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文艺评论的理论缘起是对文学的评论,所以文艺学的学科分类常常被专业人士定义为“文学学”。但是随着人们对文艺的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越来越丰富和理性,人们开始将对文学、戏剧、影视、书画、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的“评”与“论”归为文艺评论。
艺术的创作与发展需要评论的引导,那么评论者本身是否也需要一些必备的要求?着眼于当下文艺评论的现实语境,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应该上升到传承发展民族艺术、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探讨“文艺评论”的规训,至少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理性问题。所谓“评”,着重于价值判断,即“批评”或“评判”,所以“评”重在讲理。在文化艺术界,无论是评论具体的文艺作品,还是文化现象、文化思潮、文化事件,每一位评论者自然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这见解的高低上下却无从度量,这就涉及评论本身该如何界定的问题。对于以引导文艺创作为旨归的评论者而言,评判的标准比评判本身更重要。这标准包括评论者的立场、对被评论对象的资料掌握情况以及评论者的知识体系、技艺修为和眼界等。
二是“论”从哪里来的问题。所谓“论”,着重于对观点的阐释或说明,即“分析和说明道理”,因此“论”的重点在讲出道理。“论”还不只是从“史”出,还要从“实”、从“智”、从“对比”中出。这里的“实”包括生活的实际和艺术的实际。如果说文艺史是文艺评论的一面镜子,那么鲜活的文艺创作的实际,更是评论者必须参考的一面好镜子。如果一个人只看过七八部甚至一两部歌剧,那么他评价一部歌剧的好坏是需要审慎的,因为他尚未真正步入歌剧的广阔天地。
何谓好的文艺评论?简单、空洞、结论性的评论一定不是理想的文艺评论。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答案,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好的文艺评论应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思维、“专业派”的技艺知识和“爱好派”的热度与激情,同时,它还必须在史论结合而非主观臆断的坐标里去挖掘艺术的本质。
(摘编自景俊美《文艺评论的“评”与“论”》)
材料二:
“互联网+文艺”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形式,也对传统的文艺评论形成了挑战。作为因时而评、因事而评的文艺评论,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表达形式和评价标准,树立正确“三观”,充分融入网络环境,培养市场意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焕发新的活力。
网络文艺评论要能“扛大旗”。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理应具有担当精神。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做到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同时,网络文艺评论工作者理应以“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敢于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弘扬主流价值观,使文艺创作保持绿色健康的生态。当前,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碎片化、割裂化等倾向,这是对传统文艺评论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的解构与叛逆。但文艺评论毕竟是一项具有浓厚理论色彩和思辨精神的实践活动,需要基本的理论担当。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先要读懂这个网络时代,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艺评论形式,为互联网文艺找到符合其内在特点的理论视角。
网络文艺评论要有“网络感”。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可和传统文艺一概而论。以网络小说为例,其叙事方式、文化内涵、创作模式、创作理念等,与传统小说完全不同,以传统的文艺评论方式来评价,肯定是不合时宜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唯有深度参与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各类网络文艺生活,从“网生代”的情感体验出发,熟悉其思考和表达方式,才能作出有意义的评论。当前,随着网络文艺形式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网络中已形成不同的文艺评论“圈子”,各有不同的评论方式,如网络音乐评论主要是在论坛、贴吧、相关音乐软件,网络视频评论则主要在留言区、讨论区、弹幕等。了解这些“圈子”文化,洞悉其评论视角、思考方式和新锐观点,应当成为网络文艺评论的“日课”。
网络文艺评论还要“能进场”。与传统文艺评论相比,网络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中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加凸显。对文艺评论而言,互联网是充满机遇的“风口”。文艺评论能否号准市场的脉搏,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评判标准。因此,网络文艺评论应紧盯市场前沿,开发评论和市场结合的新模式,善于在海量的网络文艺产品中慧眼识珠,紧盯市场“潜力股”。同时,也要打造网络文艺评论的市场品牌,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建立独具个性的市场品牌,通过指导创作、促进消费,赢得资本回报,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推动文艺评论走向繁荣,参与竞争,实现双赢。这是不同于前人的职业标准,也是网络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摘编自俞国娟《文艺评论要读懂网络时代》)
材料三:
职业批评家接受的是传统经典文学鉴赏和评价的正统学术训练,在网络文艺诞生之初即对其持有雅俗之辨的先验偏见。21世纪以来,尽管不少学院派批评家开始转向网络文艺评论,却也难免精英化的批评立场。学院派批评家关注文学批评的学理探讨,在长期浸淫学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与网络文学作品存在着龃龉寡合的先天窒碍。此外,职业批评家也包括传统文学期刊的编辑,尽管这一群体普遍认可文学批评需要与时俱进,并推出了包括兼收并取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作品、创作网络文学专刊等一系列举措,却收效甚微。他们短时间内也很难及时作出调整来应对网络文学批评阵地缩水的挑战。
网站编辑是网络文学批评流程之中最为前端的把关人。文学网站是绝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发布和流播的第一渠道,专职的网站编辑负有对上传的作品进行审核、建议修改以及筛选推荐等职责。其在角色上类似于传统出版机构的专业编辑,但出发点和工作重心与后者大相径庭。在网络文学通行的审查制度规约之下,网站编辑的筛查重点在于剔除触犯法律或道德底线的作品,并且时刻以大众读者这一服务对象为优先,对作品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内容褒贬则在其次,把关作品的专业素养也难与出版编辑同日而语。
独立评论人的出现受网络文学的技术发展影响较大。受惠于移动技术和社交媒介的蓬勃发展,文学批评的发声平台和渠道更为多元,以自媒体和大众媒体为主要阵地的独立评论人不断崭露头角,激活了互联网文艺评论的生态环境。但是,独立评论人受点击率、转发率乃至植入广告等经济利益驱动的不在少数,或为迎合读者发表低级趣味及媚俗内容,其评论亦多蜻蜓点水,在“去中心化”的同时容易导致扁平化的评论倾向,甚至是流于炒作和恶性竞争,遑论对网络文学创作起到积极引导的推动影响。
(摘编自史霄鸿《新媒体书评人与网络文学批评机制的有效构建》)
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文艺评论的理论缘起于文学评论,但后来文艺评论的艺术形式大大拓宽了。
B.艺术的创作与发展需要评论的引导,否则艺术创作就成了无本之木,失去方向。
C.度量评论者对于文艺作品、文化现象等的见解高低,依赖于评判标准的明确。
D.评论前先大量阅读文艺作品,接触文艺创作实际,体现评论者审慎的写作态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媒介改变了文学作品评论的传统形态,导致网络文学作品批评主体呈现多元化形态。
B.互联网时代的文艺与传统文艺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不宜用传统的文艺评论方式进行评价。
C.与职业批评家不同,网络编辑与独立评论人的网络文艺批评更易受特定读者的影响。
D.传统文艺评论之所以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是因为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等倾向。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这一话题,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B.文章第2段将文艺评论比作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文艺评论应具有担当精神。
C.文章第3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及不同的网络文艺评论“圈子”有不同的评论方式。
D.文章论述了网络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中市场因素影响突出,继而提出一系列促进发展的举措,论述充分,分析精辟。
4.评论者本身在文艺评论时需要哪些必备的要求?请结合材料一内容简要概括。
5.传统的文艺评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如何做?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8题。
黄河入海
叶梅
很久以来,我对滔滔黄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满了向往,那一番情景,是滔天巨浪?是长龙摆尾?或是桀骜不驯、浩浩汤汤?我一次次想象它的激越,想亲眼见到它的渴望与日俱增。
2019年夏末,如愿以偿,我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东营。
一路上,我想起青海的好朋友梅卓,她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女诗人,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她说她的父老乡亲敬畏雪山化出的涓涓溪流,从不敢用任何不洁之物亵渎流水。每逢吉祥的日子,她的乡亲们都会跋涉到雪山脚下取回清水,供奉在家里。梅卓在说这些话时,一脸虔诚,这使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
我又想到曾经去过的青海三江源,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如此宏阔而寥远,连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巍峨庄严,一派圣洁,而雪山脚下涌出的清泉则如从天而降的仙女,一群群前后欢跳着,四处流动……一时分辨不清,是哪些涓涓雪水流归了黄河?
