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封建时代的欧洲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九年级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校考期中)公元800年前后,该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800年,教皇在罗马为该国国王举行了加冕礼,称之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国家是
A.法兰克王国 B.西罗马帝国 C.法兰西王国 D.意大利王国
2.(2022·新疆乌鲁木齐·乌市八中校考一模)“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是( )
A.封君封臣制度 B.种姓制度 C.希腊民主制度 D.罗马共和制
3.(2022秋·新疆阿克苏·九年级统考期中)“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 )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儒家
4.(2022秋·新疆阿克苏·九年级统考期中)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哪一地区( )
A.印度 B.罗马 C.埃及 D.巴勒斯坦
5.(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九年级校考期中)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A.实行土地公有制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经济自给自足 D.居民都是自由农民
6.(2022秋·新疆吐鲁番·九年级校考期中)“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遍布欧洲各地的时间是( )
A.9世纪 B.10世纪 C.11世纪 D.12世纪
7.(2022秋·新疆喀什·九年级校考期中)下图是西欧庄园中的劳动场景。图中人物是
A.庄园中的居民 B.独立的小生产者
C.自营地的所有者 D.庄园法庭的工作人员
8.(2022秋·新疆阿克苏·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庄园佃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佃户都是独立的小生产者
B.佃户需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
C.佃户需要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
D.佃户可以在“共用地”放牧
9.(2022秋·新疆阿克苏·九年级统考期中)在西欧庄园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留权的是
A.自由农民
B.农奴
C.奴隶
D.领主
10.(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九年级乌市八中校考期中)西欧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佃户有耕种庄园“自营地”的义务 ②“份地”是庄园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
③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④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2022秋·新疆阿克苏·九年级统考期中)中世纪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
A.万民法和经济法 B.习惯法和村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十二铜表法》
12.(2022秋·新疆吐鲁番·九年级校考期中)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此材料表明了大学的形成( )
A.促进了城市居民争取自由与自治 B.使城市政治建设更加民主
C.促使城市贸易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 D.推动了教师行会的形成
13.(2022·新疆乌鲁木齐·乌市八中校考一模)中世纪大学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这说明
①大学课程设置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②大学具有免赋税特权
③大学具有司法特权 ④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4.(2022秋·新疆阿克苏·九年级统考期中)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包括( )
A.文法、修辞 B.法学、医学、神学
C.儒学、地理学 D.算术、天文、音乐
15.(2022秋·山东菏泽·九年级统考期中)做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上课所做的历史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当时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2-13世纪 地点:欧洲 赞誉:“最美好的花朵” 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A.自治的城市 B.西欧庄园 C.大学的兴起 D.大化改新
16.(2022·新疆昌吉·统考一模)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17.(2022秋·新疆阿克苏·九年级统考期中)西欧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方式主要有( )
①选举②金钱赎买③和封建主谈判④武力斗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九年级校考期中)马克思说“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形成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使封建社会发展到“顶点。”以上材料说明西欧城市的兴起( )
A.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 B.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C.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D.市民阶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前身
19.(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九年级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校考期中)下图是古代某帝国发展演变示意图。其中③处应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0.(2022秋·新疆阿克苏·九年级统考期中)《罗马法大全》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它包括( )
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法学编纂》③《法理概要》④《新法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2022·新疆阿克苏·统考一模)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是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22.(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九年级校考期中)古代有一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地跨欧、亚、非三洲,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这一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二、辨析题
23.(2022·新疆·统考模拟预测)历史理解是指对历史表象背后深层含义的认识。请对下列叙述作出判断。
(1)汉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统辖南北二道各地,都护府设在乌垒台。( )
(2)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
(3)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
(4)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
三、综合题
24.(2022秋·新疆阿克苏·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典型的西欧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由农民自己的工具耕作,其收获用于维持农民一家的生活。
材料二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这样的局面出现很多年后,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的某些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力量。城市往往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国内的封建大贵族,从而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庄园里都有哪些劳动者?
