.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名著中的三个人物,请在横线上填出人名,甲文段中的“A”是________,乙文段中的“B”是________,丙文段中的“C”是________。
12.班级举办“读名著,评人物”读书交流活动,请你从上面材料写到的A、B、C三个人物中任选两人,仿照下列语段中划线句子再续写两句话,对人物进行评价。要求:要有人物具体事迹,语言简洁,句式一致。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名著中描写了众多经典人物,这些人物个性鲜明,如:尼摩勇斗大章鱼,巧破厚冰盖,勇敢睿智;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详解】本题中的“陛、效、歧、苔”等字词容易写错。
2. 折戟沉沙铁未销 晓驾炭车辗冰辙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戟、销、辙、淫、励、躁。
3. (1)独怆然而涕下 (2)塞上燕脂凝夜紫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4)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注意“怆然、燕脂、勒、蝉、猿”的正确书写。
4.(1)本次采访报道活动以“诚信的力量”为主题,分为准备、采编和报道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要收集采访对象信息、拟定采访提纲、做好团队分工;在采编阶段,先进行实地采访,再编审稿件;最后通过广播站、校园网、公众号进行宣传报道。
(2)与诚信相伴,和美德同行;携诚信上路,带素养回家;凝聚诚信力量,培育时代新风;践行诚信美德,争做时代新人;诚实守信传美德,虚心好学树新风。
【详解】(1)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框架图的构成要素,按照空间的顺序,联系主题,按照从左到右、从主到次的顺序一步一步介绍即可。本次采访报道活动以“诚信的力量”为主题,三个阶段:准备、采编和报道。然后从上到下一一介绍即可。
(2)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尽量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结合题目中“诚信之旅”这一主题进行宣传语的拟写。同时要满足宣传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要求。如:铸诚信品质,做文明新人。以诚为本,以信为用。
5.“莘莘学子们”改为“莘莘学子”;“丰富文化自信”改为“增强文化自信”;“晚7点”后加具体地点“在学校大礼堂”;“光临”改为“参加”。
【详解】“为激发莘莘学子们的爱国热情”是病句,属于成分赘余。因为“莘莘学子”即众多学子,不能再与“们”连用,否则造成重复赘余,应该删去“们”;
“丰富文化自信”是病句,属于搭配不当,与“自信”搭配,应该用“增强”,可修改为“增强文化自信”;
“定于6月30日晚7点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没有明确举办地点,不符合通知的文体,应该具体写出举办地点;
“请大家准时光临”中“光临”用词不当,“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此处通知对象是学生,不应该用敬辞“光临”,可以改为“参加”。
6.(1)结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在明确的人生目标或正在目标规划之中。
建议:学校开设与人生规划有关的课程,邀请英模人物来学校进行有关人生目标规划的讲座。
(2)示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号选手的演讲让我们明白了志当存高远的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高远之志呢?下面,二号选手给我们带来他的演讲“做时代的强者”,也许我们能从中得出答案。
【解析】(1)
本题考查从表格中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看图可知,目标十分明确的同学与目标规划之中的同学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七。走一步算一步和完全没有目标的同学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三。从中可得出结论:超过半数的同学能意识到立志,即人生规划的重要性,有少数同学还没意识到。
针对表格中反映出的问题,可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建议学校在周会课上适当加入人生规划指导的内容,聘请人生规划师进校园指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邀请社会上的英模人物进校园开设讲座,用他们的先进事迹让学生明白应树立怎样的人生目标。
(2)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谢谢一号选手的演讲。“志当存高远”,不错,我们都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么,在新的时代里,我们又该树立怎样的志向呢?请欣赏二号选手的演讲“做时代的强者”!