有关黄河源的记载,《尚书·禹贡》即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唐王朝和吐蕃来往密切,特地派遣过一些官员和旅行家在河源探访吐蕃王松赞干布,还在这一带迎娶了不远万里前来和亲的文成公主。这黄河之源,想必也勾起公主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但她若能知道她的故事将随着黄河之水久久流传,成为民族亲情千秋美好的见证,一定会欣慰不已。
青藏高原孕育了三条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黄河为何选择流向北方,这是大河深藏的秘密。或许她从巴颜喀拉山脉初生之时,便与长江、澜沧江心照不宣,以对生命无边的仁慈和默契,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去向,在持续的前行中不断丰盈,哺育着亿万生灵。
从雪山到海洋,这条中国北方的大河,流向西北干涸的山峦和土地,滋润了广袤的高原与平原,最后注入渤海。她经历了一路惊险传奇,是在山地峡谷间穿行,又随手造就出富饶的河套平原;随后急转朝南,飞流直下,将黄土高原的泥沙裹挟而去;继而摇荡前行,过三门峡,长驱直入,横贯华北平原;在她奔向大海的前夕,将挟带而来的泥沙堆积成一块块新生的陆地,任那里绿芽萌发,草木葳蕤。
我追随着她的气息,终于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也就是她不断簇拥而成的土地上。前往入海口的路上,黄河就在相距不远的大堤之外,行高处,能时时看到她万马奔腾似的流动,仿佛听到那大河的咆哮。
漫漫长路,她润泽了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人们用这母亲河灌溉农田,兴修水电,她是沿途人民的生命源泉,也是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就在前些年,人们突然发现,黄河竟然出现断流现象,究竟是源头的雪线下降,黄沙遮蔽?还是沿途树木减少,水系退化?或是人们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环境恶劣河水干涸?下游有些河段竟然只剩了浅浅的水面,浅得人赤着双脚就能过河去,怎不叫人痛彻心扉?
欣喜的是,那片通往黄河入海口的藏蕤湿地,展现了东营人的良苦用心。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至黄河源头,下至黄河入海口以及渤海,启动了全面保护的战略规划,还大自然以勃勃生机,日见成效。
受到黄河馈赠的东营似乎迎来了高原的某种气息,那受到呵护的湿地一望无际,青苍苍的芦苇枝叶舒展,密不透风,水洼里虫鸣鱼跳。辽阔的湿地成为鸟儿的乐园,每年南来北往的近六百万只鸟儿在此越冬、繁殖和歇息,丹顶鹤、白鹭、天鹅……数不清种类的鸟儿们在湿润的草地、密集的芦苇丛中优雅地翩翩起舞,它们组成曼妙的队列,在这片与大海相依的天空之上此起彼伏,高飞低唱,仿佛都在一同欢迎远道而来的黄河之水。
眼见得,黄河就要扑向大海了,那是她日夜奔走终将回归的家园。她一定是远远地看见了那一片蔚蓝,从那么遥远的高原到此,她从未停歇,即便已是千辛万苦,也仍然毫不踌躇地奔涌向前,那排山倒海的波涛便是她急急的脚步。她有一些矜持,可以从她回卷的瞬间看出来,但终归,她气势磅礴地迎着海洋而去。
于是,那一道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便出现了:巨大的黄河浪潮与渺远的蓝色大海紧紧相汇,持续着,连绵不断……那是经历了无数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浑的黄,那是经历了从陆地湖泊——海的沧桑演变的无尽的蓝,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
这时候,你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奔腾而来的黄河即使进入了大海,但依然按捺不住地倔强。
她在一派宽容的蓝色之上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浪的尖顶扬起一堆堆雪白,展现出大河一如既往的冰雪性情——她到此时,也没有忘记雪山的恩典,不屈不挠地试图留下自己的本色。
在那里,在那遥远的、人的视线难以企及的海之深处,她终于化作了海。
(节选自2019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追溯古人关于黄河源的古老记载时,还联想到了文成公主赴藏和亲的历史往事,这些内容使黄河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厚。
B.文章描述了黄河从雪山到海洋惊险传奇的漫长历程,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黄河在上游、中游、下流和入海口处的不同特点。
C.黄河有的河段“只剩了浅浅的水面”,而入海口处则是“排山倒海的波涛”,不同的现状显示出不同地区环保态度的差别。
D.“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两者是指蓝色和黄色。黄色河水汇入蓝色的大海,作者称这一景象是“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连用三个问句,表达对黄河入海情景的想象,突出了作者对亲临其境感受壮观景象的向往,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藏族女诗人梅卓讲述乡亲们如何敬畏雪山溪水时,文章写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运用肖像描写突显人物的虔诚。
C.文章前后照应,首尾圆合。文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展现黄河的风貌,最后浓墨重彩实写黄河入海的场景,至此作者的情感也达到高潮。
D.文章开头称黄河为“它”,后面则改称“她”,人称用词从客观性的表述变为拟人化的表述,意味着作者的情感在一步步深化。
8.本文以“黄河入海”为题,有哪些作用?
