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重难大题集训(4) 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生物重难大题集训(4) 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4 21:1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
高三生物重难大题集训(四)
1.如图表示农田弃耕多年后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图中数据代表不同植物的数量所占的比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弃耕农田上开始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次生演替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
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群落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食物网越来越复杂
(2)图示体现的群落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
这种结构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藤本植物往往以乔木为支撑,在乔木树冠上形成一个“顶棚”,藤本植物与其他植物的关系为_________。
1
2
3
4
垂直结构
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
种间竞争
环境资源的能力
1
2
3
4
图示为乔-灌-草的搭配结构,属于空间结构中的垂直结构;垂直结构的优势是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藤本植物往往以乔木为支撑,在乔木树冠上形成一个“顶棚”,则藤本植物与其他植物对阳光等资源存在竞争,属于种间竞争关系。
(3)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但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由于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故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不准确。
单子叶草本植物
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
2.(2020·山东,24)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
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
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
物情况如表所示。
1
2
3
4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0~10 常规农业 15 1.06
有机农业 19 1.23
无公害农业 17 1.10
10~20 常规农业 13 1.00
有机农业 18 1.11
无公害农业 16 1.07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
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
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
的去向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根
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土壤是由
若捕食性线虫处于最高营养级,其捕食食细菌
线虫,根据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捕食性线虫
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的能量不
会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土壤中各种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组成一个统一整体,所以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
1
2
3
4
(2)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0~10 常规农业 15 1.06
有机农业 19 1.23
无公害农业 17 1.10
10~20 常规农业 13 1.00
有机农业 18 1.11
无公害农业 16 1.07
有机农业
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
土壤中生物种类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表中数据说明有机农业的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其稳定性最高。
1
2
3
4
(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镉随着食物链的延长逐渐积累
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营养级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镉等有害物质随食物链延长逐渐积累,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中镉含量最多。
(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从而引起捕食性线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其减少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
长期施用有机
3.蚜虫是常见的农业害虫之一,其刺吸式口器可以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作物产量下降。捕食性瓢虫可有效地防止蚜虫对农作物的危害,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在防治蚜虫等害虫的同时,也造成捕食性瓢虫等天敌昆虫的数量减少。我国科研人员将蛇床草等功能草种植在小麦、玉米等农田的田埂上,提升了捕食性瓢虫等天敌对蚜虫等害虫的控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蚜虫与小麦的种间关系是______,调查农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1
2
3
4
寄生
样方法
1
2
3
4
蚜虫能从小麦组织中吸取汁液获取养料,这属于寄生。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因为蚜虫活动范围很小,因此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1
2
3
4
(2)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都可以使害虫的生存环境恶化,从而降低其________________,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害虫种群的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目的是保护____________。
环境容纳量(K值)
生物多样性
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都可以使害虫的生存环境恶化,从而降低其环境容纳量(K值),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害虫种群的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
2
3
4
(3)以蛇床草为代表的多种功能草在农田中发挥了生态调控的作用,蛇床草开花可为瓢虫提供大量的花粉食物和栖息生境,金盏菊的挥发气味能够诱集瓢虫并干扰蚜虫对农作物的识别。据此分析,种植功能草控制害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草为天敌昆虫提供食物、栖息地,有利于害虫的天敌的数量增加;功能草干扰害虫取食农作物,不利于害虫的生存
1
2
3
4
题干“蛇床草开花可为瓢虫提供大量的花粉食物和栖息生境”说明功能草为天敌昆虫提供食物、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有利于天敌的数量增加;题干“金盏菊的挥发气味能够诱集瓢虫并干扰蚜虫对农作物的识别”说明功能草能干扰害虫对植物的取食,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两方面同时作用达到控害效果。
4.(2022·江苏镇江高三一模)中华绒螯蟹(俗名“螃蟹”)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肉味鲜美,深受喜爱。某农产品养殖科研单位进行了螃蟹养殖实验,下图1为人工螃蟹养殖塘(含藻类、水草、小鱼等)中有关生物物质流动与调节示意图,图2是该单位依据大数据模拟出一年中螃蟹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1)生态学上,图1人工蟹塘中螃蟹、鱼和水草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其内部碳元素以______
________形式传递。
群落
(含碳)
有机物
图1人工蟹塘中螃蟹、鱼和水草等所有的生物是特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属于群落;在生物群落内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1
2
3
4
(2)蟹塘在外界轻微污染后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为了净化人工蟹塘,需每年6月向蟹塘补给清水,排出污水,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排出(减少)代谢废物,以
自我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水时应注意将清水沿水泵从蟹塘的水平面下10~20 cm处冲入,这样有利于增加蟹塘________。
减少对螃蟹生长的影响
溶氧量
净化人工蟹塘是为了排除螃蟹的代谢废物,为螃蟹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水在冲入时带入氧气,可增加蟹塘的溶氧量。
1
2
3
4
(3)如果蟹塘中藻类(如蓝细菌)大量疯长造成水华现象,科研人员会向蟹塘中适当多投放鱼、接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抑制藻类数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食物被鱼等消费
者捕食  与水生植物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适当多投放鱼是为了增加藻类的天敌,接种水生植物是为了增加藻类的竞争者。
(4)图2蟹塘中螃蟹种群增长曲线属于“____”形曲线。为了获得一年中最大螃蟹捕捞量,选择一年中第三季度的9月开始进行分批捕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S
9月螃蟹种群数量
增长快,且个体较大、营养丰富
观察图2可知,蟹塘中螃蟹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选择第三季度的9月开始进行分批捕捞可能是因为此时的蟹大味鲜、增长速率快等。
(5)为了研究蟹塘中伊乐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从螃蟹塘中选择长势较好的伊乐藻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图4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图3和图4分析,实验组24~
48 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
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排除污水中除伊乐藻外其他因素
伊乐藻生长(增殖)速度快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空白对照的作用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24~48 h间伊乐藻生长(增殖)速度快,大量吸收Zn2+,从而导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
1
2
3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