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章末质量检测(一) 遗传因子的发现(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章末质量检测(一) 遗传因子的发现(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5 19:0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章末质量检测
(一) 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取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
A.杂交、杂交      B.杂交、测交
C.自交、自交 D.自交、测交
D [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杂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省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鉴定一只黑色豚鼠纯合与否可采用测交法。]
2.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1
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比例为1∶1∶1∶1
D.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的表现类型
A [F1自交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9∶3∶3∶1,所以高秆抗病∶矮秆抗病=3∶1,高秆∶矮秆=3∶1,抗病∶易感病=3∶1。F1测交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1∶1∶1∶1。]
3.(2021·辽宁沈阳第二十八中学高一期末)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种豌豆杂交的子一代表型如图所示。让子一代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2∶1∶2∶1 B.9∶3∶3∶1
C.1∶1∶1∶1 D.3∶1∶3∶1
A [由子一代圆粒∶皱粒=3∶1知亲代的基因型为Rr×Rr;由子一代黄色∶绿色=1∶1知亲代的基因型为Yy×yy,故亲代的基因型为YyRr×yyRr,则子一代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有1/3YyRR和2/3YyRr两种,绿色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则F2的性状分离比为2∶1∶2∶1。]
4.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A.1∶3、1∶2∶1和3∶1 B.3∶1、4∶1和3∶1
C.1∶2∶1、4∶1和3∶1 D.3∶1、3∶1和1∶4
A [由F2的分离比可推知:①F1的基因型为双杂合(AaBb)。②9∶7的比例说明有双显性基因的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他的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6∶1的比例说明有双显性基因的表现为一种性状,有单显性基因的表现为一种性状,无显性基因的表现为一种性状;15∶1的比例说明只要有显性基因的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无显性基因的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5.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生了一个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有耳垂但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A.3/8      B.3/16 C.3/32 D.5/16
B [假设控制白化病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耳垂的基因用C、c表示。由于正常夫妇结婚后生了一个白化(aa)且无耳垂(cc)的孩子,说明两人基因型为AaCc、AaCc,则再生一个孩子为有耳垂但患白化病的概率是3/16。]
6.下列关于动植物选种的操作,错误的是(  )
A.植物杂交育种获得F1后,可以采用不断自交的方式选育新品种
B.哺乳动物杂交育种获得F2后,可采用测交的方式鉴别选出纯合个体
C.植物杂交育种获得F2后,可通过测交的方式检验选出新品种
D.如果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则只要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
C [植物杂交育种得到F1,F1自交产生的F2中会出现新的性状且含杂合子,所以可以采用不断自交的方式选育新品种,A正确;F2出现所需的各种性状后,对于动物可采用测交的方式鉴别选出F2中的纯合个体,B正确;植物杂交育种得到的F2出现性状分离,选择所需的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即为所需的品种,C错误;无性繁殖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此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繁殖的植物,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后即可留种,D正确。]
7.(2021·广东东莞高一期末)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株高茎红花豌豆与多株矮茎白花豌豆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不可能是(  )
A.全部为高茎红花
B.高茎红花∶矮茎红花=1∶1
C.矮茎红花∶矮茎白花=1∶1
D.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1∶1∶1∶1
C [若亲本高茎红花基因型为AABB,与矮茎白花豌豆aabb杂交,子代全部为高茎红花,A不符合题意;若亲本高茎红花基因型为AaBB,与矮茎白花豌豆aabb杂交,子代可出现高茎红花∶矮茎红花=1∶1,B不符合题意;亲本高茎豌豆含A基因,子代不可能全都是矮茎aa,C符合题意;若亲本高茎红花基因型为AaBb,与矮茎白花豌豆aabb杂交,子代可出现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1∶1∶1∶1,D不符合题意。]
8.(2021·江西高三月考)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完全显性),下列杂交组合的后代理论上会出现3∶3∶1∶1的亲本组合是(  )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