9.如果将本文收入一本散文集,文集中有“神州览胜”和“文明探源”两个栏目,你认为应该把本文放在哪个栏目中?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拜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诏将下之夕,谓垍曰:“宰相之职,宜选擢贤俊,今则懵然莫知能否。卿多精鉴,今之才杰,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数月之内,选用略尽,当时翕然称吉甫有得人之称。元和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同平章事。明年,加监修国史。垍奏:“登朝官五品已上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皆从之。元和五年,中风病。宪宗甚嗟惜。明年,卒,废朝,赠礼有加,赠太子少傅。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初平吴、蜀,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垍小心敬慎,甚称中旨。及作相之后,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垍骤居相位,而器局峻整,虽大僚前辈造请,不敢干以私。谏官言时政得失,旧事,操权者多不悦其举职。垍在中书,有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自拾遗转补阙,及参谢之际,垍廷语之曰:“独孤与李孜孜献纳,严补阙官业,或异于斯。”休复悚恧而退。垍在翰林,举李绛、崔群同掌密命,及在相位,用韦贯之、裴度知制诰,擢李夷简为御史中丞,其后继踵入相,咸著名迹。其余量材赋职,皆叶人望,选任之精,前后莫及。议者谓垍作相,知无不为,于时朝无幸人,百度浸理,而遘疾休谢,公论惜之。
(选自《旧唐书·裴垍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B.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C.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D.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古地区名,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B.对策,古代考试取士,把问题写在简策上,让应试者对答皇帝有关政事、经义的策问。
C.宪宗,皇帝的庙号。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被追尊为某宗,称为庙号。
D.谏官,古代掌管朝政缺失、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的官,如唐朝的左拾遗等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垍品性正直,行事坚守原则。他入朝任职后,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不接受人们的请托,在考核时力求发现真正的人才。
B.裴垍慧眼识人,举荐优秀人才。他向李吉甫推荐的三十余人,大都得到了任用;他举荐的裴度、李夷简等人,后来相继担任了职位,而且有很好的名声。
C.裴垍德才兼备,颇受宪宗信任。他做翰林承旨时,做事很合皇帝心意;做了宰相之后,他提出的整顿吏治、考核官吏政绩的建议都得到了皇帝认可,并得以施行。
D.裴垍特立独行,为官卓然出众。一般掌权者不喜欢提升谏官的官职,裴垍却截然相反,他赞美孜孜进谏的人,对从不进谏者则予以批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宪宗初平吴、蜀,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
(2)垍骤居相位,而器局峻整,虽大僚前辈造请,不敢干以私。
14.裴垍对皇帝都有哪些建议被采纳了?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卜算子①
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①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本词作于此时。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词“以物喻人”,借旅雁来写自己,是这首词的最大特色。
B.次句的“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喻指如风雨骤来的战争。
C.下片第一句,承接上句“寒汀立”,写旅雁下到寒汀后,未获同类的同情,有鸥鹭难亲之苦。
D.失群的孤雁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如李清照的“雁过也,正伤心”。
16.本词中的“旅雁”有怎样的特点?结合创作背景,试分析词人通过“旅雁”的形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在《贞观政要》曾说:“天下稍安,犹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表达过与此相近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以声摹声,极具形象感地描绘出音乐清脆、激越、幽怨等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中写出了屈原如莲、如蝉一般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战友和同志。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兄弟般的感情和同志式的友谊。这种兄弟般的情感和同志式的友谊,( )
珍视友谊,热爱共同的事业是他俩弥合矛盾的根本密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结成深厚友谊的同志和战友,在共同的事业中,两人从________的文献资料中寻找社会发展的规律,在一次一次问题争辩中________,找到解决问题症结的办法;在处理因不幸遭遇的影响而导致感情裂痕上________,理智地陈述原委,检讨错误和过失,及时弥合矛盾。长相知,不相疑,肝胆相照,________,风雨同行。视友谊为生命,以事业为根基,经受住了漫长而复杂的革命斗争的血与火的考验,建立了具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共同理想、伟大事业的友谊。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
B.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C.他们在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
D.他们在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
B.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
C.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
D.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因为它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繁芜丛杂 豁然开朗 浅尝辄止 休戚相关
B.繁文缛节 茅塞顿开 适可而止 休戚相关
C.繁芜丛杂 茅塞顿开 适可而止 休戚与共
D.繁文缛节 豁然开朗 浅尝辄止 休戚与共
21.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例如:大前提: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有两户人家都生了儿子。有一家的孩子死了,就将另一家的孩子偷偷地抱回自己的家。另一家发现后与这一家争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告到官府。有一个知县对两个妇女说:“你们两人一人拉住孩子的一条胳膊,谁把孩子抢到手,孩子就属于谁。”大堂上,两个妇女就动手拉了起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其中甲妇女开始时还使劲,听到孩子哭喊后,就不使劲了。而另一个乙妇女则拿出吃奶的劲,眼看就要把孩子抢到手了。这时,知县大叫一声“停!”然后平静地说:“我现在知道孩子的真正母亲是谁了。”他用手指了指那个不使劲的甲妇女说:“她是真正的母亲。”
请根据所给参考示例,分析以上材料,写出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对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不用具体数据,但须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练流畅,不超过60字。
子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非常坦白地向父母诉说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就这个问题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忧,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仅4.4%的受访者和父母从来都不这样。调查显示,受访者中,00后占2.8%,90后占35.4%,80后占45.2%,70后占12.5%,60后占3.4%,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之间会报喜不报忧?调查中,61.7%的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为自己担心,51.2%的受访者归因于希望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50.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告诉对方。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其意思是“德行高于众人(的人),众人必定会诽谤他”。然而,汉代儒家学者郑玄却认为“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意为“古人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
某中学拟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分别为正反两方观点举行辩论赛,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综合检测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文艺评论的理论缘起是对文学的评论,所以文艺学的学科分类常常被专业人士定义为“文学学”。但是随着人们对文艺的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越来越丰富和理性,人们开始将对文学、戏剧、影视、书画、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的“评”与“论”归为文艺评论。
