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燕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燕子(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5 19:5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燕子
设计依据与构思
《燕子》这篇文章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结构非常清晰:第一自然段通过“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等词,刻画出了燕子羽毛、翅膀、尾巴的主要特征,勾勒出了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第二自然段抓住“轻风”、“细雨”、“柔柳”、“鲜花”、“青草”、“绿叶”等典型的景物,“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描绘出了二三月的春天的烂漫无比,点出小燕子的到来更是为美丽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四自然段用“斜飞”、“横掠”、“沾”等词语和“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等语句描写了燕子飞行迅捷、轻盈的特点;第五自然段则通过“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还有“几个小黑点”描写出了在旷远背景下,飞倦了的小燕子休憩时的悠闲画面。
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来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或短句来概括。然后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试着一边读一边想第一自然段是通过刻画燕子的哪些部位,用了哪些精彩词语来描写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的;看看第二自然段是抓住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春景,又是运用什么精彩语句来着重说明是小燕子的到来为灿烂无比的春天增添生趣的;第三、四自然段是通过抓哪些重点词语和语句来描写燕子的飞行特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是怎样通过旷远背景和几个小黑点来写小燕子的休憩画面的。最后通过课后练习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词句,通过反复朗读优美词句,来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生动,从而表达出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
《燕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首先,在第一自然段,通过“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等描写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的主要特征的词语,勾勒出了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然后在第二自然段,选取“轻风、细雨、柔柳、鲜花、青草、绿叶”等春天的景物,再加上小燕子的活动,描绘出了一幅灿烂无比的春景图。接着在第三、四自然段,抓住“斜飞”、“横掠”、“沾”等词语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灵活的特点。最后通过“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和“几个小黑点”描绘出了一幅恬静、悠闲的燕子休憩图。
教学目标
1.认识“伶、俐”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纤”,会写“凑、拂”等12个字,会写“乌黑、剪刀”等16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1~3自然段。
3. 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灿烂无比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1~3自然段。
2. 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灿烂无比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第一课时
▍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小燕子》。
歌曲中的小燕子和大雁一样,是秋去春归的候鸟,活泼可爱,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燕子》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2.燕子 学生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3)◆多音字:
sǎn 散漫 散光 散文 散兵游勇
sàn 散播 散会 散落 烟消云散
ɡān 旗杆 杆塔 电线杆
ɡǎn 笔杆 枪杆 杆秤
(4)学习生字:“提手旁”掠、拂
▍流程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示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3)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加以理解。
2.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1)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3)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集体交流。
(1)课文的每一部分都是一幅生动有趣的图画,再读课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画面呢?(示例:燕子外形图、春光燕子图、燕子飞行图、燕子休憩图。)
(2)你最喜欢哪个画面?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出了画面?浮现出的是怎样的画面?
预设:可让学生谈一谈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对应段落的重点词语,并朗读相应段落。
▍流程三:学习“春来外形图”,体会燕子外形美
燕子外形图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1.这段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小燕子?完成填空
(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
明确:“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小燕子”是作者对小燕子外形的整体勾勒,“乌黑”写了颜色,“轻快有力”写了姿态,“剪刀似的”写了尾巴的形状,简洁鲜明,突出燕子可爱活泼的特点。
2.小燕子身上不只是这三部分,作者为什么其他的都不写,只选了这三部分?
作者从羽毛的颜色、翅膀的姿态、尾巴的形状这三部分写,能够最生动形象的突出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3.“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凑”可以换成什么词?