B [A项杂交组合中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C项杂交组合中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D项杂交组合中后代的分离比为3∶1。]
9.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且两对基因完全显隐性)分别控制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植株甲与植株乙进行杂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子二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B.若子一代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C.若子一代出现3∶1∶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D.若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可能的杂交组合有4种情况
D [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的两亲本杂交,子二代均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的两亲本杂交,子一代均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的两亲本杂交 ,子一代均出现3∶1∶3∶1的性状分离比;若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可能的杂交组合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4种情况。]
10.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4/9、4/9和1/9。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 B.9∶6∶1
C.3∶2∶0 D.1∶2∶1
B [由分析可知,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Aa=1∶1,因此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3/4,a的概率为1/4,由于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则后代中AA的概率=3/4×3/4=9/16,Aa的概率=3/4×1/4×2=6/16,aa的概率=1/4×1/4=1/16。因此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9∶6∶1。]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控制猫尾长短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某杂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P 长尾猫×短尾猫  F1 长尾猫×长尾猫
              
F1 长尾猫 短尾猫  F2 长尾猫 短尾猫
A.甲中,亲本长尾猫的基因型与F1中长尾猫的相同
B.甲杂交过程属于测交
C.可用测交法判断F2中长尾猫是否是纯合子
D.乙中F2长尾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短尾猫所占的比例为1/2
ABC [甲中,亲本长尾猫的基因型与F1中长尾猫的相同,都是杂合子(Aa),A正确;甲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其过程属于测交,B正确;F2中长尾猫为AA和Aa,可用测交法判断F2中长尾猫是否是纯合子,C正确;F2中长尾猫(1AA和2Aa)相互交配,其后代中短尾猫所占的比例为2/3×2/3×1/4=1/9,D错误。]
12.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大脉翅(D)与小脉翅(d)是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灰身大脉翅的雌蝇和灰身小脉翅的雄蝇杂交,F1中47只为灰身大脉翅,49只为灰身小脉翅,17只为黑身大脉翅,15只为黑身小脉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Dd和bbDd
B.亲本雌蝇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4种
C.F1中体色和翅型的表型比例分别为3∶1和1∶1
D.F1中表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
AD [由题中数据可知,子代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Bb和Bb;大脉翅∶小脉翅=(47+17)∶(49+15)=1∶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Dd和dd,所以亲本灰身大脉翅雌蝇基因型是BbDd,灰身小脉翅雄蝇基因型是Bbdd,A错误,C正确;由A项可知亲本灰身大脉翅雌蝇基因型是BbDd,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BD、Bd、bD、bd共4种类型,B正确;由亲本基因型可知,F1中表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D错误。]
三、非选择题
1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豌豆花的位置(顶生和腋生)、花的颜色(红色和白色)分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D(d)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腋生红花豌豆与顶生白花豌豆杂交,F1中全为腋生红花,F1自交产生F2,F2的表型及数量为:腋生红花豌豆315株、腋生白花豌豆108株、顶生红花豌豆101株、顶生白花豌豆32株。回答下列问题:
(1)在花的颜色这一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红花豌豆和红花豌豆杂交,后代出现________现象。为了验证此现象,可将F1红花植株进行测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测交过程(只需写出花的颜色的遗传图解)。
(2)根据杂交结果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3)F2中的腋生红花豌豆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腋生红花豌豆的比例为_______。F2中顶生白花豌豆的比例为________。
