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1.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用列表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运用列表的形式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买了4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6元,一共花了多少钱买苹果?
6×4=24(元)
引导学生了解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体验列表法对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
任务驱动
阅读教材例1的内容,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从情境图和文字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2.题中的条件很多,你能想办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吗?
办法一:按果树种类整理条件。
桃树:3行,每行7棵。
杏树:8行,每行6棵。
梨树:4行,每行5棵。
桃树 梨树
3行 4行
每行7棵 每行5棵
办法二:根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
3.整理条件的方法很多,哪种方法比较好呢?好在哪里?
列表法比较好,在信息比较多,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用表格整理信息。
4.用列表法整理条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再算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5.试一试,尝试用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7×3+5×4=41(棵)
6.想一想: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怎样解答?
用列表法整理题中的条件,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根据分析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出算式。
8×6-4×5=28(棵)
7.对于分析数量关系,你有哪些体会?
掌握了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知道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列表,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城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经过6小时两车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5+60)×6
=125×6
=750(千米)
●即时巩固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①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③算出答案。
归纳总结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列式解答。
(1)妈妈买了2千克苹果,每千克6元,妈妈付了20元钱。( 应找回多少钱 )?
20-2×6=8(元)
(2)每台计算器65元,买了4台计算器。( 一共花了多少钱 )?
65×4=260(元)
应找回
多少钱
一共花了多少钱
2.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1)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9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驶,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小时 1 2 4 6 7 8 9 10 14
路程/千米 95 190 380 570 665 760 855 950 1330
6
10
14
190
380
665
760
855
(2)小明买了4支钢笔,用了48元。小军买了8支同样的钢笔,需要多少元?
小明 4 48
小军 8 96
4
48
8
96
3.解决问题。
(1)3组同学打篮球,每组10人;8组同学打乒乓球,每组4人。打篮球的比打乒乓球的少多少人?
8×4-3×10
=32-30
=2(人)
(2)一列客车4小时行驶了208千米,一列货车6小时行驶了270千米,客车比货车平均每小时多行驶多少千米?
208÷4-270÷6
=52-45
=7(千米)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