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分层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1961年的大调研活动中,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同志的调研,作为实践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思想的精彩篇章,都有着“蹲、亲、实、效”等鲜明特点。
蹲,就是蹲下去, ① ,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调查研究要经过相当艰苦的工作,时间太短很难全面了解情况。对此,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蹲点调查,集中一段时间,到基层单位去解剖“麻雀”,进而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指导更大范围内的实践。亲,就是亲力亲为, ② ,做了解基层的“常客”。唯有此,调查者才能真正做到亲眼看,亲耳听,亲自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③ ,不官僚主义,善于听真话、听实话。调查研究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因此,如果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效,就是重实效,不为调查而调查,善于解决问题。
总之,1961年的全党大调研,用事实证明了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1.下列句子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乡村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
B.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C.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D.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仿照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句式,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每处不超过8个字。
3.请结合该语段的论证结构特点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60个字。
【答案】1.C 2.①不走马观花
②不假手于人
③实,就是作风实 3.语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同志在1961年全党大调研中的实践具有“蹲、亲、实、效”等鲜明特点。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集中一段时间,到基层单位去解剖‘麻雀’”使用比喻,把“蹲点调查”比作“解剖‘麻雀’”。
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东西长安街”比作“喧腾的大海”。
A.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句式结构一致,语义连贯,是排比。
B.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起重机吊起来”使用夸张。
D.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迈着”“走来”“走开”形容秋天的来去,是拟人。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以及仿写的能力。
根据画波浪线部分的句式,可知第①处要与“不为调查而调查”句式相仿,且要与“蹲”以及“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的意思相关,即“不走马观花”;
第②处同样要与“不为调查而调查”句式相仿,且要与“亲力亲为”意思相关,即“不假手于人”;
第③处要与“效,就是重实效”句式相仿,且要根据“都有着‘蹲、亲、实、效’等鲜明特点”以及“不官僚主义,善于听真话、听实话”等确定所要填写的内容,即“实,就是作风实”。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
第一段只有一句话,点明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同志的调研都有“蹲、亲、实、效”等鲜明特点。
第二段共九句话,分别阐释了四个特点的内涵及意义,前三句是说“蹲”,四五是说“亲”,六、七、八是说“实”,九是说“效”。
第三段只有一句话,以“总之”做了整体上的总结。
由此可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论证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同志的调研都有“蹲、亲、实、效”等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① ,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 ② ,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③ ,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一个正确的认识,( ),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这样多次的重复
B.往往需要经过由精神到物质,由物质到精神,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重复
C.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这样多次的重复
D.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重复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4.D 5.①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②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
③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复位的能力。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是对物质、精神的阐释,应在后面,据此排除C;
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是先物质再精神,先实践然后才能对事物有所认识,据此排除AB。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空缺处是对前文的总结,根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可知,前文讲的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因此填写“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第②处,由“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可知,此处与后文“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形成转折关系,因此用关联词“(并)不是”;语境强调失败是因为力量的原因,不是思想的原因,因此填写“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一类的句子。
第③处,由“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可知,认识的第二个阶段是实践对认识的检验过程,因此填写“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一类的句子。
6.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以下诗句中最能有力支持这个观点的一句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诗句的能力。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强调实践出真知。
A.句意: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强调坚持探索。
B.句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C.句意: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强调勤奋、刻苦。
D.句意: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强调不断学习。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厚重的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坚实根基与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博大精深、独树一帜且从未间断过的中华文化。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大量不朽作品,共同谱写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辉煌,影响深远,铸就了我们今天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底气。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地标。岳麓书院始终坚持不断研究、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北宋伊始就发挥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坚实根基。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植根于中华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从古代书院演变为现代大学的学校,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始终充满着时代的生机与朝气,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重要文化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丰厚滋养。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丰厚滋养。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实事求是”之校训,“半教半学、教学相长”之理念,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经世济民之才提供了精神动力,也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赓续精神滋养。
