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
一、句子默写(共0分)
1.(2020·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5)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6)在《满江红》中,写出民主革命烈士秋瑾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却比,男儿烈”。
2.(2022·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在米字格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窃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5)我国古代文人墨客表情达意往往委婉含蓄,李益在“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借“芦管”表达对故乡的深情(《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白在“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__”中借“水”表达对故乡的不舍(《渡荆门送别》);王湾在“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中借“大雁”表达对故乡的牵挂(《次北固山下》)。
二、情景默写(共0分)
3.(2021·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韩愈《晚春》)
(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登临揽胜,游目骋怀,抒发抱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言壮语,表现了忧国忧民、苦己为人的伟大情怀。
(4)《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叙述自己身世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淡泊名利的心性。
三、综合性学习(共0分)
4.(2020·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据很多老师反映,我国中小学生课堂上主动提问的现状不容乐观,于是“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对此专门做了调查统计。统计数据见下图。
材料二
“好的问题”是探寻一个目标,直指目标核心,解决当前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是能与对方形成深度交流的问题;是能让提问者变得更积极、站得更高、想得更深的问题。
(1)请观察图一,简要概括你得出的结论。
(2)阅读了材料二,你一定了解了“好问题”的几个特征,现在你班将举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点燃青春激情”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采访提纲,向书中人物提问,帮助青春迷茫、沉溺在网络和小说的虚拟世界中的同学找回初心,重燃信仰之炬。
目录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贺龙二三事 “真正的”红军
红军旅伴 彭德怀印象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游击战术
在长沙的日子 红军战士的生活
革命的前奏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红军的成长 “红小鬼”
第五篇 长征 关于朱德
大渡河英雄 (有删节)
过大草地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问题
5.(2021·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铜仁市某中学准备开展以“读唱红色经典,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经典诵读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艾青《北方》)
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你该用怎样的情感诵读所节选的诗歌呢?请你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
A.诗歌抒写了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所以“悲哀”“最艰苦”要重读。
B.诗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所以“爱”要重读,读得真挚而深情,
C.诗歌具有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所以要读得深沉凝重,语速要缓。
D.诗歌形式自由,不注重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所以不需要读出节奏感。
活动二:红歌传唱
红歌体现出我们的革命传统、中国精神。下面是几首经典歌曲的歌词,请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哪些中国精神。(至少说出三种)
①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游击队歌》)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③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和我的祖国》)
④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啊,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春天的故事》)
⑤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地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血染的风采》
⑥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十五的月亮》)
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文字溯源
(1)请你补充完善下图中“夏”字的字形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 ) (楷体)
(2)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甲骨文中的“夏”,就是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双手摆开呈现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式。
②中国自古就有“文章光华礼仪之大”,所以“夏”也可引申为“大”之意,探究结果:我国古称“华夏”,意思就是“___________”。
6.(2022·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我市某中学开展“‘骆驼祥子’角色选拔”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 情节梳理
请调动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的思维导图中补填相应情节。
(2)任务二 分类整合
请将下面读书笔记本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读书笔记本
暴风雨 烈日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黑夜了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批注:运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暴风雨来临前夕天气恶劣的场景,渲染了压抑、恐怖的氛围,衬托了祥子着急、焦虑的心情。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 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 朗读设计
①下列朗读文段的最后一句,还有一个需要重读的词,请你将它标注出来。(朗读技巧提示:“·”表示重读,“v”表示停顿。)现在,他自由地v走着路,越走越光明。他忘了一切困苦,一切危险;不管身上v是怎样褴褛污浊,太阳的光明与热力v并没将他除外,他v生活在一个有光有热力的宇宙里;他高兴,他想欢呼!
