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本溪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5 07:36:31

文档简介

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级高二(下)开学质量检测
就配离了群众,最终为京剧所替代。京剧原本并不姓“京”,是由地方戏发展而成。前些年曾举
行过搬班进京二百年纪念活动,这就是说,它成为京戏,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当初它与昆曲争
夺文化市场,叫作“昆乱之争”,或称“花雅之争”。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挪
语文试题
子腔、二簧调等,统称为乱弹。京戏的文化底蕴远不及昆曲深厚,不但剧本不及昆曲有文采,唱
腔不及昆曲雅致,而且有些唱词说白还语法不通,但是,在竞争中它却胜出了,最终成为戏曲中
的头牌,冠以“京剧”之名。
可见,刷种的发展,并不在乎其高雅的程度,而是取决于社会的需要,特别是文化市场的接
受程度。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考生注意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艺作品不是理论,但其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则是相同的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昆曲在明朝能够得到高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有关。明朝虽是一个极权主义时代,但同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起答题卡
时也是一个商品经济获得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在江南富底地区,商人和士人还是有文化享受的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卫
空间的。高雅的昆曲就是在这种生活空间里发展起来的。到清兵入关,商品经济遭到极大的破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坏,江南士人备受压制,高雅文艺自然也丧失了许多接受空间,昆乱之争,以乱弹取胜,也在所必
然。有些京剧名伶,还走进宫廷,成为皇家的供奉,地位之高,很受时人的美幕。
答无效。
昆曲本来也是俗文艺,后经文人艺人之手,发展得雅致起来,但过雅之后,却又成为小众化
艺术,其统治地位遂被乱弹所代替。不过,作为一个剧种,昆曲并没有在剧坛消失。拍曲,仍是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些士子的雅好;少数昆剧团,也还存在,只是盛况不再;有些昆曲演员,同时也兼唱京戏,成为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京昆双栖演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使昆曲重放异彩的,是一九五五年由黄源主持改编,由浙江昆苏剧团演出的《十五贯》。当
材料一:
时昆苏剧团虽然还存在,但已衰落不堪,演员的工资很低,生活非常艰苦,所演也只是一些旧戏。
纵观古今,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能让人们追捧和普遍赞誉的,往往是雅俗共赏的。我很佩
《十五贯》就是古人根据冯梦龙所编的小说集《醒世恒言》中《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一文改编的旧
服唐诗、宋词、元曲,深入浅出,朗朗上口,数千年过去了,它的影响并未消失。唐代的李白、杜甫
戏,《缀白裘》中就有。黄源看到了这出戏包含新的思想价值,针对当时肃反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非常出名,因为通俗而妇孺皆知,同时代还有李商隐和杜牧,俗称“小李杜”,知名度就要小很多。
突出了实事求是精神和调查研究方法,改编成功,深受观众的欢迎,也得到许多领导人的肯定。
其实“小李杜”的诗歌创作水平也非常高,艺术造诣并不亚于李白、杜甫,但相较之下,他们的诗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从“百花齐放,推陈出
歌偏雅,正因为曲高和寡,所以受众面和老百姓的接受度就少了很多。
新”的文艺方针出发,为老剧种的新生作出肯定。《十五贯》的改编演出成功,对昆曲的新生和发
还有像毛泽东的著作《矛盾论《实践论》,本来这些都是高深的哲学问题,由于他的“度”把
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握得很好,没有深奥晦涩的说教,一读就懂,但学术性、理论性、辩证法仍然非常强,很了不起。
(摘编自吴中杰《雅俗之辨》)
从作品欣赏者的角度,我并不是完全反对“曲高和寡”的说法,但问题是有些艺术品到底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不是真正的“曲高”?当下也有很多书画作品打着“曲高和寡”的旗号,欺世盗名,以“丑书”“丑
A.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由于既通俗易懂又有很强的学术性、理论性、辩证
画”自诩,似乎别人看不懂的就是“高级”的。更有些作者无视创作的基本规则,或者说并没有真
法,因此很了不起。
正弄懂吃透,反以创新者自居。纵观当今的中国文艺界,这样的怪现象并不少见。比如,形画不
B.梵高和黄宾虹的审美都是超前的,他们的作品既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又对观者的理解力
准说是变形,不懂色彩的乱画说是野兽派。
和接受度有一定要求。
此外,我们透视高雅和通俗,随着地域、空间、时间的不同,加之“高手”们的引领,人们的理
C昆曲生来就是高雅的艺术,特别是在魏良辅创制了水磨调之后,风行一时,但过雅之后,又
解力和接受度也会不一样。例如荷兰画家梵高的审美是超前的,活着的时候穷困潦倒,只卖出
被文化市场冷落。
了一幅画,而现在他的绘画作品屡创世界拍卖的天价。还有中国的黄宾虹,生前就断言“我的画
D.昆曲在明朝能够得到高度的发展,与明朝的商品经济获得发展且有一定的文化享受空间