(摘编自吴毅君、张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材料二:
关于传统文化的“承”,还需要强调一点,对于传统不能照搬照抄,而要进行创新转化。这可谓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大难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来说,如果我们只是把孝道理解为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其实是不够的。全世界哪个民族不尊老爱幼?这是人类普遍的美德。如果只是让青少年穿上汉服,天天向父母行叩头跪拜之礼,那根本不是继承孝道的正确方式。实际上,孝道的本质在于维系家族的精神支柱,保证家族和社会的繁衍,正如孟子所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古代社会,人的生命短暂,增加人口是很难的。所以,人口的多少,从小处讲关系到家族的繁衍,从大处讲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因为那个时候真的是“人多力量大”。而今天,即使子女不要孩子,父母也不会怪他们不孝顺。
要强调的是,传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有些人只看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和它对社会的消极影响,所以对传统文化完全采取排斥的态度,这种观点无疑是不正确的。一种文化能够长期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对于合理的部分,我们自然要传承弘扬。否则,抛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用,而完全把目光投向外国文化,那是舍近求远。有些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一些浅显的学问,甚至一些糟粕的东西,都贴上“国学”的标签,视之为“精华”。比如《三字经》《弟子规》,这些不过是古时的扫盲课本,虽然人们在解读时可以“丰富”其中的很多道理,但这并不能说明所有内容都有多么适合今天的少年儿童。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而儒家文化的很多内容又只停留在概念上。同时由于中国古代普通老百姓大都是不识字的,所以儒家文化主要存在于精英群体中。今天传承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充分理解认识它的意义,另一方面还应该和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研究结合起来,看看如何将其转化成社会实践。可以说,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社会实践,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摘编自《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今天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所以有底气,离不开成就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
B.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地标是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之一。
C.岳麓书院发挥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功能,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D.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只是“拿来主义”,而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创新和转化。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坚实根基,是我们最厚重的软实力。
B.岳麓书院秉承实事求是精神,培养了大批济世之才,因此始终充满时代的生机与朝气。
C.《三字经》《弟子规》中合理的部分,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但有些内容,我们要摒弃。
D.我们应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社会实践,传统文化只要融入实践,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9.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二中传统文化的传承观点的一项是( )
A.某学者到处开讲座,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
B.某中学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作为校训。
C.萧何创立了一套规章制度,他死后曹参继任,完全按照萧何的规章行事。
D.《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形式演唱古诗词,让文字流淌在音乐之中。
10.两则材料都论及传统文化,但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
11.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答案】7.B 8.C 9.D 10.①材料一侧重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作用。②材料二侧重论述传承传统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1.材料一:①文章开篇点题,提出中心论点;②然后结合岳麓书院的例子分别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坚实根基”与“丰厚滋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材料二:①首先,提出传统文化的“承”要进行创新转化,并结合“孝道”进行阐述;②接着,举例阐述传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③最后,指出今天传承传统文化,既要充分理解认识它的意义,还要将其转化成社会实践。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地标是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理解错误,原文是“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地标”,没有“最”。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偷换概念,根据材料一,应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非“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里也有糟粕部分。
B.强加因果,材料中并未显示“岳麓书院秉承实事求是精神,培养了大批济世之才”与“始终充满时代的生机与朝气”有因果关系。
D.说法绝对,材料二是“传统文化只有融人社会实践,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并非“只要……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B.“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C.是对传统的照搬;
D.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材料一标题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厚重的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坚实根基与丰厚滋养”是总述,由此可知材料一重点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作用。
材料二“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来说,如果我们只是把孝道理解为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其实是不够的”“要强调的是,传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社会实践,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等信息,论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六段,第一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厚重的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坚实根基与丰厚滋养”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第二段内容衔接了前后两段内容,剩余段落段以“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例,围绕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地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丰厚滋养”等观点展开论述。
材料二共四段,第一段以“关于传统文化的承”起笔,提出了“要进行创新转化”的观点;第二段以“孝道”为例,阐述了第一段的观点;第三段围绕“要强调的是,传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展开论述;第四段,“今天传承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充分理解认识它的意义,另一方面还应该和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研究结合起来,看看如何将其转化成社会实践”表明现今社会传承传统文化的要点。《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分层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1961年的大调研活动中,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同志的调研,作为实践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思想的精彩篇章,都有着“蹲、亲、实、效”等鲜明特点。