7. 甲:小福子; 乙:冬妮娅; 丙:简 爱。 8. 示例一:我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送给简 爱, 因为她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就如苔花一样卑微,虽然长相平庸,但她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圣洁、美好的生活。
示例二:我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送给小福子,因为她命运悲惨,在污秽的环境中被蹂躏践踏,直至香消玉殒,就像“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梅花一样,但是她美丽纯洁,温柔善良,是祥子心中美好的象征。
示例三:我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送给冬妮娅,因为她虽然出生于贵族阶层,但在少女时期却如纯洁的莲花一般,并没有被上流社会的世俗习气所熏染,她个性开朗,坦率真诚,追求进步,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
【解析】7.本题考查识记名著人物。结合掌握的知识,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中可知,甲语段中的女性是《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结合掌握的知识,从“穿着领子上有蓝条的白色水兵衫和浅灰色短裙,带着花边的袜子紧紧裹住匀称、黝黑的双腿,脚上是棕色便鞋”中可知,乙语段中的女性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结合掌握的知识,从“我说这话,是抛开了习俗以及传统观念,甚至可以说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就仿佛你我已经离开了现世,一起来到了,上帝面前,完全是平等……人与人本来就应该是平等的”中可知,丙语段中的女性是《简 爱》中的简 爱。
8.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仿写语句。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理解诗句意思,二是理解名著中人物形象特征。三是按照题干所给结构组织语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意思是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这与简 爱的际遇很相似,简·爱出身卑微,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她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如同苔花一样卑微,虽然长相平庸,但她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坚定不移地去追求光明、圣洁、美好幸福的生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赞美梅花的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以梅花喻人,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会坚守节操的决心。赞美了梅花傲然不屈,暗喻了诗人自己的坚贞不屈,这与小福子命运很相似,小福子美丽、年轻、要强、勤俭、善良、倔强、有同情心,但她的命运悲惨,在污秽的环境中被蹂躏践踏,直至香消玉殒。“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这句诗很适合冬妮娅,她虽然出生于贵族阶层,但在少女时期却如纯洁的莲花一般,并没有被上流社会的世俗习气所熏染。根据以上理解,按照题干所给形式组织语言表达即可。
9. 张学良 徐特立 朱德 10. ④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 张学良 他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分析】9.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人物识记。
第一空:结合“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可以判断出他是东北军领袖张学良。
第二空:结合“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和“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可知这是50岁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教育家徐特立先生。
第三空:结合“故乡仪陇县”“进了云南讲武堂”可以判断出,这是一直在艰苦中求学的朱德司令。
10.本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结合人物事迹可以作出对应。答案不唯一。注意③句写的是贺龙,不能选。
示例1:可用①“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点赞徐特立,因为他“人生五十始”,从入党开始,就对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对建设新世界发挥了重大作用。
示例2:可用②“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点赞朱德,因为他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第一枪。
11. 宋江 王冕 徐海东 12. 示例:宋江手刃阎婆惜,三打祝家庄,忠肝义胆 徐海东参与黄麻起义,死战庾家河,一心为国
【解析】1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识记。
根据甲段中的“在郓城县做押司”可知,A是宋江。《水浒传》第十八回写到,“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前期,大家都称呼宋江为宋押司。晁盖死后宋江成为梁山之主,一心谋求招安,最后被朝廷赐下毒酒害死。
根据乙段中的“自此只在秦家放牛”“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阴树下看”可知,B是王冕。选段出自《儒林外史》第一回“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文中写到王冕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他有卓越的才华且格调高卓磊落洒脱。他自幼就很有才,自习能力超强,而且十分洒脱,不拘于时,不慕名利。
根据丙段中的“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和“除了他曾经在湖北一个窑场做过工,外界对他很少了解”可知,C是徐海东。徐海东骑马在路上驰骋,马蹄碰到了一个战士,徐海东拉紧缰绳,想要看看战士有没有受伤,结果马受了惊,把他撞到了树上,待他苏醒过来,才发现自己的门牙已经嵌在那棵树上,成了历史的痕迹。
12.本题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仿写时与画线句格式相同,能联系相关名著内容,有具体事迹,有精神或性格体现,言之成理即可。
如:王冕树下读书,自学绘画,天资卓绝;宋江题诗浔阳楼,大破祝家庄,忠义当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