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课件(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数学课件(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24 17: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直线
2.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问题引入
思考1:
已知直线经过两点,(其中,),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直线是唯一确定的.也就是说,对于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它的坐标与点,的坐标之间具有唯一确定的关系.这一关系是什么呢?
l
由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可以求出直线的斜率,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来解决问题.
新知探索
当时,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任取,中的一点,例如,取点,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
,当时,上式可写为.
就是经过两点(其中,)的直线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
例析
在中,如果或,则直线没有两点式方程.当时,直线垂直于轴,直线方程为,即;
当时,直线垂直于轴,直线方程为,即
例3.如图,已知直线与轴的交点为,与轴的交点为,其中,.求直线的方程.
解:将两点,的坐标代入两点式,得
,即.
新知探索
我们把直线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叫做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此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是.方程由直线在两条坐标轴上的截距与确定,我们把方程叫做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简称截距式.
新知探索
辨析1.过点,的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D.
辨析2.过点,两点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C.
例析
例4.已知的三个顶点,,,求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以及这条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如图,过,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为,整理得.这就是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边上的中线是顶点与边中点所连线段,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点的坐标为,即.
过,两点的直线方程为,
整理可得.这就是边上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新知探索
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方程都有明确的几何意义,都涉及确定直线位置的两个基本要素:两个点或一点和斜率.这些直线的方程,形式不同但本质一致,都是对直线的定量刻画.在对直线的定量刻画中,斜率处于核心地位.点斜式方程是其他所有形式的方程的基础,其他所有形式的方程都是点斜式方程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式.
另外,利用直线的斜率、两点式等,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平面几何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含义.事实上,对于直线上的四个不同点,,由确定的直线方程与由确定的直线方程是同一个方程,你能给出证明吗?
练习
题型一: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例1.(1)若直线经过点,,则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
(2)若点在过点,的直线上,则_______.
解:(1)由于点与点的横坐标相等,所以直线没有两点式方程,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2)由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得,即.
∴直线的方程为,
∵点在直线上,∴,得.
练习
方法技巧:
由两点式求直线方程的步骤
(1)设出直线所经过点的坐标;
(2)根据题中的条件,找到有关方程,解出点的坐标;
(3)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写出直线的方程.
练习
变1.已知三个顶点坐标,,,求三角形三条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两点横坐标相同,直线与轴垂直,故
其方程为.
∵,,由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可得的方程为,
即.
同理可由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得直线的方程为,即.
∴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分别为,,.
练习
题型二: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例2.求过点,且在坐标轴上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的方程.
解:(情况一)当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为0时,方程为,即;
(情况二)当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0时,可设方程为,即,
又∵过点,∴,
∴的方程为,
综上所述,直线的方程是或.
练习
方法技巧:
截距式方程应用的注意事项
(1)如果问题中涉及直线与坐标轴相交,则可考虑选用截距式直线方程,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其系数即可.
(2)选用截距式直线方程时,必须首先考虑直线能否过原点以及能否与两坐标轴垂直.
(3)要注意截距式直线方程的逆向应用.
练习
变2.求过点且在轴上截距是轴上截距的2倍,求直线的方程.
解:(情况一)当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为0时,方程为,即;
(情况二)当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0时,可设方程为,
又∵过点,∴,解得
∴的方程为
综上所述,直线的方程是或.
课堂小结
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名称 两点式方程
已知条件 经过两点,(其中,)
示意图
方程形式
适用条件 斜率存在且不为零
课堂小结
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名称 两点式方程
已知条件 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分别为,且,
示意图
方程形式
适用条件 斜率存在且不为零,不过原点
作业
(1)整理本节课的题型;
(2)课本P64的练习1--3题;
(3)课本P67习题2.2第3、4、6、7、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