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现代文阅读(课内分析、非连续性文本、散文)
一.课文内容分析(共4小题)
1.(2022 济南)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第二段紧扣 这个中心意思来写,依次写了以下内容。(填序号)
﹣ ﹣
A.欢迎任何人批评
B.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
C.我们欢迎批评
(3)作者采用多种方法论证观点,认真阅读第一段,用横线画出对比论证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举例论证的句子。
(4)请借助以下资料谈谈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
毛主席的原稿中,有很大篇幅是对张思德具体事迹的讲述: 在一次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故人两挺机枪。长征途中组织发出“尝百草”的号召,他总是抢在别人之前,差一点牺牲生命,粮食不足的情况下,他每次吃饭吃到一半,或不声不响地去打水,以便让大家多吃一些,他还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
我的理解:
2.(2022 林口县)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的。
(1)《为人民服务》是 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 同志而作的演讲。
(2)查字典,填空。“鸿”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精兵简政”的意思是 。
(3)选文第①段的中心句是 。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一个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 ;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 。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是因为 。联系实际,你还知道有哪些人物的死比泰山还重的?请写出两个: 、 。
3.(2021 长清区)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1)给上述片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
(2)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让你想起了哪些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请写出三个。
、 、
(3)用“ ”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 ”“ ”等描写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 ”一词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4)父亲的神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5)如果你来到李大钊的塑像前,你想说些什么?
4.(2021 济南)课内阅读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两段话节选自《 》一文,本文是 为悼念 而做的演讲。
(2)仔细阅读第二段,找一找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3)请在文中横线上将司马迁说的话补充完整。
(4)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这样运用“引用”的好处是:
二.非连续性文本(共2小题)
5.(2021 济阳区)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主食不可偏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材料二:相关的调查
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的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
③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要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④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感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就会被破坏,影响身体健康。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目前,由于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致使大多数人群引起了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②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不吃主食。
③在我国,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已是件非常紧迫的事。
(2)对于中小学生,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 的现象。
A.反应迟钝
B.血糖水平低
C.记忆力下降
D.影响到学习质量
(3)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
6.(2021 济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空气、土壤、水等造成污染,大量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居民健康。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其优点有:一、可以减少占地。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可达60%以上。二、可以减少污染。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三、可以变废为宝。比如使用的塑料快餐盒、方便面碗、一次性筷子等,这些生活垃圾中有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但分开就是资源。四、可以减少危害。例如扔掉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也是时有发生。
(材料二)
1.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2.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菜梗菜叶,动物内脏,果皮瓜皮等。3.有害垃圾,包括发电池、废墨盒、废油漆桶、过期的药品、废灯管、杀虫剂等。4.其他垃圾,包括废弃食品袋、保鲜膜、纸巾、贝壳、坚果壳、灰土等。
(材料三)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颁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我国推动垃圾分类进行了总体规划。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不断,有居民说:“扔个垃圾,站在垃圾桶前想半天,分不清,真是麻烦!”也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垃圾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同时,还要制定惩罚和奖励政策。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才能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1)我国垃圾分类的标准是
A.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B.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玻璃垃圾
C.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D.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玻璃垃圾
(2)家里的灯管坏了,明明应该将它按放在
A.其他垃圾
B.厨余垃圾桶
C.有害垃圾桶
D.可回收垃圾桶
(3)“1吨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最能表明垃圾分类的优点是
A.减少污染
B.减少占地
C.减少危害
D.变废为宝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材料中的“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雪”具体指什么?
(5)垃圾分类的好处显而易见,可实施起来仍有困难,请你为这一制度的推行提一条可行性建议。
三.散文(共1小题)
7.(2022 济南)现代文阅读。
小 巷
贾平凹
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
原住着一群瞎子。他们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这个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他们的交通工具依旧是一根竹棍。笃笃,笃笃,神奇般的竹棍,既不长叶,也不生根,却是他们的神经和眼睛,在两边工厂院墙高高的相夹的几百米的甬道里,他们步步往里走。小巷永远是潮湿的,阴暗的,白日没灯,黑夜没灯,他们似乎是绝缘体,光明对于他们是不存在的。
窄窄的小巷,被人们久久地遗忘了。一年,两年,大人不到那里去,小孩也不到那里去,偶尔有三只蝴蝶形的风筝飘进巷子,却挂在了巷子深处的屋檐上,无人去取,就一直倒吊在那里了。巷道里草漫了上来,渐渐覆盖了那古老的四方砖块。
今年春天,城市的上空又飞起了蝴蝶形的风筝,寂寞了一个冬季的天空,显得明快了。突然,这条窄窄的小巷口,拥满了人,都在看那墙上的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盲人按摩所。
消息爆炸了整个城市,都在传说:这群瞎子并没有默默地死去,几年里默默地学成了按摩术,可以治好多好多的病症。
这个城市的病人毕竟是很多的。病急乱投医,就有人进了这窄窄的小巷。一个,两个,十个,八个……瞎子们果然在那里备有按摩室。他们一次一次按摩得满头大汗,病人一次一次感到病情减轻,终究痊愈了。于是,一群一群的病人赶来,从小巷往里走,弯腰的,弓背的,拐腿的,歪脖的,这些在生活中痛苦、失去了人世乐趣和理想的患者,走一步,退半步,不知道这个小巷的深处将是一个什么世界?