明确:“凑”是拼凑,聚集的意思,作者用“凑成”,似乎是在纸上给小燕子描摹绘相一般,比“组成”的表达更活泼生动。
学习生字。
3.再读课文,关注括号中的词语,读出燕子的活泼可爱,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4.借助图片,背诵第1自然段。
▍流程四:学习“春来燕归图”,体会燕子为春天添生趣
导语:燕子是一种候鸟,每当春天来临,它就会从南方飞回来,“春来燕归
图”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春天和小燕子呢 一起来读一读吧。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完成以下要求
(1)圈出句中描写的春天的景物。
(2)用文中词语填空:这是( )
(3)小组讨论:①哪些词句写出了春天的美 ②为什么说“小燕子为春
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2.集体研学。
(1)交流第一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所圈出的景物:风、雨、柳
花、叶、草描写的都是春天最常见的景物。
(2)交流第二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括号中填写的词语:烂漫无比
光彩夺目。
烂漫无比:颜色非常的鲜明而且美丽;
光彩夺目:春天的景色美丽鲜艳,耀眼好看
(3)交流第三题
预设一:二三月的舂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
理解:“微微地吹拂”写出了春风的温柔,“如毛的细雨”用比喻的写法把春
雨又细又密的特点写出来了。
预设二: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
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明确:“赶集”,往昔在一些乡村或城镇定期举办集市,届时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集市上买卖货物、休闲娱乐等,很是热闹。
这句话中的“千条万条”“红的白的黄的”“青的”“绿的”写出了柔
软的柳条数量多,花草、树叶色彩绚丽缤纷。重点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一种比喻的写法,把花儿的开放和草木的生长比作“赶集”,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热闹景象。
学习生字
(4)讨论:为什么说“小燕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有了小燕子的加入,春天更有活力,更加光彩夺目,所以说平添了许多生趣。
3.根据思维导图,试着背诵第2自然段
总结:都说燕子是春天的使者,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可以说,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作者笔下燕子飞行和休憩的姿态也十分优美,下节课我们一起欣赏。
第二课时
▍流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流程二: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燕子飞行图
1.以小组为单位朗读第3、4自然段。
2.这两段分别写了小燕子怎样的飞行情况?(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
3.指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你觉得哪些词句富有画面感。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小结:这段话写了小燕子在天空中飞行的情景,表现了小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和快乐。
4.出示句子,“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描绘出水纹慢慢扩散的轻柔,侧面突出了小燕子动作的轻巧。
5.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换词比较、反复朗读等方法体会作者优美生动的描写。“横掠”可不可以换成“横飞”?“沾”可不可以换成“碰”?换一换,读一读,比一比。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飞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碰了一下水面……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
明确:“横掠”写出了燕子飞行速度快。“沾” 写出了燕子飞行轻盈灵活。
学习生字
6.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小燕子飞行的轻快?站起来读一读,说一说。
7.回顾画面,想象燕子的形状,想象燕子飞行的姿态,抓住关键词背诵这一自然段吧!
学习生字
(二)燕子休息图
1.自由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2.师生合作交流,重点赏析“嫩蓝”“几痕”等词。
(1)联系生活经验比较“嫩蓝”“蔚蓝”“深蓝”,想象“嫩蓝的春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嫩蓝”,蓝得很淡,颜色较浅;“嫩”不仅在色彩上给人轻浅的感觉,更有一种“初生”“娇嫩”的意味,更契合春天刚刚来临的感觉。“蔚蓝”,像晴朗的天空的颜色。“深蓝”,颜色较深的蓝,一般用于形容晴天夜幕的颜色。“嫩蓝的春天”,蓝得很淡,“嫩”含“初生、娇嫩”之意,契合春刚至。
学习生字
(2)思考:“几痕”可以换成“几根”吗?
明确:“痕”形象地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根”可细数,表明距离近,与下文“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相悖。
学习生字 游戏巩固
(3)想象:“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几个小黑点”等,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这幅画面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示例:放眼望去,如烟的春景,淡蓝的天空,连着电线杆的细线若有若无,朦朦胧胧,看得并不真切。细线上面停着几个小黑点,就像一个个小逗号似的。飞倦了的小燕子,闲散地停歇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憩,恬静而悠闲。真有趣!
3. 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优美恬静的感觉。
4. 学了这一课,你积累了哪些优美生动的句子呢?找出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