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4 17:1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登鹳雀楼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创作背景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字词积累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倚靠着。
尽:尽头,完了。
欲:想要。
穷:穷尽,全部。
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








字词积累
què
lóu




gèng
qióng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沿着群山慢慢下沉,滔滔黄河向大海奔去。
看千里之外的风景,还要上更高的城楼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夕阳沿青山缓缓落下,黄河奔流入海的情景,气势磅礴,景观优美令人赏心悦目,心胸开阔的感觉。
“白日依山尽“中的”依“是什么意思?“尽”的意思是?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呢?
依:靠、依靠。
尽:完。
诗接下来两句,诗人登高望远的感觉只有站得高一点。可以享受更多美丽的风景。
同样,我们在思考问题、工作的时候,也必须站得很高,才能看得更远、想得更清楚会更深。 有诗、有风景、有道理、有深度,让人感到后味无穷。
思考: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思考:诗人在鹳雀楼看到了什么?
太阳、青山、黄河。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从哪里看出来的?
傍晚,“白日”——傍晚的太阳。
诗歌主旨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 ... ...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