艺术的创作与发展需要评论的引导,那么评论者本身是否也需要一些必备的要求?着眼于当下文艺评论的现实语境,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应该上升到传承发展民族艺术、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探讨“文艺评论”的规训,至少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理性问题。所谓“评”,着重于价值判断,即“批评”或“评判”,所以“评”重在讲理。在文化艺术界,无论是评论具体的文艺作品,还是文化现象、文化思潮、文化事件,每一位评论者自然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这见解的高低上下却无从度量,这就涉及评论本身该如何界定的问题。对于以引导文艺创作为旨归的评论者而言,评判的标准比评判本身更重要。这标准包括评论者的立场、对被评论对象的资料掌握情况以及评论者的知识体系、技艺修为和眼界等。
二是“论”从哪里来的问题。所谓“论”,着重于对观点的阐释或说明,即“分析和说明道理”,因此“论”的重点在讲出道理。“论”还不只是从“史”出,还要从“实”、从“智”、从“对比”中出。这里的“实”包括生活的实际和艺术的实际。如果说文艺史是文艺评论的一面镜子,那么鲜活的文艺创作的实际,更是评论者必须参考的一面好镜子。如果一个人只看过七八部甚至一两部歌剧,那么他评价一部歌剧的好坏是需要审慎的,因为他尚未真正步入歌剧的广阔天地。
何谓好的文艺评论?简单、空洞、结论性的评论一定不是理想的文艺评论。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答案,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好的文艺评论应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思维、“专业派”的技艺知识和“爱好派”的热度与激情,同时,它还必须在史论结合而非主观臆断的坐标里去挖掘艺术的本质。
(摘编自景俊美《文艺评论的“评”与“论”》)
材料二:
“互联网+文艺”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形式,也对传统的文艺评论形成了挑战。作为因时而评、因事而评的文艺评论,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表达形式和评价标准,树立正确“三观”,充分融入网络环境,培养市场意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焕发新的活力。
网络文艺评论要能“扛大旗”。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理应具有担当精神。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做到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同时,网络文艺评论工作者理应以“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敢于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弘扬主流价值观,使文艺创作保持绿色健康的生态。当前,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碎片化、割裂化等倾向,这是对传统文艺评论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的解构与叛逆。但文艺评论毕竟是一项具有浓厚理论色彩和思辨精神的实践活动,需要基本的理论担当。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先要读懂这个网络时代,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艺评论形式,为互联网文艺找到符合其内在特点的理论视角。
网络文艺评论要有“网络感”。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可和传统文艺一概而论。以网络小说为例,其叙事方式、文化内涵、创作模式、创作理念等,与传统小说完全不同,以传统的文艺评论方式来评价,肯定是不合时宜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唯有深度参与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各类网络文艺生活,从“网生代”的情感体验出发,熟悉其思考和表达方式,才能作出有意义的评论。当前,随着网络文艺形式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网络中已形成不同的文艺评论“圈子”,各有不同的评论方式,如网络音乐评论主要是在论坛、贴吧、相关音乐软件,网络视频评论则主要在留言区、讨论区、弹幕等。了解这些“圈子”文化,洞悉其评论视角、思考方式和新锐观点,应当成为网络文艺评论的“日课”。
网络文艺评论还要“能进场”。与传统文艺评论相比,网络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中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加凸显。对文艺评论而言,互联网是充满机遇的“风口”。文艺评论能否号准市场的脉搏,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评判标准。因此,网络文艺评论应紧盯市场前沿,开发评论和市场结合的新模式,善于在海量的网络文艺产品中慧眼识珠,紧盯市场“潜力股”。同时,也要打造网络文艺评论的市场品牌,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建立独具个性的市场品牌,通过指导创作、促进消费,赢得资本回报,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推动文艺评论走向繁荣,参与竞争,实现双赢。这是不同于前人的职业标准,也是网络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摘编自俞国娟《文艺评论要读懂网络时代》)
材料三:
职业批评家接受的是传统经典文学鉴赏和评价的正统学术训练,在网络文艺诞生之初即对其持有雅俗之辨的先验偏见。21世纪以来,尽管不少学院派批评家开始转向网络文艺评论,却也难免精英化的批评立场。学院派批评家关注文学批评的学理探讨,在长期浸淫学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与网络文学作品存在着龃龉寡合的先天窒碍。此外,职业批评家也包括传统文学期刊的编辑,尽管这一群体普遍认可文学批评需要与时俱进,并推出了包括兼收并取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作品、创作网络文学专刊等一系列举措,却收效甚微。他们短时间内也很难及时作出调整来应对网络文学批评阵地缩水的挑战。
网站编辑是网络文学批评流程之中最为前端的把关人。文学网站是绝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发布和流播的第一渠道,专职的网站编辑负有对上传的作品进行审核、建议修改以及筛选推荐等职责。其在角色上类似于传统出版机构的专业编辑,但出发点和工作重心与后者大相径庭。在网络文学通行的审查制度规约之下,网站编辑的筛查重点在于剔除触犯法律或道德底线的作品,并且时刻以大众读者这一服务对象为优先,对作品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内容褒贬则在其次,把关作品的专业素养也难与出版编辑同日而语。
独立评论人的出现受网络文学的技术发展影响较大。受惠于移动技术和社交媒介的蓬勃发展,文学批评的发声平台和渠道更为多元,以自媒体和大众媒体为主要阵地的独立评论人不断崭露头角,激活了互联网文艺评论的生态环境。但是,独立评论人受点击率、转发率乃至植入广告等经济利益驱动的不在少数,或为迎合读者发表低级趣味及媚俗内容,其评论亦多蜻蜓点水,在“去中心化”的同时容易导致扁平化的评论倾向,甚至是流于炒作和恶性竞争,遑论对网络文学创作起到积极引导的推动影响。
(摘编自史霄鸿《新媒体书评人与网络文学批评机制的有效构建》)
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文艺评论的理论缘起于文学评论,但后来文艺评论的艺术形式大大拓宽了。
B.艺术的创作与发展需要评论的引导,否则艺术创作就成了无本之木,失去方向。
C.度量评论者对于文艺作品、文化现象等的见解高低,依赖于评判标准的明确。
D.评论前先大量阅读文艺作品,接触文艺创作实际,体现评论者审慎的写作态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媒介改变了文学作品评论的传统形态,导致网络文学作品批评主体呈现多元化形态。
B.互联网时代的文艺与传统文艺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不宜用传统的文艺评论方式进行评价。
C.与职业批评家不同,网络编辑与独立评论人的网络文艺批评更易受特定读者的影响。
D.传统文艺评论之所以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是因为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等倾向。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这一话题,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B.文章第2段将文艺评论比作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文艺评论应具有担当精神。
C.文章第3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及不同的网络文艺评论“圈子”有不同的评论方式。
D.文章论述了网络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中市场因素影响突出,继而提出一系列促进发展的举措,论述充分,分析精辟。
4.评论者本身在文艺评论时需要哪些必备的要求?请结合材料一内容简要概括。
5.传统的文艺评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如何做?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B 2.D 3.A 4.①基于一定的评判标准“讲理”。②基于生活和艺术的实际,智慧地议论。③运用“对比”和“史论结合”等方法。④对文学艺术有热度与激情。 5.①传统的文艺评论若想跟上时代步伐,焕发新的活力,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表达形式和评价标准,树立正确“三观”,充分融入网络环境,培养市场意识。②传统的文艺评论既需要深度参与各类网络文艺生活,又需要从“网生代”的情感体验出发,熟悉其思考和表达方式。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佶息的能力。