②选择一个最适合本段朗读的感情基调填写在横线上。(感情基调:慷慨激昂 轻松明快 低沉悲壮 舒缓从容)
感情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胡为乎中露 烟笼寒水月笼沙 非宁静无以致远 无限山河泪 亲山亲水有亲人 身不得 男儿列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作答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注意“致、列”易写成别字。
2. 君子好逑 温故而知新 回清倒影 江山如此多娇 万里送行舟 乡书何处达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逑、倒、娇”等字词容易写错。
3. (1)黑云压城城欲摧 (2)惟解漫天作雪飞 (3)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4)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详解】“摧”“惟”“苟”“世”“侯”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4.(1)答案示例:从小学到高中,课堂上主动提问的比例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少;呈下降趋势)
(2)采访对象:《红星照耀中国》书中的人物。采访目的:围绕“信仰”“家国天下”“励志”“青春”等。采访问题:有针对性、能促进交流。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根据图表探究结论。其方法为:①抓标题。标题是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应了图表的主题。②看分类。配合表格首行、首列及图例,读懂图表信息。③比数据。对数据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得出结论。④得结论。联系生活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简单推论。细读统计表,根据图表的标题“课堂上主动提问的人数比例”和表中的数据“小学生13.8%、初中生5.9%、高中生2.9%”,可以得知:从小学到高中主动提问的人数越来越少,呈现下降趋势。
(2)本题考查学生设计采访提纲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活动主题,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设计的问题要符合人物身份,要表意明确,要合情合理。如:采访对象:朱德(贺龙、彭德怀、红小鬼等均可)。采访目的:向书中人物围绕“信仰”“家国天下”“励志”“青春”“艰苦奋斗”“战胜困难”等提问,帮助青春迷茫、沉溺在网络和小说的虚拟世界中的同学找回初心,重燃信仰之炬。采访问题如:(1)您为什么要加入红军的队伍?(2)您冲锋在前,不怕受伤,甚至牺牲吗?(3)长征路上,面对这么多困难您为什么能够坚持呢?(4)您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是什么?(5)您认为红军长征的意义是什么?(6)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答案不唯一。
5. D 热爱和平、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牺牲奉献、革命乐观主义、改革开拓…… 隶书 伟大的中华(或强大的中华)
【详解】活动一:本题考查朗读。
D.凡朗读文章都应读出节奏和感情,诗歌更是如此,因此“不需要读出节奏感”有误,故选D。
活动二:本题考查内容提炼。
从①中,我们读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②中,我们读出“保家卫国”的决心;从③中,我们读出“热爱祖国”的情感;从④中,我们读出“改革开拓”的美丽憧憬;从⑤中,我们读出“牺牲奉献”壮志;从⑥中,我们读出“热爱和平”的心声。任选三个作答即可。
活动三: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和探究。
(1)“夏”,从形体看,符合隶书“字形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特征;从汉字的演变过程看“小篆”之后是“隶书”。
(2)题干中给出了“夏”的含义,需明确“华”的意思,才能将探究结果写准确。“华”即中国、中华之意,因此,华夏的意思是:大中华,即:伟大的中华或强大的中华。
6.(1)任务一:一起: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终于凑够了钱,买了辆新车。(买车)
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希望第二次破灭。(被敲诈,被骗)
(2)任务二: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烈日炙烤大地的场景,渲染了炎热、沉闷的氛围。衬托了祥子吃苦的精神。(答其中一种即可)
(3)任务三:他想欢呼;轻松明快
【解析】(1)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祥子的“三起三落”指的是: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这一连串的打击,对于把车当成生命的祥子来说,无疑是非常沉重的。据此作答。
(2)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批注。
“天热得发了狂”运用拟人的修辞,将炎热的天人格化。“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运用夸张的修辞,极写天气的炎热,这样极度炎热的天气里,祥子却仍然出去拉车,表现了他的吃苦耐劳、顽强坚韧。
(3)
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①从文本中的“现在,他自由的走着路,越走越光明”“他高兴,他想欢呼”这些内容可以看出,祥子此时的心情是高兴且充满希望的。其主要原因是“三匹骆驼”又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此,所找词语要能表现祥子愉悦的心情,据此可知答案为:他想欢呼。
②选段出自《骆驼祥子》,相关情节:祥子从乡下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才半年,北平街上就流传爆发战争的消息,一天祥子怀着侥幸心理贪图高车费往清华拉客人,结果被军阀队伍抓去当差,车也被抢走。一天夜里,远处响起了炮声,军营一遍混乱,祥子趁势逃出了军营,并且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准备卖掉骆驼再买一辆车,这又让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所以心情特别高兴。据此感情基调应是轻松明快。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