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
讨论:
1、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一样吗?
2、这两种叶形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第4章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2.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3.表观遗传信息如何调控基因表达?
实例一: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基因
酶
代谢过程
性状
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
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
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
淀粉含量高,有效保持水分,豌豆显得圆鼓鼓的
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
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
蔗糖不能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降低
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实例二:人的白化病
基因
酶
代谢过程
性状
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正常
酪氨酸酶正常合成
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
有黑色素表现正常
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
酪氨酸酶不能合成
酪氨酸不能转变为黑色素
缺乏黑色素表现为白化病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正常气管
囊性纤维化气管
气流大小
CFTR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
CFTR蛋白结构异
常,导致功能异常
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基因
蛋白质结构
性状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实例三:囊性纤维化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
表达
基因
结构蛋白
酶或激素
细胞结构
细胞代谢
生物性状
生物性状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途径一
途径二
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类型细胞中,基因都是相同的,而形态结构和功能却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检测3种细胞 卵清蛋白基因、珠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 卵清蛋白mRNA 珠蛋白mRNA 胰岛素mRNA
输卵管细胞 + + + + - -
红细胞 + + + - + -
胰岛细胞 + + + - - +
说明:“+”表示检测发现相应的分子,“-”表示检测未发现相应的分子。
1. 这3种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种类有什么差别?
2.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表格数据说明了什么?
每种细胞只合成3种蛋白质中的一种。
基因的表达存在选择性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思考讨论:分析不同类型细胞中的DNA和RNA的检测结果
基因表达的类型 合成蛋白质的类型 举例
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 (管家基因) 维持细胞基本生 命活动所必需的 核糖体蛋白基因
ATP合成酶基因
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奢侈基因) 细胞所特有的 卵清蛋白基因
胰岛素基因
细胞分化的本质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思考讨论:分析不同类型细胞中的DNA和RNA的检测结果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细胞分化的“不变”与“变”
DNA、tRNA、rRNA
①不变
细胞的数目
②变
mRNA、蛋白质的种类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很多人认为,这一辈子不管如何“胡过”(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抽烟、喝酒、暴食、熬夜等),最多是自己的身体受到影响,而不会影响到孩子。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三、表观遗传
A,B两种植株,体内的Lcyc基因的序列相同
植株A: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
植株B:Lcyc基因不表达
植株A
植株B
资料1:柳穿鱼花的形态
讨论:柳穿鱼性状改变的原因?
Lcyc基因被高度甲基化
(有多个碱基连接甲基基团)
三、表观遗传
Lcyc基因
正常
植株A
开花时表达
Lcyc基因
高度 甲基化
植株B
开花时不表达
×
(杂交)
F1
(自交)
F2
讨论:
F1的花为什么与植株A的相似?
在F2中,为什么有些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
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可看成为显性基因,而植株B的该基因不表达,可看成为隐性基因。两植株杂交,F1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类似性状分离的现象。
类似于AA×aa → Aa → A 、aa。
大部分植株的花与A相似
少部分植株的花与B相似
三、表观遗传
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Avy是显性基因,表现为黄色体毛;
a为隐性基因,表现为黑色体毛。
纯种黄色×纯种黑色→F1:基因型为Avya,却表现出 不同的毛色;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
资料2:小鼠毛色的遗传
讨论:小鼠性状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AVY基因的前端有一段影响AVY基因表达的特殊的碱基序列被甲基化修饰,AVY基因表达受到抑制。
三、表观遗传
讨论:资料1和资料2展示的遗传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柳穿鱼Lcyc基因和小鼠Avy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这对你认识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有什么启示?
两生物体的基因相同,其性状表现也不一定相同,即生物体的性状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
三、表观遗传
三、表观遗传
实例:
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一个蜂群中,蜂王和工蜂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截然不同。
常见的调控机制:
① DNA甲基化修饰 (主要抑制转录)
胞嘧啶甲基化
三、表观遗传
DNA
组蛋白
甲基化
乙酰化
磷酸化
②染色体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影响基因表达)
③ 非编码RNA(主要抑制翻译)
非编码RNA:不编码蛋白质的RNA。(除tRNA和rRNA)
DNA
mRNA
蛋白质
DNA
非编码RNA
阻止翻译(抑制基因表达)
互补配对
原理机制:
三、表观遗传
2.常见的调控机制:
①DNA甲基化修饰
(主要抑制转录)
3.发生时期:
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4.特点:
(1)DNA序列不变;
(2)可遗传给后代;
(3)受环境影响、可逆性;
1.概念:生物体基因的 保持不变,但 ____和_____ 发生 变化的现象。
碱基序列
基因表达
表型
可遗传
三、表观遗传
②染色体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影响基因表达)
③ 非编码RNA(主要抑制翻译)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大多数生物性状是由一对(个)基因控制的;
生物体有一些性状是由多对(个)基因控制的;
有的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
生物的性状有的是细胞核基因控制的,也有细胞质基因控制的。
1
2
3
4
5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四、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性
状
控制
酶的合成
细胞代谢
基
因
性
状
控制
蛋白质结构
直接
基
因
间接
环境
不改变
影响
改变
表观遗传
表型=基因+环境
【高考在线】
1.(2022·天津·高考真题)小鼠Avy基因控制黄色体毛,该基因上游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修饰会导致其表达受不同程度抑制,使小鼠毛色发生可遗传的改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vy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 B.甲基化促进Avy基因的转录
C.甲基化导致Avy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D.甲基化修饰不可遗传
A
2.(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研究发现在野生型果蝇幼虫中降低lint基因表达,能影响另一基因inr的表达(如图),导致果蝇体型变小等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WT:野生型果蝇幼虫
lintRi:
降低lint基因表达后的幼虫
A.lint基因的表达对inr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B.提高幼虫lint基因表达可能使其体型变大
C.降低幼虫inr基因表达可能使其体型变大
D.果蝇体型大小是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