B项,“否则艺术创作就成了无本之木,失去方向”表述过于绝对。评论具有引导的作用,但并非影响艺术创作的根本。
故选B。
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项,“是因为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等倾向”与原文意思不符,强加因果。材料二第二段中说的是“当前,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碎片化、割裂化等倾向,这是对传统文艺评论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的解构与叛逆”,由此可知“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等倾向”是表象,并不是传统文艺评论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的原因。
故选D。
3.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项,“逐层深入”有误,文章主体部分为并列结构。
故选A。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结合“一是‘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理性问题。所谓‘评’,着重于价值判断,即‘批评’或‘评判’,所以‘评’重在讲理”“评判的标准比评判本身更重要”分析,要求之一是“基于一定的评判标,准‘讲理’”;结合“‘论’还不只是从‘史’出,还要从‘实’、从‘智’、从‘对比’中出”“这里的‘实’包括生活的实际和艺术的实际”“它还必须在史论结合而非主观臆断的生标里去挖掘艺术的本质”分析,要求之二是“基于生活和艺术的实际,智慧地议论”和“运用‘对比’和‘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好的文艺评论应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思维、‘专业派’的技艺知识和‘爱好派’的热度与激情”分析,要求之三是“对文学艺术有热度与激情”。
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就本题而言,要抓住“传统的文艺评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如何做”几个要点。答案主要集中在材料二中,材料二主要论述的是“互联网+文艺”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形式,也对传统的文艺评论形成了挑战。从“作为因时而评、因事而评的文艺评论,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表达形式和评价标准,树立正确‘三观’,充分融入网络环境,培养市场意识”中可知,这里对传统的文艺评论提出了要求;从“网络文艺评论要有‘网络感’。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可和传统文艺一概而论”“深度参与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各类网络文艺生活,从‘网生代’的情感体验出发,熟悉其思考和表达方式”“了解这些‘圈子’文化,洞悉其评论视角、思考方式和新锐观点,应当成为网络文艺评论的‘日课’”等内容进行归纳则可得传统的文艺评论既需要深度参与各类网络文艺生活,又需要从“网生代”的情感体验出发,熟悉其思考和表达方式。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8题。
黄河入海
叶梅
很久以来,我对滔滔黄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满了向往,那一番情景,是滔天巨浪?是长龙摆尾?或是桀骜不驯、浩浩汤汤?我一次次想象它的激越,想亲眼见到它的渴望与日俱增。
2019年夏末,如愿以偿,我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东营。
一路上,我想起青海的好朋友梅卓,她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女诗人,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她说她的父老乡亲敬畏雪山化出的涓涓溪流,从不敢用任何不洁之物亵渎流水。每逢吉祥的日子,她的乡亲们都会跋涉到雪山脚下取回清水,供奉在家里。梅卓在说这些话时,一脸虔诚,这使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
我又想到曾经去过的青海三江源,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如此宏阔而寥远,连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巍峨庄严,一派圣洁,而雪山脚下涌出的清泉则如从天而降的仙女,一群群前后欢跳着,四处流动……一时分辨不清,是哪些涓涓雪水流归了黄河?
有关黄河源的记载,《尚书·禹贡》即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唐王朝和吐蕃来往密切,特地派遣过一些官员和旅行家在河源探访吐蕃王松赞干布,还在这一带迎娶了不远万里前来和亲的文成公主。这黄河之源,想必也勾起公主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但她若能知道她的故事将随着黄河之水久久流传,成为民族亲情千秋美好的见证,一定会欣慰不已。
青藏高原孕育了三条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黄河为何选择流向北方,这是大河深藏的秘密。或许她从巴颜喀拉山脉初生之时,便与长江、澜沧江心照不宣,以对生命无边的仁慈和默契,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去向,在持续的前行中不断丰盈,哺育着亿万生灵。
从雪山到海洋,这条中国北方的大河,流向西北干涸的山峦和土地,滋润了广袤的高原与平原,最后注入渤海。她经历了一路惊险传奇,是在山地峡谷间穿行,又随手造就出富饶的河套平原;随后急转朝南,飞流直下,将黄土高原的泥沙裹挟而去;继而摇荡前行,过三门峡,长驱直入,横贯华北平原;在她奔向大海的前夕,将挟带而来的泥沙堆积成一块块新生的陆地,任那里绿芽萌发,草木葳蕤。
我追随着她的气息,终于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也就是她不断簇拥而成的土地上。前往入海口的路上,黄河就在相距不远的大堤之外,行高处,能时时看到她万马奔腾似的流动,仿佛听到那大河的咆哮。
漫漫长路,她润泽了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人们用这母亲河灌溉农田,兴修水电,她是沿途人民的生命源泉,也是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就在前些年,人们突然发现,黄河竟然出现断流现象,究竟是源头的雪线下降,黄沙遮蔽?还是沿途树木减少,水系退化?或是人们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环境恶劣河水干涸?下游有些河段竟然只剩了浅浅的水面,浅得人赤着双脚就能过河去,怎不叫人痛彻心扉?
欣喜的是,那片通往黄河入海口的藏蕤湿地,展现了东营人的良苦用心。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至黄河源头,下至黄河入海口以及渤海,启动了全面保护的战略规划,还大自然以勃勃生机,日见成效。
受到黄河馈赠的东营似乎迎来了高原的某种气息,那受到呵护的湿地一望无际,青苍苍的芦苇枝叶舒展,密不透风,水洼里虫鸣鱼跳。辽阔的湿地成为鸟儿的乐园,每年南来北往的近六百万只鸟儿在此越冬、繁殖和歇息,丹顶鹤、白鹭、天鹅……数不清种类的鸟儿们在湿润的草地、密集的芦苇丛中优雅地翩翩起舞,它们组成曼妙的队列,在这片与大海相依的天空之上此起彼伏,高飞低唱,仿佛都在一同欢迎远道而来的黄河之水。
眼见得,黄河就要扑向大海了,那是她日夜奔走终将回归的家园。她一定是远远地看见了那一片蔚蓝,从那么遥远的高原到此,她从未停歇,即便已是千辛万苦,也仍然毫不踌躇地奔涌向前,那排山倒海的波涛便是她急急的脚步。她有一些矜持,可以从她回卷的瞬间看出来,但终归,她气势磅礴地迎着海洋而去。
于是,那一道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便出现了:巨大的黄河浪潮与渺远的蓝色大海紧紧相汇,持续着,连绵不断……那是经历了无数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浑的黄,那是经历了从陆地湖泊——海的沧桑演变的无尽的蓝,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
这时候,你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奔腾而来的黄河即使进入了大海,但依然按捺不住地倔强。
她在一派宽容的蓝色之上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浪的尖顶扬起一堆堆雪白,展现出大河一如既往的冰雪性情——她到此时,也没有忘记雪山的恩典,不屈不挠地试图留下自己的本色。
在那里,在那遥远的、人的视线难以企及的海之深处,她终于化作了海。
(节选自2019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追溯古人关于黄河源的古老记载时,还联想到了文成公主赴藏和亲的历史往事,这些内容使黄河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厚。
B.文章描述了黄河从雪山到海洋惊险传奇的漫长历程,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黄河在上游、中游、下流和入海口处的不同特点。
C.黄河有的河段“只剩了浅浅的水面”,而入海口处则是“排山倒海的波涛”,不同的现状显示出不同地区环保态度的差别。
D.“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两者是指蓝色和黄色。黄色河水汇入蓝色的大海,作者称这一景象是“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连用三个问句,表达对黄河入海情景的想象,突出了作者对亲临其境感受壮观景象的向往,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藏族女诗人梅卓讲述乡亲们如何敬畏雪山溪水时,文章写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运用肖像描写突显人物的虔诚。
C.文章前后照应,首尾圆合。文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展现黄河的风貌,最后浓墨重彩实写黄河入海的场景,至此作者的情感也达到高潮。
D.文章开头称黄河为“它”,后面则改称“她”,人称用词从客观性的表述变为拟人化的表述,意味着作者的情感在一步步深化。
8.本文以“黄河入海”为题,有哪些作用?
