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泛舟海上》
一、说教材
本单元教材力求通过唱歌、欣赏、朗诵等音乐活动,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夏日泛舟海上》是一首三拍子的意大利歌曲,旋律流畅,节奏鲜明,情绪活泼,表达了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
依据大纲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掌握三拍子的特征及歌曲中音乐记号的作用,
(2)能力目标:在演唱与创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会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掌握三拍子的特征。
教学难点:音乐记号的作用及模进。
二、说教法:
1.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我将运用“聆听感受法”,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获得审美素养。
2.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将运用“对比教学法”和“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体会音乐记号的作用。
3.运用“模仿创造法”进行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实现四多:多听、多动、多唱、多创作,并运用讨论、合作、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获得知识。
四、设计理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本节课设计成海上泛舟的形式,采用板块式教学环节,新颖独特,教学中以聆听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在聆听与感受、演唱与欣赏、模仿与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五、教具准备:钢琴、 多媒体、 打击乐器:铃鼓、响板。
六、说教学流程:导入部分(大约用时1分钟)带领同学们进行音乐之旅。
下面活动正式开始:第一板块:聆听与感受 (大约用时2分)请同学们聆听一首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伴奏,教师随音乐进行绘画,学生进行律动。问同学听后有什么样的感觉 (播放课件)(板书画图)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老师的绘画是按什么节奏画的?歌曲是几拍子的?同学回答后请同学和老师一起进行律动感受三拍子。(播放课件)然后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在夏日的艳阳,我们有清风和小鸟相伴,我们泛舟在夏日的海上,今天我们课的名字就叫做《夏日泛舟海上》。(此处设计意在通过聆听与感受,激发学生对夏日的热爱,自然过渡到今天所学的内容)
第二板块:感受歌曲 (大约用时5分)它是出自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介绍威尔第)请同学说出喜欢的歌词并与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歌词,并进行师弹唱,生划船的活动。(播放课件)师生划船到威尼斯港湾拱桥下进行合作“回声La li lei”,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强弱规律。
分红黄蓝三组用道具做海浪并摇动海浪,跟伴奏分小组唱La li lei。请同学们边听歌曲边配上划船的动作,看那支队伍能在夏日的大海上划得又快又稳。(播放课件)(此处设计旨在通过反复聆听感受,加上动态的肢体语言,加深学生对三拍子节拍特点的体会)
第三板块:分析歌曲(大约用时5分)
(播放课件)学生将乐曲进行分析并分段A A’ B。
通过(加手势)唱谱练习后,强调节奏加上断音、重音和力度记号。(播放课件)。(此处设计旨在通过对比,讨论等各种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记号的作用,为歌曲学习做铺垫。)
第四板块:一展歌喉(大约用时12分)(出示歌谱)(1)通过视唱曲谱,进行第一段加词演唱。难点处理:教师示范,结束句的三连音要唱的均等。
(2)接着同学们自学第二段(教师融入学生进行指导),进行合作演唱。
(3)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第三段的学习。
(4)加入伴奏乐器,然后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请同学配上划船的动作,边划边唱,全班深情并茂的演唱,唱出对夏日的热爱。
(设计理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前面学生的反复聆听,感受、学生学习歌曲应该很容易,再加上衬词节奏型的伴奏,进一步加深了对三拍子节拍特点的体会。)
第五板块:文艺大创编 (大约用时10分)
(播放课件)进行找规律并引出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法“模进”,并请同学们运用“模进”每小组合作进行旋律歌词创编,来抒发对夏季的热爱,然后各队展示。
(此处设计旨在通过创编、汇演,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造力,把对夏季的热爱之情推向高潮。)
最后,教师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小结,(大约用时3分)
同学们,我们乘着夏日的小舟,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了一回,那海对我们来说是什么?保护、热爱、爱护它。不仅领略了夏日季节的美丽,而且还感受到了异国音乐的魅力,希望你们能像歌中唱的那样,没有悲伤,做一个快乐的青年人。在《夏日泛舟海上》的音乐背景下结束本课。(播放课件)
七、说板书设计:设计理念:通过用简笔画的形式勾勒板书,不仅给学生以视觉的美感,而且也正应了本课的教学目的-----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抒发对夏季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