不久,一群一群的人从小巷深处走出来,他们都好了。那里是一个修理的世界,修理师就是一群黑暗中的精灵。小巷里的草一天天踏下去了,又露出了那古老的四方砖块。
但是,他们都在奇怪:这巷道里,那病房里,全挂满了电灯,黑夜里在亮着,白日里也在亮着?
“那你们能看见吗?”有人问。
瞎子们却笑了:“请问,你的眼睛能看见你的眼睛吗?”
“不能。”
“是的,眼睛是看别人的,灯是我们的眼,所以我们看不见,但它却看见了别人,别人也看见它了。”
这灯就一直这么日日夜夜地亮着。
日日夜夜,患者从这窄窄的小巷往里走。白天灯在照着、黑暗里,灯在照着,灯给了患者生活的希望。他们一直往前走,走向生活的深处。
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
(1)本文讲述了与小巷盲人相关的四件小事,请认真读文章提取相关信息,补充填空。
小巷盲人 被人们遗忘 小巷盲人 小巷盲人 小巷盲人
(2)“那里是一个修缮的世界,修缮师就是一群黑暗中的精灵。”一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不管是“修缮师”还是“黑暗中的精灵”都是指 ,这样写表达了对他们 的情感。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是对小巷的 描写,突出小巷的 特点。
(4)认真读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说“灯给了患者生活的希望”?
(5)“这群瞎子并没有默默地死去,几年里默默地学成了按摩术,可以治好多病症。”透过两个“默默地”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发挥想象并写下来。
(6)文章开头和结尾是“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请结合全文想想这样写的好处并写下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课文内容分析(共4小题)
1.(2022 济南)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所以 ,我们 如果 有缺点, 就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都 行。 只要 你说得对,我们 就 改正。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第二段紧扣 为人民服务 这个中心意思来写,依次写了以下内容。(填序号)
C ﹣ A ﹣ B
A.欢迎任何人批评
B.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
C.我们欢迎批评
(3)作者采用多种方法论证观点,认真阅读第一段,用横线画出对比论证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举例论证的句子。
(4)请借助以下资料谈谈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
毛主席的原稿中,有很大篇幅是对张思德具体事迹的讲述: 在一次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故人两挺机枪。长征途中组织发出“尝百草”的号召,他总是抢在别人之前,差一点牺牲生命,粮食不足的情况下,他每次吃饭吃到一半,或不声不响地去打水,以便让大家多吃一些,他还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
我的理解: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则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解答】(1)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与“有缺点,不怕批评指出”是因果关系,应该用“因为……所以……”相连。“有缺点”与“不怕批评指出”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什么人”与“行”是条件关系,可以用“不管……都……”相连。“你说得对”和“我们改正”是条件关系,应该用“只要……就……”相连。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第二段紧扣“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意思来写,依次写了我们欢迎批评、欢迎任何人批评、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
(3)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理解。阅读句子“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的道理。阅读句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可知,这句话举了张思德的例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4)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材料中主要写了张思德的具体事迹。结合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知,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则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故答案为:
(1)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2)为人民服务 C A B;
(3)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4)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则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2.(2022 林口县)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的。
(1)《为人民服务》是 毛泽东 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 张思德 同志而作的演讲。
(2)查字典,填空。“鸿”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H ,部首查字法应查 氵 部。“精兵简政”的意思是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3)选文第①段的中心句是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一个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 为人民利益而死 ;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是因为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联系实际,你还知道有哪些人物的死比泰山还重的?请写出两个: 邱少云 、 董存瑞 。
【解答】(1)考查文学常识。《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作的演讲。
(2)考查查字典和理解词语。“鸿”用音序查字法先查“H”,部首查字法应查“氵”,“精兵简政”的意思是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3)考查找出语段的中心句。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是语段的中心句,语段围绕这句话阐述了人死的意义的不同。
(4)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通读语段,从文中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话可知,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是因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联系实际,知道的死的比泰山还重的人如:邱少云、董存瑞。
故答案为:
(1)毛泽东 张思德;
(2)H 氵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4)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邱少云 董存瑞。
3.(2021 长清区)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1)给上述片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法庭相见 。
(2)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让你想起了哪些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请写出三个。
沉着冷静 、 临危不惧 、 大义凛然
(3)用“ ”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 没戴眼镜 ”“ 乱蓬蓬的长头发 ”等描写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 平静 ”一词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4)父亲的神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有信心,他用自己的“安定”“沉着”安抚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5)如果你来到李大钊的塑像前,你想说些什么?
