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彩云追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彩云追月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24 20:2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族乐曲《彩云追月》,让学生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意境,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得到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能哼唱出主旋律,能用“XⅩXⅩⅩ”节奏为乐曲伴奏。
3.以实践活动形式表现音乐,展示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的音乐风格特点,感受切分节奏的强弱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为乐曲伴奏或演唱旋律,以达到丰富音乐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巴乌等。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1.课前教师用巴乌演奏《彩云追月》,学生进教室后静静听赏。(课件出示太阳和月亮) 这段音乐更适合在哪个场景中表现?(月亮)
2.欣赏一组月亮图片。
师: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月光照着大地,夜色中,她显得多么安详、宁静,仰望静谧的夜空充满了无限遐想。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色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完全放松的氛围中熟悉乐曲旋律,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步感受、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刚刚大家听到的这首曲子叫《彩云追月》,由著名作曲家任光在1935年所写。(简介任光)此曲是一首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乐曲旋律舒缓优雅把人们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意境之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民族管弦乐的《彩云追月》。)听的时候感受一下这首乐曲的节奏、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创设优美,宁静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理解乐曲的风格。
1. 初次听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学生思考这首乐曲的节奏、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提供学生选择的答案:节奏 平稳的 自由的
情绪 抒情的 活泼的
速度 中 速 稍 快
2. 复听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1)让学生听辨出有什么乐器在演奏
(2)简单介绍民族管弦乐队编制。
民族管弦乐队是上世纪20年代,在中西文化交流下产生的,综合了传统丝竹乐队和吹打乐队,在部分程度上模仿了西方交响乐队的编制。
3.聆听教师弹奏《彩云追月》主题旋律。(速度78,音色笛子)
(1)师:“出现在这首曲谱中的有那几个音” 12356
师: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调式五声调式。
(2)出示第一条旋律
6 1 6 53 5| X X X 重点讲解切分节奏
(3)出示两条旋律
616 535| 353 212| 师分别弹奏这两条旋律,设疑在第一乐段中这两条旋律分别出现了几次 (3次)
师:第3次不太一样,这就是作曲家通常用到的创作手法“重复”,第三次是“变化重复”,使得乐曲更加优美。
(4)出示完整曲谱,师生接龙唱谱师唱绿颜色色块的旋律,生唱红颜色色块的旋律。
师:后半段的旋律中出现了三次切分节奏,上行作渐强,下行作渐弱,感受旋律的起伏。
4.再次聆听民乐合奏《彩云追月》。
当主题音乐出现时用lu哼唱。主题旋律出现几次?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让学生总结节奏强弱,并加入一些身势动作以帮助自己学习新的节奏。通过对比欣赏总结曲子的节奏、情绪、速度等。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识。】
四、集体参与表现音乐
教师弹主旋律,学生一遍声势,一遍打击乐伴奏,一遍哼唱。
【设计意图】新课标鼓励音乐创作,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五、知识延伸与课外探讨
欣赏杨钰莹演唱的《彩云追月》
【设计意图】拓展听赏不同版本的《彩云追月》,学生们在余音缭绕中再次感受了音乐的魅力。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
六、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