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6 13:41:5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5 大自然的语言
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      。到处呈现一片shuāi cǎo lián tiān
      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载”: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②用部首检字法查“簌”:先查部首  ,再查  画。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xiāo shēng nì jì    
②shuāi cǎo lián ti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监管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3.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4)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A.(1)举例子 (2)引用 (3)列数字、作比较 (4)举例子、作比较
B.(1)引用 (2)打比方 (3)列数字、作比较 (4)举例子、作比较
C.(1)举例子 (2)引用 (3)举例子、作比较 (4)列数字、作比较
D.(1)引用 (2)打比方 (3)举例子、作比较 (4)列数字、作比较
4.下列关于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文章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5.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起点。
B.立春过后,春暖花开,人们喜欢出城玩乐,俗称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C.蚯蚓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上的野菜也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
D.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
(2)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
(3)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
二、综合性学习
7.二十四节气是有关农事季节与气候变化规律的丰富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开展以“天地有节,风雅中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2022年2月4日,立春,北京2022年冬奥会拉开帷幕。“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盛况空前的开幕式当晚,与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一同展现在世界面前的,还有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古老的中华文化迸发出生机与活力,为2022年的立春增添了更多时代印记。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融汇着中国古人关于天文、历法、音律、养生的智慧,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美学精神,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节气文化的种子最应当柔软植入青少年的心灵。
(1)阅读材料一展开联想,“冬奥”遇上“立春”寄寓了人们怎样的美好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两则材料,说说对于将节气文化的种子植入心灵,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千年智慧的气候密码
王玫珏 简菊芳
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广为人知,二十四节气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千年智慧起源于黄河流域,为什么发源于这里?其中又蕴含了哪些气候密码?
②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黄河流域下游为平原,中游为黄土高原,上游则为地形复杂的高原。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北方西伯利亚冷空气双重影响,黄河中下游气候特点表现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与现今相比,史前中期的黄河流域温暖、潮湿,是人类所遇的最佳生态环境,适宜人类生存繁衍和农作物生长。温暖的气候,加上大河流域的优势,使得早期农耕文明在黄河流域开枝散叶。
③“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农耕文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利用自然环境特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时序变化为基准,最初用于指导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
④作为人们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节气的划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天文学标准。
⑤《夏小正》一书记载了大量农事活动,是我国最早记录节气以及物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文字,所观察和记载的内容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日本天文学史家能田忠亮在《夏小正星象论》中,研究指出《夏小正》星象记录的是公元前2000年(为夏朝初期)的实际天象。“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气候的实质是地球与太阳的相互运动,以及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物候与气象的有机组合。
⑥在中国,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备起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已明确提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西汉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并详细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
⑦农耕时代的几千年里,黄河流域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它的影响由黄河流域扩展到整个华夏大地,又远播海外。但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来说,同一节气所描绘的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因此,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天气气候和物候也会有差别,二十四节气在地域上有一定的适用性。
⑧近些年,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二十四节气的适用性也发生了变化。桃花常常在惊蛰节气到来前就红了;清明节后时常出现气温飙升,一日入夏;鹅毛大雪成了大雪节气的稀客,从人们的感知和科学数据都反映出,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天气气候发生了变化。
⑨尽管如此,二十四节气一直深受认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百姓的生产生活不再完全依赖于二十四节气,但这一流传了千年的智慧依然照耀现代生活,作为人们安排农事和民俗活动的重要参考,也是黄河文化的精华、中华文明的象征。
(选自《中国气象报》2020年10月22日)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③段农谚“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说明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可以指导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
B.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的影响由黄河流域扩展到整个华夏大地,又远播海外。
C.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不同地区的天气气候和物候没有差别,适用于任何地域。
D.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百姓的生产生活虽然不再完全依赖于二十四节气,但二十四节气仍是黄河文化的精华、中华文明的象征。
9.结合全文,简要说明第①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主要”与“开枝散叶”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①z zɑi(zài) ②竹 11
(2)①销声匿迹 ②衰草连天
2. D 【解析】D项,“周而复始”指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一般作谓语。此处用来形容“变化”不妥。
3.B 【解析】(1)句引用农谚“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是引用;(2)句把生物比作“活的仪器”,是打比方;(3)句中“十天左右”“五六天”是列数字,并且把1962年、1961年、1960年植物的花期进行比较,是作比较;(4)句举了大连、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盛开的例子,并且作了比较。
4.C 【解析】文章是根据《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不是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
5.A
6.(1)引资料
(2)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3)举例子、下定义
7.(1) “冬奥”遇上“立春”寄寓了人们对冬奥会的美好祝愿,祝愿冬奥会越办越好,开启一段“春天的故事”。
(2) 青少年要深入学习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天文、历法、音律、养生的智慧,传承、发扬二十四节气文化。
8.C
9. 引用歌谣,引出说明对象——“二十四节气”,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好奇心。
10.举例子,具体有力说明“在中国,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备起来的”这一特点。
11. “主要”表限定,说明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所列举的三个只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开枝散叶”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早期农耕文明在优越条件下的繁衍发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