李大钊爷爷,我要向您学习,学习您那坚贞不屈的精神。
【解答】(1)考查给语段加一个标题。通读语段可知,这段话主要写了“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见面。故小标题可为:法庭相见。
(2)考查人物分析。结合“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可用这几个词语来表现“父亲”的品质,即: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3)考查根据短文内容填空。从文中的“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可知,句子中的“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等描写,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一词说明李大钊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4)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结合“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分析回答。
(5)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章内容即可。
故答案为:
(1)法庭相见;
(2)沉着冷静 临危不惧 大义凛然;
(3)没戴眼镜 乱蓬蓬的长头发 平静;
(4)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有信心,他用自己的“安定”“沉着”安抚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5)李大钊爷爷,我要向您学习,学习您那坚贞不屈的精神。
4.(2021 济南)课内阅读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两段话节选自《 为人民服务 》一文,本文是 毛泽东 为悼念 张思德 而做的演讲。
(2)仔细阅读第二段,找一找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3)请在文中横线上将司马迁说的话补充完整。
(4)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这样运用“引用”的好处是: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起下文。
【解答】(1)考查了语段的出处,本语段出自《为人民服务》,本文是毛泽东为了悼念张思德而做的演讲。
(2)考查了对中心句的辨析。中心句能体现语段主要内容或主题,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第二自然段主要阐述人死的意义。故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后面三句话围绕这一句分别写了人死的意义到底有何不同。
(3)考查了根据原文填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汉代司马迁的名言。
(4)考查了引用名言的好处。在文中引用名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并引起下文。
故答案为:
(1)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张思德;
(2)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3)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起下文。
二.非连续性文本(共2小题)
5.(2021 济阳区)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主食不可偏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材料二:相关的调查
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的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
③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要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④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感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就会被破坏,影响身体健康。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目前,由于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致使大多数人群引起了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
②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不吃主食。 ×
③在我国,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已是件非常紧迫的事。 √
(2)对于中小学生,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 ACD 的现象。
A.反应迟钝
B.血糖水平低
C.记忆力下降
D.影响到学习质量
(3)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者用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观念的迫切性。
(4)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
同学们,经常吃零食,摄入主食量少,会使我们大脑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同时吃零食还会让我们缺乏食欲,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改正这种不良的习惯,不吃或少吃零食。
【解答】(1)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①阅读句子“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可知,①表述错误。②阅读句子“换句话说,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可知,②表述错误。③阅读句子“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可知,③表述正确。
(2)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可知,对于中小学生,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的现象。故选ACD。
(3)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阅读句子“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者用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观念的迫切性。
(4)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回答即可。示例:同学们,经常吃零食,摄入主食量少,会使我们大脑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同时吃零食还会让我们缺乏食欲,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改正这种不良的习惯,不吃或少吃零食。故答案为:
(1)①×②×③√;
(2)ACD;
(3)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者用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观念的迫切性。