(4)让F2中的腋生豌豆自交,则其子代(F3)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红花豌豆和红花豌豆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这种表型,故白花是隐性性状,红花是显性性状,这种现象叫作性状分离。测交实验是让F1红花植株与隐性纯合子(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如图所示:
(2)据题意可知,F1自交产生F2,F2的表型及数量为:腋生红花315株、腋生白花108株、顶生红花101株、顶生白花豌豆32株。F2表型的比例符合9∶3∶3∶1的比例,证明两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中的腋生红花豌豆是双显性个体,故基因型有4种,分别是BbDd、BBDd、BbDD、BBDD,双显性个体在F2个体中占9/16。腋生红花豌豆的杂合子BbDd、BBDd、BbDD在双显性个体中占8/9,腋生红花豌豆的纯合子BBDD在双显性个体中占1/9。F2中顶生白花豌豆是双隐性个体,基因型是bbdd,其在F2中所占比例为1/16。
(4)腋生为显性性状,据题意可知F2中腋生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2∶1,则F2中Bb自交得F3,BB=2/3×1/4=1/6;Bb=2/3×1/2=1/3;bb=2/3×1/4=1/6。F2中BB自交得F3,BB=1/3×1=1/3,故自交得到F3的基因型为B—∶bb=5∶1,即腋生∶顶生=5∶1。
答案 (1)红花 性状分离  
(2)自由组合 (3) 4 8/9 1/16 (4)腋生∶顶生=5∶1
14.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现作为观赏用鱼引入世界各国,在人工培育下,孔雀鱼产生了许多品系,其中蓝尾品系包括浅蓝尾、深蓝尾和紫尾三个性状。科研人员选用深蓝尾和紫尾做杂交实验(基因用B、b表示),结果如图所示:
P  深蓝尾×紫尾
    
F1    浅蓝尾
    
F2 深蓝尾∶浅蓝尾∶紫尾
1  ∶ 2  ∶ 1
(1)深蓝尾对紫尾是____________(填“完全显性”或“不完全显性”),F1后代出现不同尾形的现象称为________,蓝尾品系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浅蓝尾与深蓝尾仅从颜色上不容易区分,若仅凭尾的颜色来确定某蓝尾鱼基因型,需通过________实验,若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浅蓝尾。
(3)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若浅蓝尾B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能杀死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性配子,则F1自交后代表型及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遗传图解可知,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是深蓝尾∶浅蓝尾∶紫尾=1∶2∶1,F1基因型为Bb,F1自交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2∶1,因此深蓝尾对紫尾是不完全显性,蓝尾品系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2)浅蓝尾的基因型是Bb,通过测交实验可以检测基因型BB、Bb,如果是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1∶1,分别表现为浅蓝尾、紫尾,如果基因型是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Bb,都表现为浅蓝尾。(3)由题意知,浅蓝尾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1∶1,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2∶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2∶3∶1,分别表现为深蓝尾、浅蓝尾、紫尾。
答案 (1)不完全显性 性状分离 基因分离 (2)测交 浅蓝尾∶紫尾=1∶1 (3)深蓝尾∶浅蓝尾∶紫尾=2∶3∶1
15.某植物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型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表型成为双雌蕊可育;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型为败育。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纯合子BBEE的表型是________,bbEE的表型是______________,若两者杂交,应选择________(基因型)作母本,F1自交得到的F2中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BbEe个体自花传粉,后代败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提示:有已知性状的纯合子植株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①让该双雌蕊植株与____________纯合子杂交,得到F1;
②F1________,得到F2。
结果预测:
如果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如果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解析 (1)bbEE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能作母本,F1的基因型为BbEE,表现为两性花,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EE(野生型)∶BbEE(野生型)∶bbEE(双雌蕊)=1∶2∶1。(2)BbEe 个体自花传粉,只有ee个体不育,不育个体占1/4,可育个体占3/4,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BBEE、bbEE。(3)双雌蕊可育植株的基因型为bbEE或bbEe,且只能作母本,应选可作为父本的野生型植株与之杂交,来判断其是否为纯合子,用假说-演绎法,杂交子一代看不出差异,应通过观察子二代来判断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如果子二代中出现败育植株,则该植物为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
答案 (1)野生型 双雌蕊可育 bbEE 野生型∶双雌蕊=3∶1 (2)1/4 BBEE和bbEE (3)①野生型 ②自交 没有败育植株出现 有败育植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