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同步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同步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4 16: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检测题(含答案)
选择题
1.《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的作者是( )
A.施耐庵 B.罗贯中
C.吴承恩 D.曹雪芹
2.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3.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长恨歌》
4.有一部中国古典名著,被翻译介绍到国外,其封面如下,这部文学名著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拍案惊奇》
5.昆曲的代表作品不包括 (  )
A.《牡丹亭》 B.《长生殿》
C.《桃花扇》 D.《窦娥冤》
6.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一个课题,专门搜集了“马致远”“孔尚任与《桃花扇》”“唱、念、做、打”等资料。你认为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清代的思想成就 B.文学体裁的变迁
C.明清的休闲娱乐 D.戏曲的发展历程
7.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现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8.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9.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曹雪芹结合亲身经历,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创作的作品是(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如梦令》 D.《窦娥冤》
10.2010 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被誉为“国剧”。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 B.形成于乾隆年间
C.形成中得到皇室的扶持 D.经过不断创新,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11.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斯时成为昆曲传世之作的是( )
①汤显祖的《牡丹亭》 ②洪昇的《长生殿》 ③王实甫的《西厢记》 ④孔尚任的《桃花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日益脱离广大民众
B.多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
C.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D.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13.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的一个新的剧种是( )
A.吕剧 B.京剧
C.越剧 D.豫剧
1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 )
A.明朝后期 B.清朝前期
C.清朝中期 D.民国时期
15.京剧的形成得益于四大徽班进京,这一京剧形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发生在( )
A.康熙年间 B.乾隆年间
C.道光年间 D.咸丰年间
二、非选择题
16、 材料一:《红楼梦》
十九世纪初年的 流行语: 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飘然。
图一 图二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时期的创作的?
(2).《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图一是书中的插图,表现了哪一故事?
(3).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飘然”?材料说明了怎样的现实?
材料 二: 《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材料三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4).《红楼梦》起于哪一梦?结于哪一梦?
(5).为什么说《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材料四: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五: 1927年,北京《顺天吋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荣获“四大名旦”。“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
(6).京剧大致形成于何时?其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什么?
(7).京剧可谓中国的“国粹”,你能举出“四大名旦”的代表剧目吗?(一例即可)
(8).对待京剧等传统艺术,你认为应取什么态度?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第一回小诗
材料二 某古典名著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佛祖……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
大圣道:“……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1)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小诗蕴含的深刻含义的
(2)材料二对话选自哪部小说 该小说取材于什么历史事件
(3)在材料二小说中,作者借助神话故事反映人间现实。你认为“佛祖”和“大圣”分别代表了什么 孙悟空的话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18、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成果展示过程,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步骤一:步入文学殿堂
(1)小张等同学准备编排历史舞台剧——“四大名著”。你能帮助他们将下面四部作品分派给下列演员吗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①赵二准备扮演剧中多愁善感的贾宝玉,你分派给他 。
②张三准备扮演剧中絮絮叨叨的猪八戒,你分派给他 。
③张四准备扮演剧中多谋善断的诸葛亮,你分派给他 。
④王五准备扮演剧中被逼上梁山的林冲,你分派给他 。
步骤二:步入影视剧作
场景一:桃园三结义
场景二:三打白骨精
场景三:葬花吟
(2)分别说出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分别出自哪一文学作品。请用一句话来评价它们。
步骤三:阅读名著谈感受
三国写了一个大时代,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红楼写了一个大家族,西游写了一伙大妖怪。四大名著,各取一端,各有特色,各呈风采。
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著作中的哪一人物 说明理由。
答案
1-5DABCD 6-10DBDBB 11-15DDBCB
16、(1).曹雪芹、高鹗。清朝。
(2).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黛玉葬花。
(3).因为《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材料反映了《红楼梦》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
(4).“起于梦”是指第一回甄士隐梦见道士和尚说木石前盟,并在梦中得见通灵宝玉。
(5).《红楼梦》是对封建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著作,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全书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但却严谨清晰,脉络分明,语言精练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富于个性,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平。《红楼梦》因其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把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
(6).十九世纪中期。最重要的事件是“四大徽班进京”, 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等,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7).剧目:《贵妃醉酒》(梅兰芳),《摩登伽女》(尚小云),《红拂传》(程砚秋),《丹青引》(荀慧生)。(任一例即可)
(8).正确的态度应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对于那些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17、(1)不能将小说简单地作为爱情小说来读,应该通过小说的描写,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从中领悟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西游记》。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的历史事件。
(3)“佛祖”代表封建统治者,“大圣”代表不甘遭受压迫的下层人民。反映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
18.:(1)①D ②C ③A ④B
(2)《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西游记》: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3)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诸葛亮作为人臣,他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军事家,他深谋远虑,为人谨慎,严守纪律,用人唯贤;作为政治家,他注重生产,颇有成效,关心人民。(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