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突破: 1-1 细胞中有机物(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突破: 1-1 细胞中有机物(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4 20:2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1-1 细胞中有机物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突破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3.常见核酸与蛋白质复合体
4.糖的种类、功能及调节
5.脂质的种类与功能
6.“三看法”推断细胞内的有机物
1.(2021·江苏,1)核酸和蛋白质都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元素都有C、H、O、N
B.细胞内合成新的分子时都需要模板
C.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分布
D.高温变性后降温都能缓慢复性

DNA经高温变性后降温能缓慢复性,蛋白质经高温变性后,降温不能复性,D错误。
2.(2020·江苏,2)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
B.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D.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

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A正确;
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而单糖、二糖和脂质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
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是由种类较少的单体脱水形成的,C正确;
由基本单位形成生物大分子需要酶的催化,D正确。
(1)蛋白质和DNA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体内合成时都需要模板、能量和酶(2020·北京,2)(  )
(2)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2018·全国Ⅲ,30)(  )
(3)酶、抗体、激素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2021·全国甲,1)
(  )
(4)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2020·海南,1)(  )
判断正误

×
×
×
题组一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2022·海口高三模拟)如图表示在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生物大分子,④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b、c、d表示组成对应大分子的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组成它的单体是核糖
核苷酸
B.②、③具有多样性是因为b、c种类多样
C.c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D.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④可代表不同物质,但d代表同一物质

1
2
3
4
5
①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组成它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A错误;
②是RNA,RNA具有多样性是因为核糖核苷酸(4种)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③是蛋白质,蛋白
1
2
3
4
5
质具有多样性是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B错误;
c是氨基酸,不能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也不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C错误;
④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在植物细胞内和在动物细胞内④代表不同物质,前者是淀粉,后者是糖原,但d代表同一物质葡萄糖,D正确。
1
2
3
4
5
2.科学家曾在一种叫作S-2L的噬菌体中发现部分碱基A被2-氨基腺嘌呤(Z)取代,Z与碱基T之间的结合力和碱基G与C一样强,并且这种Z-DNA(含有Z的DNA)能够帮助噬菌体更好地抵抗细菌中某些蛋白质的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S-2L噬菌体的核酸只有一种
B.与没有发生替换的原DNA相比,Z-DNA分子结构更稳定
C.组成Z-DNA的化学元素有五种,彻底水解可得到7种产物
D.Z-DNA中碱基的互补配对方式增加,嘌呤的比例大于嘧啶

1
2
3
4
5
S-2L噬菌体为病毒,只含一种核酸,A正确;
因Z与碱基T之间的结合力和碱基G与C相同,说明Z—T之间有三个氢键,因此,与没有发生替换的同种DNA比较,Z-DNA分子结构更稳定,B正确;
组成Z-DNA的化学元素有五种,为C、H、O、N、P,彻底水解后可得到7种产物,包括脱氧核糖、磷酸和五种碱基,C正确;
Z-DNA分子中碱基的互补配对方式增加,但是嘌呤与嘧啶的比例不变,D错误。
1
2
3
4
5
题组二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如图为糖类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种单糖为还原糖,则与一分
子葡萄糖结合在一起形成的①也
具有还原性
B.若构成②的碱基是腺嘌呤,则物质②加上两分子磷酸就构成了ATP
C.若某种单糖是葡萄糖,则许多葡萄糖缩合形成的③定是一种储能物质
D.若④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则④的排列顺序储存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1
2
3
4
5
若某种单糖为还原糖,其与一
分子葡萄糖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①蔗糖不具有还原性,A错误;
若构成②的碱基是腺嘌呤,则
物质②可能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也可能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如果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加上两分子磷酸可构成ATP,如果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加上两分子磷酸不能构成ATP,B错误;
1
2
3
4
5
若某种单糖是葡萄糖,葡萄糖
脱水缩合形成的纤维素是构成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
储能物质,C错误;
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若④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则④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生物的遗传信息,D正确。
1
2
3
4
5
4.脂滴是细胞内脂质储存的主要场所,其形成与内质网有关,在细胞代谢和应激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主要储存的是脂肪、固醇、磷脂等脂类物质,就像细胞的储藏室,在其中积累有用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脂滴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参与细胞内营养物质的积累
B.脂滴中的物质可作为储能物质、信号分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脂滴中的脂肪与糖原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碳、氢元素的含量大于糖类
D.脂滴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脂质的运输

1
2
3
4
5
脂滴的形成与内质网有关,原核细胞中没有内质网,A错误;
脂滴中的脂肪是储能物质,性激素可作为信号分子,磷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正确;
脂肪和糖原的组成元素均为C、H、O,但脂肪的碳、氢元素含量大于糖类,C正确。
1
2
3
4
5
5.如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相同
B.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
过程会加强,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C.若物质 X 能与脂肪酸结合生成脂肪,则 X 代表甘油
D.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脂肪不能转化为糖类

1
2
3
4
5
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都是
C、H、O,它们的元素组成相
同,A正确;
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故长期摄入糖,图示过程会加强,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B正确;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若物质 X 能与脂肪酸结合生成脂肪,则 X 代表甘油,C正确;
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可以转化为糖类,但不能大量转化,D错误。
1
2
3
4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