蹲,就是蹲下去, ① ,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调查研究要经过相当艰苦的工作,时间太短很难全面了解情况。对此,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蹲点调查,集中一段时间,到基层单位去解剖“麻雀”,进而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指导更大范围内的实践。亲,就是亲力亲为, ② ,做了解基层的“常客”。唯有此,调查者才能真正做到亲眼看,亲耳听,亲自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③ ,不官僚主义,善于听真话、听实话。调查研究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因此,如果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效,就是重实效,不为调查而调查,善于解决问题。
总之,1961年的全党大调研,用事实证明了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1.下列句子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乡村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
B.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C.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D.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仿照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句式,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每处不超过8个字。
3.请结合该语段的论证结构特点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60个字。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① ,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 ② ,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③ ,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一个正确的认识,( ),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这样多次的重复
B.往往需要经过由精神到物质,由物质到精神,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重复
C.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这样多次的重复
D.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重复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以下诗句中最能有力支持这个观点的一句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厚重的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坚实根基与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博大精深、独树一帜且从未间断过的中华文化。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大量不朽作品,共同谱写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辉煌,影响深远,铸就了我们今天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底气。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地标。岳麓书院始终坚持不断研究、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北宋伊始就发挥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坚实根基。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植根于中华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从古代书院演变为现代大学的学校,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始终充满着时代的生机与朝气,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重要文化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丰厚滋养。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丰厚滋养。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实事求是”之校训,“半教半学、教学相长”之理念,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经世济民之才提供了精神动力,也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赓续精神滋养。
(摘编自吴毅君、张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材料二:
关于传统文化的“承”,还需要强调一点,对于传统不能照搬照抄,而要进行创新转化。这可谓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大难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来说,如果我们只是把孝道理解为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其实是不够的。全世界哪个民族不尊老爱幼?这是人类普遍的美德。如果只是让青少年穿上汉服,天天向父母行叩头跪拜之礼,那根本不是继承孝道的正确方式。实际上,孝道的本质在于维系家族的精神支柱,保证家族和社会的繁衍,正如孟子所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古代社会,人的生命短暂,增加人口是很难的。所以,人口的多少,从小处讲关系到家族的繁衍,从大处讲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因为那个时候真的是“人多力量大”。而今天,即使子女不要孩子,父母也不会怪他们不孝顺。
要强调的是,传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有些人只看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和它对社会的消极影响,所以对传统文化完全采取排斥的态度,这种观点无疑是不正确的。一种文化能够长期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对于合理的部分,我们自然要传承弘扬。否则,抛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用,而完全把目光投向外国文化,那是舍近求远。有些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一些浅显的学问,甚至一些糟粕的东西,都贴上“国学”的标签,视之为“精华”。比如《三字经》《弟子规》,这些不过是古时的扫盲课本,虽然人们在解读时可以“丰富”其中的很多道理,但这并不能说明所有内容都有多么适合今天的少年儿童。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而儒家文化的很多内容又只停留在概念上。同时由于中国古代普通老百姓大都是不识字的,所以儒家文化主要存在于精英群体中。今天传承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充分理解认识它的意义,另一方面还应该和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研究结合起来,看看如何将其转化成社会实践。可以说,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社会实践,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摘编自《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今天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所以有底气,离不开成就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
B.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地标是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之一。
C.岳麓书院发挥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功能,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D.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只是“拿来主义”,而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创新和转化。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坚实根基,是我们最厚重的软实力。
B.岳麓书院秉承实事求是精神,培养了大批济世之才,因此始终充满时代的生机与朝气。
C.《三字经》《弟子规》中合理的部分,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但有些内容,我们要摒弃。
D.我们应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社会实践,传统文化只要融入实践,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9.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二中传统文化的传承观点的一项是( )
A.某学者到处开讲座,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
B.某中学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作为校训。
C.萧何创立了一套规章制度,他死后曹参继任,完全按照萧何的规章行事。
D.《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形式演唱古诗词,让文字流淌在音乐之中。
10.两则材料都论及传统文化,但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
11.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