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景阳冈》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6《景阳冈》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5 16:2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这首《好汉歌》和哪一部古典名著有关?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水浒传》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描述了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108位英雄好汉,在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坎坷磨难后,迫于无奈,在梁山起义。他们宣称顺应天意,除暴安良,并反抗官府,攻占城镇村寨,声势很大,但后来却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导致了最后全军覆没的悲剧结局。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作者在民间传说和说书人、文人创作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并进行再创作,写出了这部小说。
《水浒传》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景阳冈
景阳冈
理解词语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课文插图
结合影视作品
小贴士
1.默读课文,扫清障碍。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小组交流,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难理解的词。
学习提示
霹雳 腰胯 肋下 咆哮 擒捉 踉踉跄跄
形声字
观察字词 找出规律
雷电现象
与身体相关
声音
动作
景阳冈
读准字音 理解意思
一双箸 呵呀 血泊 绰了梢棒
zhù
ā

chāo



停泊
血泊

chāo
chuò
绰了梢棒
影影绰绰
景阳冈
小结:在阅读古典名著时,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文插图、结合古装影视作品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景阳冈
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我们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了主要内容,还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提炼关键词。
方法延伸
学生活动:
默读《景阳冈》,试着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景阳冈
打虎前
打虎中
打虎后
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
武松趁着酒劲儿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
武松打虎后一步步挨下了景阳冈。
小结:“喝酒”是故事发生的起因,为下文打虎埋下伏笔。他不听店家劝,走上景阳冈,果真遇到老虎就发生了“打虎”的故事,这是事情的经过。打死老虎后,武松一步步挨下冈,这是事情的结果。
景阳冈
抓住描写动作的语句,思考老虎是怎样进攻的,武松是怎样与老虎搏斗的。
小贴士
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武松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虎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提示
景阳冈
景阳冈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批注
猛虎伤人有三招:
身子一扑
腰胯一掀
虎尾一剪
武松应对有一招:
只一闪
只一躲
又闪在一边
景阳冈
思考
面对猛虎 “一扑”“一掀”“一剪”的猛烈进攻,武松为什么一再闪躲呢?从中你能看出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景阳冈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批注
武松躲闪的同时,也在伺机进攻。他趁那老虎翻身回来的机会抡起梢棒劈下来,没想到梢棒却断成两截。
抓住描写动作的语句,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词。
小贴士
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一部分,说清老虎的“三招”和武松的“躲闪”,还可以加上恰当的表情、语气和动作。
学习提示
景阳冈
景阳冈
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没有了武器,打得过老虎吗
思考
再读课文,说说没了武器的武松是怎样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的?
景阳冈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批注
武松“揪”住老虎的顶花皮,朝老虎的面门上、眼睛上打,说明武松非常机智。
武松真是英勇无畏,武艺过人啊。
景阳冈
思考
在武松的拳打脚踢下,老虎又是怎样的表现
既然是要表现武松的智勇双全,那为什么不直接写武松一棒把老虎打倒在地上?
质疑
景阳冈
批注
通过写老虎的表现突出武松的英雄气概。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抓住描写动作的语句,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词。
小贴士
抓住武松的动作和老虎的表现,试着讲一讲武松赤手空拳打虎的情节。
学习提示
景阳冈
景阳冈
老虎:身子一扑 腰胯一掀 虎尾一剪
武松:只一闪 只一躲 又闪在一边
抓住动作描写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景阳冈
老虎:挣扎 咆哮 扒 没了些气力 迸出鲜血 气都没了
武松:揪 一按 乱踢 按 揪 提 打
抓住动作描写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景阳冈
对课文中的武松,有同学是这样评价的:
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思考
你赞同这两种看法吗?默读课文,到文中找依据、做批注。
景阳冈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不听劝 好面子
很勇敢
景阳冈
这两种评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不够准确和全面。文中的武松显然是一位盖世英雄,但作者在描写时,没有把他神化,而是把他当作我们身边一个真实的人:有点小心眼好面子……这样写,不仅不会前弱武松的英雄形象,反而让读者觉得真实可信。
小结
景阳冈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梁山好汉的故事。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阅读《水浒传》,感受其他人物性格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