9.如果将本文收入一本散文集,文集中有“神州览胜”和“文明探源”两个栏目,你认为应该把本文放在哪个栏目中?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6.C 7.D 8.①交代作者观察和感受黄河的地点,概括文章所写的基本内容;
②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将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从历史到现在的材料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突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即写黄河投入海并终于化作海,形象地暗示文章的主旨。 9.示例一:应放在“神州览胜”一栏。
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黄河从雪山到大海,浩浩汤汤,一路奔流,最终流入大海的壮丽景观;
②主旨是讴歌祖国的山川之美,表达对山河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应放在“文明探源”一栏。
①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对黄河入海景观的描写,挖掘与黄河有关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②主旨是展示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表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景仰和热爱。
【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的能力。
C.“黄河有的河段‘只剩了浅浅的水面’,而入海口处则是‘排山倒海的波涛’,不同的现状显示出不同地区环保态度的差别”错误。有的河段“只剩了浅浅的水面”是“前些年”的事,不是现状;“显示出不同地区环保态度的差别”也不确切,不是本文要表达的内容,属于人为强加。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D.“文章开头称黄河为‘它’”错误,开头的“它”指代黄河入海的“那一番情景”,不是指代黄河。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本文描述了黄河从雪山到海洋惊险传奇的漫长历程,展现了黄河在上游、中游、下流和入海口处的不同特点。从内容上看,作者描写的正是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是文章的内容概括;
从结构上看,作者从黄河源头写到黄河入海口,即黄河从地理上、历史上“入海”的经过,因此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从主旨上,“奔腾而来的黄河即使进入了大海,但依然按捺不住地倔强……也没有忘记雪山的恩典,试图留下自己的本色”,借黄河的倔强、本色,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我们首先要弄懂本篇文章的主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写黄河从雪山到大海,浩浩汤汤,一路奔流,最终流入大海的壮丽景观,挖掘与黄河有关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讴歌祖国的山川之美,展示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表达对山河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景仰和热爱。
然后要对两个栏目进行理解。“神州揽胜” 顾名思义就是展示祖国各地风采,向社会大众展示华夏文明、文化遗产、民族风情、旅游名胜、生态环境、地方特产,城市变迁、时代名人,以及现实生活中可以大书特书的时代现象。如果选择入选此栏目,我们可以说: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黄河从雪山到大海,浩浩汤汤,一路奔流,最终流入大海的壮丽景观,主旨是讴歌祖国的山川之美,表达对山河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所以可以入选“神州揽胜”栏目。而“文明探源”顾名思义就是探寻文明的起源。如果入选此栏目,我们可以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黄河入海景观的描写,挖掘与黄河有关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主旨是展示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表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景仰和热爱。在解答时二选其一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拜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诏将下之夕,谓垍曰:“宰相之职,宜选擢贤俊,今则懵然莫知能否。卿多精鉴,今之才杰,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数月之内,选用略尽,当时翕然称吉甫有得人之称。元和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同平章事。明年,加监修国史。垍奏:“登朝官五品已上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皆从之。元和五年,中风病。宪宗甚嗟惜。明年,卒,废朝,赠礼有加,赠太子少傅。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初平吴、蜀,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垍小心敬慎,甚称中旨。及作相之后,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垍骤居相位,而器局峻整,虽大僚前辈造请,不敢干以私。谏官言时政得失,旧事,操权者多不悦其举职。垍在中书,有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自拾遗转补阙,及参谢之际,垍廷语之曰:“独孤与李孜孜献纳,严补阙官业,或异于斯。”休复悚恧而退。垍在翰林,举李绛、崔群同掌密命,及在相位,用韦贯之、裴度知制诰,擢李夷简为御史中丞,其后继踵入相,咸著名迹。其余量材赋职,皆叶人望,选任之精,前后莫及。议者谓垍作相,知无不为,于时朝无幸人,百度浸理,而遘疾休谢,公论惜之。
(选自《旧唐书·裴垍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B.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C.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D.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古地区名,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B.对策,古代考试取士,把问题写在简策上,让应试者对答皇帝有关政事、经义的策问。
C.宪宗,皇帝的庙号。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被追尊为某宗,称为庙号。
D.谏官,古代掌管朝政缺失、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的官,如唐朝的左拾遗等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垍品性正直,行事坚守原则。他入朝任职后,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不接受人们的请托,在考核时力求发现真正的人才。
B.裴垍慧眼识人,举荐优秀人才。他向李吉甫推荐的三十余人,大都得到了任用;他举荐的裴度、李夷简等人,后来相继担任了职位,而且有很好的名声。
C.裴垍德才兼备,颇受宪宗信任。他做翰林承旨时,做事很合皇帝心意;做了宰相之后,他提出的整顿吏治、考核官吏政绩的建议都得到了皇帝认可,并得以施行。
D.裴垍特立独行,为官卓然出众。一般掌权者不喜欢提升谏官的官职,裴垍却截然相反,他赞美孜孜进谏的人,对从不进谏者则予以批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宪宗初平吴、蜀,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
(2)垍骤居相位,而器局峻整,虽大僚前辈造请,不敢干以私。
14.裴垍对皇帝都有哪些建议被采纳了?