(4)同学们,经常吃零食,摄入主食量少,会使我们大脑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同时吃零食还会让我们缺乏食欲,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改正这种不良的习惯,不吃或少吃零食。
6.(2021 济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空气、土壤、水等造成污染,大量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居民健康。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其优点有:一、可以减少占地。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可达60%以上。二、可以减少污染。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三、可以变废为宝。比如使用的塑料快餐盒、方便面碗、一次性筷子等,这些生活垃圾中有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但分开就是资源。四、可以减少危害。例如扔掉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也是时有发生。
(材料二)
1.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2.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菜梗菜叶,动物内脏,果皮瓜皮等。3.有害垃圾,包括发电池、废墨盒、废油漆桶、过期的药品、废灯管、杀虫剂等。4.其他垃圾,包括废弃食品袋、保鲜膜、纸巾、贝壳、坚果壳、灰土等。
(材料三)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颁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我国推动垃圾分类进行了总体规划。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不断,有居民说:“扔个垃圾,站在垃圾桶前想半天,分不清,真是麻烦!”也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垃圾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同时,还要制定惩罚和奖励政策。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才能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1)我国垃圾分类的标准是 C
A.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B.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玻璃垃圾
C.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D.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玻璃垃圾
(2)家里的灯管坏了,明明应该将它按放在 C
A.其他垃圾
B.厨余垃圾桶
C.有害垃圾桶
D.可回收垃圾桶
(3)“1吨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最能表明垃圾分类的优点是 D
A.减少污染
B.减少占地
C.减少危害
D.变废为宝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材料中的“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雪”具体指什么? 各个部门按照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事。
(5)垃圾分类的好处显而易见,可实施起来仍有困难,请你为这一制度的推行提一条可行性建议。 小社区内安放不同颜色分类垃圾桶,让居民易于识别,分类存放垃圾。同时,在运前垃圾时,进行分类运送。
【解答】(1)考查了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二的阅读可知,我国的垃圾分类标准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故选C。
(2)考查了学生结合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二中“有害垃圾”中的说明可知,废灯管属于有害垃圾,要放在有害垃圾中。故选C。
(3)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材料一中的第三点说明可知,“1吨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说明可回收垃圾可以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故选D。
(4)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前一句“圾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同时,还要制定惩罚和奖励政策”可知,“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雪’”意思是指各个部门按照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事。
(5)考查了根据文中的信息提出建议的能力。结合材料三中提出的问题或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即可。
故答案为:
(1)C;
(2)C;
(3)D;
(4)各个部门按照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事。
(5)小社区内安放不同颜色分类垃圾桶,让居民易于识别,分类存放垃圾。同时,在运前垃圾时,进行分类运送。
三.散文(共1小题)
7.(2022 济南)现代文阅读。
小 巷
贾平凹
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
原住着一群瞎子。他们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这个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他们的交通工具依旧是一根竹棍。笃笃,笃笃,神奇般的竹棍,既不长叶,也不生根,却是他们的神经和眼睛,在两边工厂院墙高高的相夹的几百米的甬道里,他们步步往里走。小巷永远是潮湿的,阴暗的,白日没灯,黑夜没灯,他们似乎是绝缘体,光明对于他们是不存在的。
窄窄的小巷,被人们久久地遗忘了。一年,两年,大人不到那里去,小孩也不到那里去,偶尔有三只蝴蝶形的风筝飘进巷子,却挂在了巷子深处的屋檐上,无人去取,就一直倒吊在那里了。巷道里草漫了上来,渐渐覆盖了那古老的四方砖块。
今年春天,城市的上空又飞起了蝴蝶形的风筝,寂寞了一个冬季的天空,显得明快了。突然,这条窄窄的小巷口,拥满了人,都在看那墙上的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盲人按摩所。
消息爆炸了整个城市,都在传说:这群瞎子并没有默默地死去,几年里默默地学成了按摩术,可以治好多好多的病症。
这个城市的病人毕竟是很多的。病急乱投医,就有人进了这窄窄的小巷。一个,两个,十个,八个……瞎子们果然在那里备有按摩室。他们一次一次按摩得满头大汗,病人一次一次感到病情减轻,终究痊愈了。于是,一群一群的病人赶来,从小巷往里走,弯腰的,弓背的,拐腿的,歪脖的,这些在生活中痛苦、失去了人世乐趣和理想的患者,走一步,退半步,不知道这个小巷的深处将是一个什么世界?
不久,一群一群的人从小巷深处走出来,他们都好了。那里是一个修理的世界,修理师就是一群黑暗中的精灵。小巷里的草一天天踏下去了,又露出了那古老的四方砖块。
但是,他们都在奇怪:这巷道里,那病房里,全挂满了电灯,黑夜里在亮着,白日里也在亮着?
“那你们能看见吗?”有人问。
瞎子们却笑了:“请问,你的眼睛能看见你的眼睛吗?”