(2)材料二局面的出现,说明西欧当时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3)中古西欧城市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分析材料三,指出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
【详解】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罗马人的皇帝”并结合所学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因此A项符合题意;B项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与题干时间“800年”不符,排除;CD项是843年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成,排除。故选A。
2.A
【详解】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法兰克宫相,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由“分封”“领主和附庸”可知,材料体现的制度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A项正确;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排除B项;希腊民主制度强调民主和平等,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排除C项;罗马共和制是古罗马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之间的政体,三权分立为其主要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基督教主张,上帝为拯救世人,派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临人间,担任救世主,甘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红十字”标记起源基督教,A项正确;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没有“红十字”标记,排除B项;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有“红十字”标记,排除C项;儒家没有“红十字”标记,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自己制作”等信息可知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都通过自己生产满足自身需要,在经济上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C;东汉和中世纪西欧庄园都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居民都带有农奴性质,不是自由民,排除AD;东汉和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经济都带有自给自足的性质,没有出现雇佣关系,较少面向市场,因此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故选C。
6.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欧洲中世纪,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它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所以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本题答案为A。
8.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自由农民才是独立的小生产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选择A项;佃户要需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佃户灵渠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是每周在自营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放牧,共同使用,BCD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9.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自由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法庭保护。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需要准确识记西欧庄园自由农民的权利和义务。
10.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自营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庄园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既维护领主的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得出关于西欧庄园的描述正确的是①②③,C项正确;A项只选择了①②,不完整,排除A项;“④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利益”这句话,关于西欧庄园的描述不正确,排除B项;“④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利益”这句话,关于西欧庄园的描述不正确,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庄园法庭的审判依据是习惯法和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 表明了大学的形成促使城市更加繁荣,C项正确;题干材料阐述了大学的形成,与城市居民争取自由与自治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城市政治建设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教师行会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当时,大学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等的基础课程,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还要学习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大学课程的设置反映了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①④正确,B符合题意;13世纪欧洲大学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②③与大学的课程无关,ACD排除;故选B。
1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性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学完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所以说不包括儒学、地理学,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包括文法、修辞,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包括法学、医学、神学,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包括算术、天文、音乐,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2-13世纪地点:欧洲赞誉:“最美好的花朵”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因此他学习的内容是大学兴起。C项正确;自治城市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最终产生早期资产阶级,排除A项;西欧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集中体现,排除B项;大化改新使日本形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依据题干“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和所学知识,其“活力”表现为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10世纪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这些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与16世纪宗教改革开展有关,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世界市场的开辟始于15、16世纪之交的新航路开辟,排除C项;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排除D项。故选A项。
17.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因此,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由此可知,选举和与领主谈判不是西欧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主要方式,因此,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或③的ABC项。故选D项。
18.B
【详解】根据材料“‘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形成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使封建社会发展到顶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要进行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而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本身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思想方面的内容,不能反映西欧城市的兴起“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经济基础,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市民阶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前身”,排除D项。故选B项。
19.D
【详解】依据图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欧亚两州的交界要地营建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二世通过53天的围攻,攻下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沙场,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与示意图信息无关,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与示意图信息无关,排除B项;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排除C项。故选D项。
20.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在位时,主持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编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法大全》,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21.D
【详解】根据“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可得出罗马强调法律在治理国家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说明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项正确;罗马法并不一定双腿消除矛盾,排除A项;B项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近代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22.D
【详解】
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后,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历时千年之久,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D正确,B排除;亚历山大帝国在罗马帝国建立之前形成并很快瓦解,A排除;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C排除。故选D。
23.(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详解】(1)结合所学“西域都护”设置史实可知汉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统辖统一后的西域,都护府设在乌垒城,因此表述错误。
(2)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因此表述正确。
(3)结合所学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因此表述正确。
(4)结合所学拜占庭的史实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因此表述正确。
24.(1)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2)封建等级制度、法兰克王国
(3)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加速了国家的统一;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等。
【详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里的劳动者有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局面的出现说明当时西欧实行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君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故答案为封建等级制度。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这一制度的实行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
(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10世纪起,西欧城市开始恢复,因此中古西欧城市于10世纪开始兴起。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力量。城市往往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国内的封建大贵族,从而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可得出,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是(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