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二下第二单元第3课时《乒乓变奏曲》《踢毽子》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二下第二单元第3课时《乒乓变奏曲》《踢毽子》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24 16:56:21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欣赏《乒乓变奏曲》《踢毽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健康歌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聆听乐曲《乒乓变奏曲》和《踢毽子》,初步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其律动。
2.艺术表现:感受和培养管弦乐曲的听辨能力,分辨几种变奏形式,感受乐曲的生动形象。
3.创意实践:能用记忆乐曲的旋律,自编动作并能随音乐律动。
4.文化理解:聆听乐曲,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感受打乒乓球和踢毽子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对音乐学习的热爱。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平时都喜欢做什么运动?
看一看,想一想图中的哥哥姐姐们在进行什么运动呢?
溜冰 跑步 打网球
打篮球 打棒球 打乒乓球
新知导入
听音乐,你认为乐曲表现得是哪一项运动
打乒乓球
新知导入
了解乒乓
新知讲解
《乒乓变奏曲》
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主题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乐曲表现了儿童打乒乓球时快乐的心情和熟练的球技。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初听《乒乓变奏曲》
音乐主题反复了五遍,乐曲一共包含五个变奏。
仔细倾听乐曲,你能听出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吗?
新知讲解
初听《乒乓变奏曲》
乐曲共包含五个变奏。
变奏一:右手弹奏主题,左手弹奏分解和弦。
变奏二:左手弹奏主题,右手弹奏分解和弦,变换音区。
变奏三:右手采用了“加花”手法装饰主题。
变奏四:右手把主题隐含在下行音阶和上行琶音的旋律中。
变奏五:左手把主题隐含在下行音阶和上行琶音的旋律中,旋律逐渐推向高潮。
新知讲解
复听《乒乓变奏曲》
再次倾听乐曲,你能通过音乐想象出什么场景呢?
乐曲主题非常简洁,带顿音的单声部旋律由左右手交替弹奏,灵巧轻快,仿佛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挡之下,一来一去,银光闪闪。
最后一个乐句犹如人们为精彩的球赛所发出的喝彩声。
新知讲解
《踢毽子》
这首通俗易懂的管弦乐曲选自《中国儿童玩具》,是作曲家王义平于1979年为联合国国际儿童年创作的。乐曲由四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为独立的管弦乐曲),四个乐章分别为《踢健子》《抖空竹》《放风筝》《布老虎》。
新知讲解
初听《踢毽子》
这段音乐旋律流畅,轻盈活泼,生动地刻画了儿童踢毽子时欢快的神态。
听一听,音乐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踢毽子的呢?他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新知讲解
再听《踢毽子》
这是一首管弦乐曲,请你仔细听,乐曲使用了哪些演奏乐器?
1.乐曲主题开始由木琴演奏,轻盈活泼,生动地刻画了儿童踢毽子时的神态。
2.接着乐曲分别由小提琴、木琴、乐队合奏在不同的音区重复演奏主题旋律。
既统一又富有变化,表现了热烈、欢快的游戏场面。最后,乐曲在弦乐的长音和弦上结束。
新知讲解
《踢毽子》虽然是一首管弦乐曲,其中还运用了不少打击乐器伴奏。
三角铁、梆子、铃鼓等
再听《踢毽子》
新知讲解
《踢毽子》跟唱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用“la”来学唱这首乐曲,注意自然哼唱,不喊麦。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随音乐即兴模仿踢毽子的动作。
《踢毽子》创编动作
课堂练习
请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给《乒乓变奏曲》创编动作。
拓展延伸
什么是变奏曲?
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小星星变奏曲》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乒乓变奏曲》和《踢毽子》,能用记忆乐曲的旋律,自编动作并能随音乐律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进一步培养对音乐学习的热爱。
作业布置
请给家人或朋友分享乐曲《乒乓变奏曲》和《踢毽子》,课外收集更多与运动有关的歌曲。
板书设计
《乒乓变奏曲》
《踢毽子》
欣赏乐曲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