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基础知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安顺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基础知识(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5 19:3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贵州省安顺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基础知识
一、字词书写
1.(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请根据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浪塘位于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是一个三面环水、风景秀丽的小村庄。这里荷叶田田,水波微澜;田畴平坦,栈道通幽。一座座石板房静静矗立,cuò luò yǒu zhì①_______,充满了nónɡ yù ②_______的屯堡文化气息。
2.(2021·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这里,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福地。在这里,各族儿女艰苦奋斗、qiè ér bù shě①__________终于挣脱了贫困的束缚,迎来了历史的巨变,在这里,条条通途让青山绿水触手可及;在这里,数字经济发展风生水起;在这里,“中国天眼”正在探索cāng máng②______宇宙的奥秘,这里,就是贵州!今天,充满活力的多彩贵州,将继续创造属于这片土地的奇迹!
3.(2020·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文句中空白处相应的词语。
劳动带来的幸福不是简单而fū qiǎn①_______的娱乐,更非不劳而获的享受,而是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经受磨炼后苦尽甘来的成就感。因此,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尊敬,他们创造的劳动成果应该被珍惜。在对各个领域mái tóu kǔ gàn②_________ 的劳动者肃然起敬的同时,我们更应激励自己也成为幸福的劳动者,用劳动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选择题
4.(2020·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科技工作者实实在在地践行了矢志报国的誓言。
B.成功登顶珠峰的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位中国登山队员心中油然而生。
C.贵阳贵安加快融合发展,就像驶向更宽广海域的大船,鼓满风帆、一气呵成。
D.夏季雨量充沛,河水湍急,非常危险,同学们一定不能心存侥幸下河游泳啊!
5.(2020·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于2015年11月开建的安六(安顺到六盘水)铁路是贵州省首条城际高速铁路。
B.大疫当前,来自中国的援助物资和医疗专家组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温暖与力量。
C.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
D.通过禁毒防毒宣传活动,让同学们树立和提高了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观念。
6.(2020·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京剧、川剧、越剧、昆曲等戏曲剧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B.《醉翁亭记》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品之一。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D.《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
7.(2021·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近期,局部地区出现本土病例,这再次提醒我们接种新冠疫苗、构筑免疫屏障刻不容缓。
B.禁毒微电影《有你》以生动的故事向人们张扬禁毒理念,丰富了禁毒宣传的形式和内容。
C.贵州贵安招果洞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在西南乃至全国都很罕见。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D.再平凡的工作,我们都不能漫不经心地应付,而要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
8.(2021·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尊称别人的父亲为“尊君”“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其中。
C.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回延安》《春》和《背影》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9.(2021·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名著片段中的“他”是( )
(他)既认识字,又讲理……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似乎看出来,自己并没有惊人的才力,能够作出些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是至少也愿言行一致……因此,在小的事情上他都很注意……(他)的服装是那么淡雅,人是那么活泼大方……在家里呢,处处又是那么清洁,永远是那么安静……
A.《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 B.《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
C.《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 D.《简·爱》中的圣约翰
10.(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夸赞李华的文章旁征博引,文笔优美,他却谦虚地说这不过是妙手偶得。
B.张桂梅老师身患重病却仍然坚守在教育一线,她为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深受师生爱戴。
C.疫情让餐馆老板王飞的生活变得拮据,好在社区发放的物资基本保障了他的温饱需求。
D.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长江水质得到极大改善,濒临灭绝的江豚数量有所增加。
11.(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
A.中华诗文中有不少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桑梓”指家乡,“青鸟”指信使,“瀚海”指沙漠。
B.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丁亥年四月初八酉时”中的“酉时”相当于现在的17时至19时。
C.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中间两联一般要求对仗。
D.古人常用“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排行,“生子当如孙仲谋”中的“孙仲谋”是家中次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错落有致 浓郁
【详解】考查字形。
错落有致,cuò luò yǒu zhì,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浓郁,nónɡ yù,浓厚;浓重。
2. ①锲而不舍 ②苍茫
【详解】锲而不舍: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注意“锲”的写法;
苍茫:意思是指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注意“苍”与“沧”的区别。
3. 肤浅 埋头苦干
【详解】肤浅,fū qiǎn,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刻。埋头苦干,mái tóu kǔ gàn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可结合词义识记字形。
4.C
【详解】A.誓言:指誓师时所说的话,也指相互约定的话。使用恰当;
B.油然而生:形容自然地产生。使用恰当;
C.一气呵成:形容诗文的气势畅达,一次写成;比喻整个工作迅速完成,毫无间断。与句意“加快融合发展”不符,使用有误;
D.侥幸:指由于偶然因素而获得成功或免去灾祸。使用恰当;
故选C。
5.D
【详解】D.有误。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让”。
【点睛】
6.B
【详解】B.有误。《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点睛】
7.B
【详解】A.屏障: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含义;
B.张扬:声张宣扬。有误,“张扬”与语境不符,应改为“宣传”或“宣扬”;
C.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D.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故选B。
8.C
【详解】C.《回延安》是贺敬之的诗歌。故选C。
9.B
【详解】B.《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曹家处处又是那么清洁,永远是那么安静,使他觉得舒服安定。拉着曹先生出去,曹先生的服装是那么淡雅,人是那么活泼大方,他自己是那么干净利落,魁梧雄壮,他就跑得分外高兴,好象只有他才配拉着曹先生似的。根据文段中“有时候教点书”“服装是那么淡雅,人是那么活泼大方”等文字判断此人为《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故选B。
10.A
【详解】考查词语运用。
A.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不能用于自身,用错对象;
B.殚精竭虑: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正确;
C.拮据:手头不宽裕,钱不够用。正确;
D.濒临:紧接;临近。正确;
故选A。
11.C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正确顺序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