【答案】10.B 11.C 12.D 13.(1)恰逢宪宗刚刚平定吴、蜀,励精图治,国家的机要事务,全都让裴垍参与。
(2)裴垍迅速跃居相位,但器度严肃庄重,即使大官、前辈前来见他,也不敢用私事来求他。 14.任监修国史时,五品以上的任学士,六品以下的任直学士,不是登朝官的,一律担任校理的职位;做宰相时,平整吏治,考核官吏。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整句话的翻译为:如果不是登朝官,不管其品级大小,一律担任校理之职;其余的名称全都强制取消。史馆所请的登朝官中的入馆者,都担任修撰;不是登朝官的,都担任直史馆之职。长期依循这些作为固定的制度。
“并为”的宾语为“校理”,“其余”修饰“名目”,共同作下一句的主语,所以应在“理”后面断开,排除A、D。
“史馆请登朝官”是作“入馆者”的定语,所以“入”前面不能断开,可在“者”后断开,排除C。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被追尊为某宗”错误。庙号,不仅有“某宗”,也有“某祖”。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对从不进谏者则予以批评”错误。虽然裴垍批评了严休复,但并没有内容表明严休复是一个从不进谏的人。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属”,恰逢;“初”,刚刚;“关”,参与。
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骤”,迅速;“造”,拜访;“干”,求。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明年,加监修国史。垍奏:‘登朝官五品已上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皆从之”可知,裴垍任监修国史时,五品以上的任学士,六品以下的任直学士,不是登朝官的,一律担任校理的职位。
由原文“及作相之后,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可知,裴垍做宰相时,平整吏治,考核官吏。
参考译文:
裴垍,字弘中,是河东闻喜人。裴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贞元年间,在对策中获得第一名,被任命为美原县尉。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改任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当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裴垍主持考核词判,裴垍恪守正道,不接受请托,考核时都力求发现真才实学者。元和初年,召入翰林院任学士。李吉甫从翰林承旨之职被任命为平章事,诏书将要下发的那天晚上,他对裴垍说:“宰相的职责,应该是要选拔贤良优秀的人,如今我却茫然不知可否。您很有识人之明,如今的杰出人才,请您对我说一说。”裴垍取笔写下那些人的姓名,写了三十多人;几个月之内,基本都被选用了,当时人们一致称赞李吉甫知人善任。元和三年秋天,李吉甫出京镇守淮南,于是皇上让裴垍代替他任同平章事。第二年,加任监修国史。裴垍上奏说:“登朝官(定时入朝参见皇帝之官)中五品以上的任学士,六品以下的任直学士;如果不是登朝官,不管其品级大小,一律担任校理之职;其余的名称全都强制取消。史馆所请的登朝官中的入馆者,都担任修撰;不是登朝官的,都担任直史馆之职。长期依循这些作为固定的制度。”(皇帝)都听从了他。元和五年,(裴垍)患了中风病。宪宗大为嗟叹惋惜。第二年,(裴垍)去世,皇帝为他停止朝会,赠给助丧葬的物品及礼仪加等,追赠他为太子少傅。当初,裴垍担任翰林承旨,恰逢宪宗刚刚平定吴、蜀,励精图治,国家的机要事务,全都让裴垍参与。裴垍小心恭敬、谨慎从事,很合乎皇帝的旨意。等到做了宰相以后,恳请皇帝整顿法令制度,考核官吏政绩,都受到皇帝的认真听取和采纳。裴垍迅速跃居相位,但器度严肃庄重,即使大官、前辈前来见他,也不敢用私事来求他。谏官议论时政得失,按旧制,掌权的人大多不喜欢提升他们的官职。裴垍在中书省时,有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从拾遗之职改任补阙之职,等到他们朝见谢恩时,裴垍在朝廷上对他们说:“独孤郁和李正辞二人勤勉不懈,进献忠言,严补欠缺的业绩,也许和他们有所不同。”严休复惶恐惭愧地退了下去。裴垍在翰林院时,推荐李绛、崔群一同掌管机密决策,等到位居宰相,任用韦贯之、裴度担任知制诰之职,提拔李夷简担任御史中丞,这些人后来都相继担任宰相,都有很好的名声。其余的人,他也能根据才能授予官职,都合乎人们的期望,选拔和任用人才的精准,其前其后,没有人能与他相比。议论的人认为裴垍担任宰相,知道是应该做的,就一定去做,在当时朝廷中没有宠幸之人,各种政事逐渐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可是他因患病辞职休养,大家都认为十分可惜。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卜算子①
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①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本词作于此时。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词“以物喻人”,借旅雁来写自己,是这首词的最大特色。
B.次句的“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喻指如风雨骤来的战争。
C.下片第一句,承接上句“寒汀立”,写旅雁下到寒汀后,未获同类的同情,有鸥鹭难亲之苦。
D.失群的孤雁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如李清照的“雁过也,正伤心”。
16.本词中的“旅雁”有怎样的特点?结合创作背景,试分析词人通过“旅雁”的形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15.D 16.(1)旅雁的特点:①失群孤独;②饥寒交迫;③心忧迷惘;④凄苦哀鸣。
(2)画面:①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②人们饥寒交迫,衣食无着;③前途渺茫,无所寄托;④亲人失散,哭声不断。
【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失群的孤雁是古诗中常见意象,如李清照的‘雁过也,正伤心’”错误。“雁过也,正伤心”,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该词句中的“雁”并非“孤雁”。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和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
题干中“旅雁”的特点其实就是其形象,可从词中“群相失”“饥渴辛勤”“苦难亲”“忧相逼”“无处归”“谁听哀鸣急”等概括。至于画面,可先在理解本词以物喻人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句意进行合理想象,然后组织即可。
旅雁的形象:上阕写失群旅雁遭遇风雨后的疲累饥渴之状与孤独之感。词的首句写冬天雁由北向南迁徙。“风雨群相失”的“风雨”,表面是指自然的风雨,骨子里却是喻指人世社会的风雨,是骤然袭来的战祸;接下去便以雁之饥渴辛劳、无力续飞与孤宿寒汀的情景,来比喻人们在逃难途中忍饥受寒、疲惫不堪和孤苦无依的惨状;
下阕以雁之忧惧被人弋射和茫茫无处归宿,以及哀鸣而无人怜顾的孤危。“鸥鹭苦难亲”一句,承上句“寒汀立”而有所深入。鸥、鹭与雁,都是栖宿于沙洲汀渚之间的鸟类,而说“难亲”,便有地下亦难宁处之苦;“矰缴忧相逼”,则天空中更怕有性命之忧。
旅雁在南飞途中遭受风雨袭击,沿途饥渴劳累,疲惫不堪,翅垂翼重,无法高飞,只好独宿寒汀,处境孤苦。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南渡的画面。这首诗以雁写人,雁的遭遇也就是千百万人民大众的共同遭遇:旅雁在南飞途中遭受风雨袭击,疲惫不堪,象征南渡人民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
旅雁沿途饥渴劳累,象征人们饥寒交迫,心惊害怕;
旅雁独宿寒汀,处境孤苦,象征人们前途渺茫,无所寄托;
旅雁忧惧无处归宿,以及哀鸣而孤危象征亲人失散,哭声不断。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在《贞观政要》曾说:“天下稍安,犹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表达过与此相近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以声摹声,极具形象感地描绘出音乐清脆、激越、幽怨等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中写出了屈原如莲、如蝉一般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要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忧”“豫”“凤”“濯”“淖”“蜕”等,要结合字义去记忆。
六、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战友和同志。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兄弟般的感情和同志式的友谊。这种兄弟般的情感和同志式的友谊,( )
珍视友谊,热爱共同的事业是他俩弥合矛盾的根本密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结成深厚友谊的同志和战友,在共同的事业中,两人从________的文献资料中寻找社会发展的规律,在一次一次问题争辩中________,找到解决问题症结的办法;在处理因不幸遭遇的影响而导致感情裂痕上________,理智地陈述原委,检讨错误和过失,及时弥合矛盾。长相知,不相疑,肝胆相照,________,风雨同行。视友谊为生命,以事业为根基,经受住了漫长而复杂的革命斗争的血与火的考验,建立了具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共同理想、伟大事业的友谊。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
B.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C.他们在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
D.他们在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
B.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
C.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
D.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因为它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繁芜丛杂 豁然开朗 浅尝辄止 休戚相关
B.繁文缛节 茅塞顿开 适可而止 休戚相关
C.繁芜丛杂 茅塞顿开 适可而止 休戚与共
D.繁文缛节 豁然开朗 浅尝辄止 休戚与共
【答案】18.C 19.B 20.C
