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春夏秋冬》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会写“春、冬、雪”3个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认读词语;通过联系生活、做动作等方法认读短语,并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认读词语;通过联系生活、做动作等方法认读短语,并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
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认读词语;通过联系生活、做动作等方法认读短语,并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出示图片,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非常美丽,每个季节也都各有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呢?(学生畅谈)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春夏秋冬》,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话导入,出示四季的美图,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季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音频,学生认真听读课文,听清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是本学期第一节识字课,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是低段语文课的要求。
三、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朗读并积累词语。
2.探究过程
(1)自读词语,圈画出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思考:这些词语写了春夏秋冬的哪些景物。
(3)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过渡:课文同学们都会读了,接着我们来看图片。四幅扇面图,四个季节,真漂亮啊!
教师提问:这里写到了哪些景物?
预设: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板书: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点拨:
(1)出示第一幅扇面图,了解图片内容,朗读、积累词语“春风”。
①了解图片内容,教师提问:瞧,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春天。因为有柳条、桃花。
点拨:对了,这就是春天。春风像魔术师,她轻轻一吹,桃花开了,小草绿了,柳条随风摆动了。
②指导朗读并积累:让我们来读读这个词语——春风。春风轻轻地、柔柔地吹着,让人觉得特别舒服,再读一读,读出她的温柔——春风。
(2)出示第二幅扇面图,了解图片内容,朗读、积累词语“夏雨”。
①了解图片内容:春天过后,就是夏天。大家看,雨水哗哗地落下,给荷花和荷叶送来了清凉。荷花变得更粉了,荷叶变得更绿了。
②指导朗读并积累: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夏雨。这里的“夏雨”就是指“夏天的雨”,再次朗读。
(3)出示第三幅扇面图,了解图片内容,识字“霜”,认识雨字头,朗读、积累词语“秋霜”。
①教师提问:天气越来越凉,树叶变黄了,原来是秋天到了。草叶上沾了许多小冰晶,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预设:霜。
点拨:是呀,深秋的早晨特别冷,草叶上、车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白色的小冰晶,这就是“霜”。
②识字“霜”,认识雨字头:出示“雨”字,让学生观察“雨”和“雨字头”的区别,强调笔画的变化,了解带有“雨字头”的字跟天气有关。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霜”。
③指导朗读并积累:因为霜一般在深秋出现,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秋霜”。读这个词语——秋霜。
(4)出示第四幅扇面图,了解图片内容,朗读、积累词语“冬雪”。
①了解图片内容: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冬天,因为下雪时很美。看最后一幅图,漫天飞舞的大雪,还有一个可爱的小雪人呢。
②指导朗读并积累:冬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多快乐呀,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读读这个词吧——冬雪。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随文识字,让学生对“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有初步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朗读并积累短语。
2.探究过程
(1)自读短语,圈画出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思考:这些景物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的。
(3)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过渡:春风和煦,夏雨调皮,秋霜红了枫叶,冬雪白了大地。刚才,我们看着图读着词语,欣赏到了这么多美丽的四季景色。
教师提问:那么,“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的呢?
预设: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板书:吹 落 降 飘)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要读正确,有停顿。如,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些短语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是表示动作的字。
点拨:
(1)春风吹:看,春风姐姐吹了一口气,大自然就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①引导学生做动作:小朋友们,你们能做做吹气的动作吗?“吹”要用嘴巴,所以“吹”这个字是口字旁。
②出示“吹”的古文字,字理识字:看,这是古时候的“吹”字,它像一个人张开了自己的嘴巴在吹气的样子。
③指导朗读并积累:刚才我们讲过,春风是轻轻地、柔柔地吹,所以,读这个短语的时候我们也要轻轻地读,让人听了很舒服。跟老师读——春风吹。“吹”是翘舌音,再读一遍。
(2)夏雨落:春风轻轻地吹,那夏雨是怎么落下来的呢?
①引导学生做动作:你能用橡皮做做“落”的动作吗?
