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微专题(5) 绿色环保(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生物二轮微专题(5) 绿色环保(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4 21:0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绿色环保
高三生物二轮微专题(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提出的关于环保的10大“金句”,可以看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前些年,为了发展经济,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命题点有:垃圾处理(结合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生态恢复、生态农业、环境治理等。
垃圾处理: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地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而如今,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垃圾处理的原则可概括为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置三种。物质利用,又称物质回收利用,指通过物理转换、化学转换(包括化学改性及热解、气化等热转换)和生物转换(包括微生物转换、昆虫转换和动物转换等),实现垃圾的物质属性的重复利用、再造利用和再生利用,包括传统的物质资源回收利用和易腐有机垃圾转换成高品质物质资源。能量利用,又称能量回收利用,指将垃圾的内能转换成热能、电能,包括焚烧发电、供热和热电联产。填埋处置,指对不能进行资源化处理(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的无用垃圾进行填埋处置。
在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利用加工过程中,不但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同时降低了垃圾排放,正可谓“一举两得”。中国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领导也开始高度重视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大了投入,可以预测垃圾处理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1.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对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来说至关重要。进行垃圾分类时,将有毒的和无毒的进行分类,将可快速降解的与难以降解的进行分类,将能再次利用的和不能再利用的进行分类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毒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进入农田,可通过食物链在人的体内富集
B.将餐饮店收集的剩饭喂猪,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C.将可快速降解的垃圾进行高温堆肥,可杀死一些病原微生物及害虫
D.收集树林中的落叶并运往垃圾站,可增加环境的美观及利于树木的生长

1
2
3
4
5
6
1
2
3
4
5
重金属可被植物吸收,且不易被生物体利用,因此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A正确;
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采用高温堆肥的方法处理,能够杀死一些病原微生物及害虫,C正确;
落叶在树林中自然分解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将落叶运走,使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导致经过微生物分解作用返还给土壤的无机盐减少,反而不利于树木的生长,D错误。
6
2.(2022·河北唐山高三一模)联合国发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针对自然的现状提供了最权威评估。这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与大自然的关系,并考量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自身福祉产生的深远影响。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修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时,人工重建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造林迅速,可
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生态系统多样性
B.退牧还草有助于修复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草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淡水湖泊生态退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水体富营养化,修复重点在于促进蓝细菌
和绿藻生长及控制流入水体的水质
D.在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中,统计保护区内藏羚羊的种群数
量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

1
2
3
4
5
6
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低,植物丰富度低且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较简单,无法实现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
退牧还草过程中草地还存在原有植被,故发生的是次生演替,B错误;
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故修复重点在于抑制蓝细菌和绿藻生长及控制流入水体的水质,C错误;
藏羚羊的活动能力强且活动范围大,适用于标记重捕法统计其种群数量,D正确。
1
2
3
4
5
6
3.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水域和陆地的自然过渡状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以及污染日趋严重,已经破坏了80%的湿地资源,因此,湿地生态恢复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湿地中,由陆地向深水区依次生长有陆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
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净化污水、提供休闲环境等功能,这反映
出湿地具有重要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C.在恢复受干扰的湿地同时,还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依靠
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D.在退耕还湖等治理过程中,还可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同
时要禁止对湿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1
2
3
4
5
6
湿地可以提供休闲环境,体现了直接价值,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净化污水的功能,体现了间接价值,B正确;
在保护湿地时,不是禁止对湿地进行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并维持可持续发展,D错误。
1
2
3
4
5
6
4.在鱼塘适量种植莲藕,能达到水净、鱼肥、景美、藕增产的多重效益。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莲藕和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鱼与莲藕的种间关系为共生关系
B.该系统中鱼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荷叶的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C.莲藕直接吸收过剩鱼饲料和鱼粪便,是水体不容易被污染的主要原因
D.该模式综合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效益,符合绿色生态发展观

