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7下生物 2.4.1信息的获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7下生物 2.4.1信息的获取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5 09:0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视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性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获取信息的过程。
2、描述眼的结构及各部分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说出近视眼的成因、预防措施及近视、远视的矫正原因。
技能性目标:
尝试班级近视率的调查并分析其原因。
情感性目标:
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概述人体通过眼获取信息的过程。
2、描述眼的结构及各部分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说出近视眼的成因、预防措施及近视、远视的矫正原因。
难点:
1、概述人体通过眼获取信息的过程。
2、分析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原因,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
2、教学手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两张图片
学生回答:学生找出不同点。
教师: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谜底是什么?
学生:眼
教师:眼睛能看见美好的景物,引出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
(2)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眼球结构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P67眼球结构找出各部分的结构。
学生:讨论找出回答。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理解。
板书:一、眼球结构及功能
教师展示图片:眼球结构图片
学生:一起阅读P67最后一段内容,讨论回答。
教师:带领同学们从外向内依次认识各个主要结构。
教师:请两位同学起来依次迅速说出各个结构名称。
学生:分别说出各个结构的功能。
教 师:这两位同学都找得准确无误。这些结构又有什么功能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图4-1下面这一自然段文字,找出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玻璃体的功能,并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教师:请两位同学起来分别说说它们各自的功能。设计意图:体现表达总结能力。
教师:出示猫眼图片,暗处和亮出瞳孔有什么变化?人眼是不是也是一样呢?出示人眼在光线强和光线弱的图片。
学生:光线强,瞳孔收缩,光线强,瞳孔收缩。
板书:二、视觉的形成
教师:出示教师视觉形成示意图,教师引导。
学生:学生总结视觉的形成。
教师:有一个小女孩,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这种眼睛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
学生: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眼球的完好,视神经没断,大脑正常。
教师:讨论:眼睛的晶状体、瞳孔、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学生:晶状体-镜头,瞳孔-光圈,视网膜-胶片。
板书:三、近视与远视
学生:齐读课本
教师:出示正常眼和近视眼图片。
学生:总结造成近视的原因,佩戴凹透镜
教师:出示近视眼看景物图片。意图:便于学生理解。
学生:齐读课本
教师:出示正常眼与远视眼的图片。
学生:总结造成远视的原因。佩戴凸透镜
教师:出示远视眼观看荷花图图片。设计意图: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出示图片三要、四不要。
教师:出示沙眼课件。设计意图:便于理解。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还有哪些疑惑?学生抢答。
学生畅谈。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开放性小结。
(四)巩固练习
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练习。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五)板书设计
一、眼球结构及功能
二、视觉的形成
三、近视与远视
四、教学评价设计
1、在评价问题上,除老师评价外,还应鼓励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
2、通过多媒体投放“自我评价”课堂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对各组抢答进行小组加分,调动课堂气氛。
五、教后反思
1、本节课紧紧围绕教学重点组织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等环节使难点层层突破。通过师生之间互动交流,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实物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顺利地完成了自学和对问题的分析这个目标任务;指导学生把所学的书本知识跟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较好地完成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增强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