②加一加识字“落”:它是上下结构,“草字头”加“洛”,这是一个形声字。
③指导朗读并积累:夏天的雨一般下得又大又猛,所以这个“落”字我们要重重地读。跟老师读——夏雨落。
(3)秋霜降:“秋霜”是近地面的水汽凝结而成的,所以人们习惯说成是“降霜”。
①出示“降”的古文字,字理识字:古时候的“降”字非常有意思,左边是一座土山,右边是两只脚,沿着山势向下走就是“降”。“降”的本意是从高处向低处走,现在一般指降低、落下的意思。
②认识“双耳旁”:我们再观察一下,左边的山像不像两只小耳朵?是的,“降”的偏旁就叫“双耳旁”。我们来读读这个新偏旁的名字——双耳旁。
③指导朗读并积累:跟老师读——秋霜降。
(4)冬雪飘:冬爷爷来了!雪花轻轻地柔柔地,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像在跳舞呀!
①偏旁识字“飘”:雪花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所以“飘”里面有个“风”字。
②指导朗读并积累:让我们轻轻地、美美地读——冬雪飘。
设计意图:通过做动作、字理识字等方法认读生字并积累短语,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4.师生问答读
师:什么吹?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生:秋霜降。
生:什么飘?生:冬雪飘。
设计意图:师生问答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短语的结构特点,还能帮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熟记短语。
四、书写指导
过渡:小朋友们,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生字宝宝,下面这些生字宝宝你是否关注了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点拨:“春、冬、雪”均为上下结构。
(1)“春”:三横要注意长短的变化,最后一横稍长。“人”字的撇捺要舒展,但不碰在一起。下半部分的“日”,写的时候要贴住左边的撇,不能碰到右边的捺。
(2)“冬”:折文要上小下大,横撇和捺要舒展。下面两点要写在一条直线上。
(3)“雪”:上宽下窄,注意雨字头和“雨”的不同,雨字头横钩的横决定整个字的宽度,要写得长一些,第四笔的竖要稍长,下半部分位于雨字头中间。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提醒写字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
3.全班展评。
设计意图:根据对要求会写的7个字的分析,第1课时指导写“春、冬、雪”3个字,灵活安排指导。“雪”字的难点是雨字头,让学生观察雨字头和“雨”的区别,教师给予重点指导。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一起领略了四季的美景,还积累了很多词组,感受到了语言的音韵美。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春天 春雨 冬天 立冬 下雪 雪人
2.课后作业:
熟读今天学的内容并背诵。
【板书设计】
春夏秋冬
春风 吹
夏雨 落
秋霜 降
冬雪 飘
《春夏秋冬》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认读“游、池、入”3个生字;会写“风、花、飞、入”4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认读词语、短语,借助插图理解词义并熟读积累。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重点】
认读词语、短语,借助插图理解词义并熟读积累。
【教学难点】
认读词语、短语,借助插图理解词义并熟读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不仅欣赏了四季的美,还和几个生字宝宝交了朋友。瞧,他们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快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齐读:春 春风 春风吹 夏 夏雨 夏雨落 秋 秋霜 秋霜降 冬 冬雪 冬雪飘
设计意图:以顺口溜的形式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生字识字。
二、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朗读并积累词语。
2.探究过程
(1)自读词语,圈画出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仔细观察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3)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学习词语。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春天到了,外面的风景可美啦!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鱼、花、草、树林、鸟……
点拨:
(1)引导学生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一说。
教师引导:瞧,远处有一座座高山,半山腰隐隐约约开着许多红红的小花,我们可以说“红花”(圈)。走近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清澈的小池,池子里有几条鱼儿在游,有一条鱼儿还跃出了水面呢!在水里游动的鱼儿我们叫它“游鱼”(圈)。近处的草地上,有青色的小草,“青”是绿的意思,也可以说有许多“青草”(圈)。右边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两只小鸟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这是“飞鸟”(圈)。
①朗读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板书: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②识记“游”:
“游”的左边是三点水,因为游泳需要水。在外边游泳太危险,在方方的泳池里游泳就安全多了,所以“游”的中间是一个“方”。游泳时要戴上泳帽,这一撇一横就是泳帽,下面的“子”就是我们小朋友。编故事识记“游”:一个小孩子戴着游泳帽在方方的泳池里游泳,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游”字。
给“游”拓展组词:游戏、旅游。
(2)词语归类、识记:再读词语,试着给词语分类。
点拨:“青草、红花”都是植物,“游鱼、飞鸟”都是动物。
(3)朗读并积累:
①教师引导:我们再来看看这两组词,“青”和“红”都是表示颜色的,“草”和“花”是表示名称的。“游”和“飞”都是表示动作的,“鱼”和“鸟”是表示名称的。
点拨:像这样结构相同的词语,我们可以用“对对子”的方式读——青对红,草对花。游对飞,鱼对鸟。
②一边拍手一边读:青对红,草对花,青草对红花。游对飞,鱼对鸟,游鱼对飞鸟。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按照一定顺序说说图片中的事物,随文识字,学习“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并朗读积累。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随文识字,朗读并积累短语。
2.探究过程
(1)自读短语,圈画出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仔细观察图片,说说这些事物是怎么样的。
(3)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片,学习短语。
(1)出示短语“池草青、山花红”。
①教师提问:青草长在哪里?红花开在哪里?