1
2
3
4
5
6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莲藕和所有的鱼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错误;
荷叶挺出水面,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释放到空气中,该系统中鱼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水中浮游藻类光合作用产生以及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的部分,B错误;
过剩鱼饲料和鱼粪便都是有机物,不能被莲藕直接吸收,C错误;
该模式综合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效益,既净化了水体,还达到了鱼肥、景美、藕增产的多重效益,符合绿色生态发展观,D正确。
1
2
3
4
5
6
5.为研究稻虾(水稻—小龙虾)共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田生态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水稻单作模式和稻虾共作模式的比较实验。统计结果如表:
1
2
3
4
5
6
项目 杂草存量 (kg/亩) 化肥使用量 (kg/亩) 水稻产量 (kg/亩) 利润
(元/亩)
水稻单作模式 250 62.9 477.8 1 386.2
稻虾共作模式 5 32.4 540.8 6 058.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田中的水稻、杂草、小龙虾等生物及水分、土壤等无机成分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的引入增加了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
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小龙虾的引入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
最有益的部分
D.与水稻单作模式相比,稻虾共作模式可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并使水稻产量
增加

项目 杂草存量(kg/亩) 化肥使用量(kg/亩) 水稻产量(kg/亩) 利润(元/亩)
水稻单作模式 250 62.9 477.8 1 386.2
稻虾共作模式 5 32.4 540.8 6 058.3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农田中的水稻、杂草、小龙虾等生物部分和水分、土壤等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稻田生态系统,A错误;
小龙虾的引入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正确;
由表中数据可知,小龙虾的引入,减少了杂草的存量,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
虾在稻田中的觅食活动,起到了吃草、捕虫、踩草等作用,减少了虫吃水稻以及水稻和杂草的种间竞争,使水稻产量增加,同时虾的排泄物又可以肥田,减少化肥的投入量,降低成本,D正确。
6.五缘湾湿地公园是厦门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被称为厦门的城市绿肺,是人工修复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功范例。五缘湾湿地修复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现场保留一些单一的木麻黄、果林和朴树林,生态系统整体脆弱。
问题二:五缘湾湿地存在一些砖厂、电镀厂、村庄和农田,很多工厂废水、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农药化肥残留物直接排放到湿地中,“水华”频繁发生,水体污染严重。
问题三:由于受海水影响,涨潮的时候海水倒灌,导致湿地内的水含盐量偏高。
1
2
3
4
5
6
修复目标:通过水体的整治和植物的补充种植,改善水环境和增加植物郁密度,从而改善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鸟类及其他生物,修复湿地生态的多样性,使其生态系统更加完善,为人们提供一个认识湿地、了解湿地、宣传湿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场所。
(1)五缘湾湿地修复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填“高”或“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植被单一,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低
五缘湾湿地修复前,只有一些单一的木麻黄、果林和朴树林等,植被单一,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低,生态系统整体脆弱,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低。
1
2
3
4
5
6
水华是由于水体中N、P等元素增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
(2)“水华”的频繁发生与水体中_______元素的增多有直接关系,“水华”的频繁发生会导致水体污染进一步加剧,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
N、P
正反馈
1
2
3
4
5
6
五缘湾湿地进行植物的补充种植时,结合题干问题三中导致湿地内的水含盐量高的情况,应选择当地植被或耐盐碱的植被;还需要考虑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这遵循了生态修复的协调原理。
(3)五缘湾湿地进行植物的补充种植时,对植物的选择要求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生态修复的______原理。
植被、耐盐碱植被
协调
选择当地
1
2
3
4
5
6
根据题干信息“改善水环境和增加植物郁密度,从而改善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鸟类及其他生物,修复湿地生态的多样性,使其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可知,与修复前相比,修复后五缘湾湿地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外貌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群落,这属于演替。
(4)人们对五缘湾湿地的修复是否属于演替?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修复前相比,修复后五缘湾湿地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外貌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群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