要50年以后大家才能看得懂”。因此,一方面是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好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
的考验;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作者对观者审美能力的期待。
的时代特点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材料二:
(摘编自蒋跃《雅俗共赏:艺术家的顶格责任》)
A.材料一将“小李杜”和李杜进行对比,意在突出雅俗共赏的重要性;材料二引用马克思的话
昆曲,是明代发展起来的高雅艺术,特别是魏良辅创制了水磨调之后,深受士大夫们的喜
论述了艺术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爱,风行一时。但是,由于它过于优雅,缓慢,缓得有时一个字的声母和的母都要拆开来唱,授慢
B.材料一所谈雅俗共赏的范畴,包括文学、美术等在内的所有艺术;材料二所论,只限于昆曲
范围,其道理不适用于其他艺术。
【高二(下)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232420D
【高二(下)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232420D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级高二(下)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昆曲生来就是高雅的艺术”错,曲解文意。从原文“昆曲本来也是俗文艺”可以看出。)
2.A(B项,“其道理不适用于其他艺术“错,曲解文意。其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艺术。C项,“是因为它符合大
众的审美,能够走进宫廷,成为皇家的供奉,地位很高”错,强加因果。京戏的取胜不是因为走进了宫廷,成为
皇家的供奉,地位很高。D项,“黄源改编的《十五贯》”错,曲解文意。原文是黄源主持改编《十五贯》。“黄源
改编的%十五贯》…对昆曲的新生和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错,是《十五贯》的改编演出成功对昆曲的
新生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C(A项,没有对雅俗的关系作出评判;B项,没有对柳永词的“雅“俗”作出评价:C项,“玉”是雅俗共赏的,能
支撑材料一“雅俗共赏”的论点;D项,强调白居易诗的“雅”,没有“俗”。)
4,①昆曲的发展要贴近群众,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②要积极探寻新思路,推陈出新,挖掘戏曲深意,创作或改
编出适应时代发展并能给人带来启示的昆曲。(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5.①材料一认为总的来说,雅俗共赏的作品更能够得到人们的追捧和普遍赞赏;但从作品欣赏的角度来看,作
者也不完全否认真正好的过雅的作品:②材料二认为过于高雅的作品会失去群众基础,得不到长远的发展,
只有雅俗共赏且符合时代脉搏的艺术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才会使文化市场接受。(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的情给分】
6.C(作者认为白洛柯斯的比喻带些宗教的稚气,并没有对他的观点“鄙夷不屑”。)
7.A(文章在嘲讽世情时弊时,避免用直截了当的讽刺,而是用调侃的口吻,用一些看似矛盾或荒唐的警句来揭
示常人忽视、误会或掩盖的细节。)
8.这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指主权旁移,把享受掩饰为需要,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大众的意志和福
利的人生态度。(2分)作者对这种虚伪的人生观极尽嘲讽。(2分)
9.文章以“吃饭”为喻,指出“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借此喃弄政治家的心口不一,以公谋
私。(2分)接着分析吃饭与吃菜的区别,嘲讽了穷人与富人的阶级对立:作者不赞同吃菜的人生观,但还是
赞美可口好吃的饭菜,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构想。(2分)最后议论吃饭的社交功能,揭示了请吃饭的人际关
系的实质,讽刺了“减少仇敌的毁谤”而“请吃饭”的社会交往的负面现象。(2分)
10.C(原文标点为: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整,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
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11.B(两个“将”都是带领的意思。)
12.C(“吕超被吕纂责备后磕头认错,因误以为吕纂要杀了自己,便在宴会上多次劝吕纂喝酒”错,是吕超的哥哥
吕隆多次劝吕纂喝酒。)
13.(1)不如把晋国百姓安置在城郭中,鼓励督促他们耕田种桑来供应储备,率领本族人学习作战射箭。(“处”
“劝课”“帅”各1分,句意1分)》
(2)你依仗兄弟勇武,竞敢欺骗我,我应当杀了你,天下才会安定!(“恃”“桓桓”“要当”各1分,句意1分)
14.①先从本国能够在沙漠中称雄、与中原相抗衡的原因说起:②然后承认称帝确实是顺应民心的做法,但实际
上不但对本国的安稳没有好处,反而会带来祸患:③最后给出了不称帝的另一种能长治久安的做法,并说明
“称帝”只是空虚的名号,会成为世人攻击的靶子。(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晋安帝隆安五年,春,正月,武成王利鹿孤想要称帝,大臣们都劝他。安国将军给勿仑说:“我国从先代以
来,都是被着头发,衣襟左开,没有帽子、腰带之类的装饰,追逐有水草的地方迁徙,没有城郭房舍,所以能够在
沙漠中称雄,同中原相抗衡。现在取帝王的号令,确实顺应了民心。但是建立都城,修筑城池,难以避免祸患,
积蓄的资财存于仓库中,客易激起敌人的贪心;不如把晋国百姓安置在城郭中,鼓励督促他们耕田种桑来供应
储备,率领本族人学习作战射箭,邻国弱就乘机进攻,邻国强就躲避他们,这是国运长久的好计策。而且空虚的
【高二(下)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2420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