预设:青草长在河边,红花开在山上。
点拨:青草长在池塘边,所以我们可以说“池草青”。红红的花朵开在山上,我们可以说“山花红”。(板书:池草青 山花红)
②识记“池”:看,“天地人”的“地”,“你我他”的“他”,把它们的偏旁换成“三点水”,就变成了“池”。长在池塘边的草,我们叫做“池草”。
③朗读并积累:
教师问,学生答。
师:什么青?生:池草青。
师:什么红?生:山花红。
④课件出示带停顿符号的短语,指导读出停顿。
池草/青 山花/红
⑤强调:前两个短语和后两个短语,停顿不一样。再读。
(3)出示短语“鱼出水、鸟入林”。
①教师提问:一个“青”字,一个“红”字,写出了池草和山花的颜色。那么,鱼儿在干什么,小鸟又飞向了哪里呢?
点拨:看图片,鱼儿跳出了水面,小鸟飞向了树林。所以我们说——鱼出水、鸟入林。(板书:鱼出水 鸟入林)
②识记“入”:出示“入”和“人”,让学生对比观察区分。
③朗读并积累:
教师问,学生答。
师:什么出水?生:鱼出水。
师:什么入林?生:鸟入林。
④课件出示带停顿符号的短语,指导读出停顿。
鱼/出水 鸟/入林
⑤强调:前两个短语和后两个短语,停顿不一样。再读。
设计意图: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通过看图、结合生活等方法了解短语的意思并积累,感受春天的美丽。
三、书写指导
过渡: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冬、雪”3个生字的书写,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剩余4个生字的书写。
点拨:“风”是半包围结构,“花”是上下结构,“飞、入”是独体字,“风、飞”都有笔画横斜钩。
(1)“风”:先外边再里边,风字头的底部要写平稳,里面是撇和点。
(2)“花”:草字头要写得扁一些,两个竖向笔画写得短,略向里斜。
(3)“飞”:横斜钩要圆润倾斜,撇、点两笔像长在小鸟背上的翅膀,要相接,但要防止连笔写。
(4)“入”:撇捺要舒展,撇低捺高,捺的起笔要微微往下压,与撇在较高的位置相碰。收笔要在一条水平线上。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提醒写字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
3.全班展评。
设计意图:根据对要求会写的7个字的分析,第2课时指导写“花、风、飞、入”4个字,灵活安排指导。笔画“横斜钩”需要教师给予重点指导。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一起欣赏了春天的美景,还积累了很多短语,感受到了语言的音韵美。
五、拓展延伸
唱一唱儿歌。
四季儿歌
春风暖,布谷叫,
小苗出土咧嘴笑。
夏天热,蝉儿叫,
荷花出水咧嘴笑。
秋风凉,雁儿叫,
颗颗棉桃咧嘴笑。
冬季里,雪花飘,
朵朵梅花咧嘴笑。
过新年,放鞭炮,
小朋友们咧嘴笑。
设计意图:拓展描写四季的儿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四季美景。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山花 开花 大风 春风 飞鸟 飞花 飞入 入口
2.课后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春夏秋冬
青草 池草青
红花 山花红
游鱼 鱼出水
飞鸟 鸟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