“不能。”
“是的,眼睛是看别人的,灯是我们的眼,所以我们看不见,但它却看见了别人,别人也看见它了。”
这灯就一直这么日日夜夜地亮着。
日日夜夜,患者从这窄窄的小巷往里走。白天灯在照着、黑暗里,灯在照着,灯给了患者生活的希望。他们一直往前走,走向生活的深处。
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
(1)本文讲述了与小巷盲人相关的四件小事,请认真读文章提取相关信息,补充填空。
小巷盲人 被人们遗忘 小巷盲人 开推拿所轰动全城 小巷盲人 治好很多病人 小巷盲人 在巷道里挂满电灯
(2)“那里是一个修缮的世界,修缮师就是一群黑暗中的精灵。”一句中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不管是“修缮师”还是“黑暗中的精灵”都是指 小巷盲人 ,这样写表达了对他们 充满赞誉 的情感。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是对小巷的 环境 描写,突出小巷的 阴暗、潮湿、冷清 特点。
(4)认真读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说“灯给了患者生活的希望”?
因为小巷盲人希望通过灯来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陪伴他们度过漫长痛苦的时间,带给他们温暖和希望。
(5)“这群瞎子并没有默默地死去,几年里默默地学成了按摩术,可以治好多病症。”透过两个“默默地”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发挥想象并写下来。
透过两个“默默地”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小巷盲人在面带微笑地给病人按摩的画面,他们按摩时由轻到重,让病人逐渐适应后便开始有劲道的按压颈肩部的每一个穴位,一阵酸疼和舒麻的感觉过后,病人们随之神清气爽,浑身舒畅,紧张与陌生之感全然消失。
(6)文章开头和结尾是“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请结合全文想想这样写的好处并写下来。
在结构上与首尾呼应,在内容上夸张小巷环境依旧,但人的精神容颜巳发生改变,表达了对盲人的赞美之情。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阅读句子“消息爆炸了整个城市,都在传说:这群瞎子并没有默默地死去,几年里默默地学成了按摩术,可以治好多好多的病症”“他们一次一次按摩得满头大汗,病人一次一次感到病情减轻,终究痊愈了”“这灯就一直这么日日夜夜地亮着”可知,短文介绍了“小巷盲人被人遗忘”,“小巷盲人开推拿所轰动全城”,“小巷盲人推拿所治好很多病人”“小巷盲人在巷道里挂满电灯”四方面内容。
(2)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那里是一个修缮的世界,修缮师就是一群黑暗中的精灵”一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修缮师”比作“黑暗中的精灵”,不管是“修缮师”还是“黑暗中的精灵”都是指小巷盲人,这样写表达了对他们充满赞誉的情感。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小巷永远是潮湿的,阴暗的,白日没灯”可知,这句话是对小巷的环境描写,突出小巷阴暗、潮湿、冷清的特点。
(4)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白天灯在照着、黑暗里,灯在照着,灯给了患者生活的希望”可知,之所以说“灯给了患者生活的希望”,是因为小巷盲人希望通过灯来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陪伴他们度过漫长痛苦的时间,带给他们温暖和希望。
(5)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句子发挥想象回答即可。示例:透过两个“默默地”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小巷盲人在面带微笑地给病人按摩的画面,他们按摩时由轻到重,让病人逐渐适应后便开始有劲道的按压颈肩部的每一个穴位,一阵酸疼和舒麻的感觉过后,病人们随之神清气爽,浑身舒畅,紧张与陌生之感全然消失。
(6)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赏析。阅读文章可知,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是“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这句话,在结构上与首尾呼应,在内容上夸张小巷环境依旧,但人的精神容颜巳发生改变,表达了对盲人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1)开推拿所轰动全城 治好很多病人 在巷道里挂满电灯;
(2)比喻 小巷盲人 充满赞誉;
(3)环境 阴暗、潮湿、冷清;
(4)因为小巷盲人希望通过灯来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陪伴他们度过漫长痛苦的时间,带给他们温暖和希望。、
(5)透过两个“默默地”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小巷盲人在面带微笑地给病人按摩的画面,他们按摩时由轻到重,让病人逐渐适应后便开始有劲道的按压颈肩部的每一个穴位,一阵酸疼和舒麻的感觉过后,病人们随之神清气爽,浑身舒畅,紧张与陌生之感全然消失。
(6)在结构上与首尾呼应,在内容上夸张小巷环境依旧,但人的精神容颜巳发生改变,表达了对盲人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