【解析】18.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主要存在主语残缺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
A、B两项,缺少主语“他们”,“在他们”应改为“他们在”,且修改后的内容信息不完整。
D项,不合逻辑,最后两小句在内容上具有因果关系,因为有了“兄弟般的感情”,才能够“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
故选C。
19.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
注意与上文“这种……友谊”以及下文中的“密码”相照应。
C、D两项只是对友谊的赞美,和后文陈述的内容没有关联,排除CD。
根据下文“珍视友谊,热爱共同的事业是他俩弥合矛盾的根本密码”,可知前面应该衔接“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排除A项。
故选B。
20.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组,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泛指烦琐多余的事项。修饰“文献资料”,填入“繁芜丛杂”。
第二组,豁然开朗:由狭窄阴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也形容一下子领悟到某种道理而感觉明朗。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根据语境“在一次一次问题争辩中”,填入“茅塞顿开”。
第三组,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根据语境“在处理因不幸遭遇的影响而导致感情裂痕上”,填入“适可而止”。
第四组,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侧重体现利益关系密切。根据语境“长相知,不相疑,肝胆相照”,填入“休戚与共”。
故选C。
21.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例如:大前提: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有两户人家都生了儿子。有一家的孩子死了,就将另一家的孩子偷偷地抱回自己的家。另一家发现后与这一家争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告到官府。有一个知县对两个妇女说:“你们两人一人拉住孩子的一条胳膊,谁把孩子抢到手,孩子就属于谁。”大堂上,两个妇女就动手拉了起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其中甲妇女开始时还使劲,听到孩子哭喊后,就不使劲了。而另一个乙妇女则拿出吃奶的劲,眼看就要把孩子抢到手了。这时,知县大叫一声“停!”然后平静地说:“我现在知道孩子的真正母亲是谁了。”他用手指了指那个不使劲的甲妇女说:“她是真正的母亲。”
请根据所给参考示例,分析以上材料,写出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亲生母亲都怕拉伤自己的孩子; 甲妇女怕拉伤孩子; 甲妇女是孩子的亲生母亲。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本题要求学生以三段论的推理方法和过程,也就是运用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来论证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
该材料是县官断案,关于一真一假两个母亲争夺孩子的事。由材料“他用手指了指那个不使劲的甲妇女说:‘她是真正的母亲’”可知,县官推断的结论是不使劲的女人是母亲;得出这一结论有两个前提,大前提是从母亲这一角度出发的,凡是亲生母亲都怕拉伤自己的孩子,小前提是从甲妇女的表现出发的,即甲妇女怕拉伤孩子所以不使劲,因为这两个前提,所以得出结论——甲(妇女)是孩子的亲生母亲。
22.请对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不用具体数据,但须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练流畅,不超过60字。
子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非常坦白地向父母诉说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就这个问题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忧,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仅4.4%的受访者和父母从来都不这样。调查显示,受访者中,00后占2.8%,90后占35.4%,80后占45.2%,70后占12.5%,60后占3.4%,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之间会报喜不报忧?调查中,61.7%的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为自己担心,51.2%的受访者归因于希望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50.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告诉对方。
【答案】遇到困难,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父母经常或偶尔报喜不报忧;80后、90后最普遍;原因大多是为对方考虑(或怕对方担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由材料“子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非常坦白地向父母诉说吗……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忧,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仅4.4%的受访者和父母从来都不这样”可知,遇到困难,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父母经常或偶尔报喜不报忧;
由材料“调查显示,受访者中,00后占2.8%,90后占35.4%,80后占45.2%,70后占12.5%,60后占3.4%”可知,这种现象80后、90后最普遍;
由材料“调查中,61.7%的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为自己担心,51.2%的受访者归因于希望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50.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告诉对方”可知,原因大多是为对方考虑(或怕对方担心)。
综合以上几点可概括出答案。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其意思是“德行高于众人(的人),众人必定会诽谤他”。然而,汉代儒家学者郑玄却认为“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意为“古人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
某中学拟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分别为正反两方观点举行辩论赛,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各位同学、各位评委、各位辩友: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方认为: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我方认为,“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是人之常情。
人们看到有德行的人就像看到自然的美景,欣赏美景是正常的心态,绝对不会想这景物如此美,我要毁坏它。高铁女司机金婉鑫读大学时,看到日本新干线上女司机穿着制服开车的视频,想到的是羡慕。所以她专业用功,最后得了第一名,此外她还努力学跳爵士舞、到特教学院做公益。金婉鑫以一种平常心态看到日本新干线上女司机的优雅,并视其为自己的榜样,从而成就自我。不仅金婉鑫如此,其他人看到也是羡慕,而绝不会想着怎么诽谤她。所以说,“行高于人,众必仰之”是人之常情。
我方认为,“行高于人,众必仰之”是公民优良品质的重要体现。
常言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成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自己的命运最终是由当初一个思想决定的。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正是积极向上的思想,它指引着人的行动,影响了人的命运。就像吴孟超的弟子王红阳所说的那样,在他们的眼里,吴老的高贵品质、渊博学问、大家风范和可贵精神,是一本厚重的书,一生也读不完。特别是吴老呕心沥血培养他们的师道与情怀,让他们一生受益、终身难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王红阳敬仰导师,始终向导师学习,走好了人生之路。不只是吴孟超的弟子向他学习,更有接受过他治疗的患者及普通群众尊重他爱戴他。
我方认为,“行高于人,众必仰之”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孔子有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告诫弟子也告诫后人,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要向之学习,与之看齐,见德行有亏或做事有误之人要反省检视自身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不是嫉妒和诽谤。司马迁读孔子著作之际,在内心深处极为敬佩这位古代的圣人。在司马迁看来,孔子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使人仰慕。来到孔子故居之后,他对孔子有了更深的理解,向往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他见到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见到这些与孔子密切相关的器物以后,好像孔子的形象就在自己的眼前。孔子、司马迁只是众多仰慕效仿有德者的个例。翻看中国历史,我们看到无数人以德行高尚之人为榜样,效仿他们,成就了自己,影响了后人。“行高于人,众必仰之”也成为优良传统。
我方一致认为,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行高于人,众必仰之,是人的正常思维,是人们优良品质的重要体现,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而今,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使自己“行高于人”,而见到“行高于人”者也一定要见贤思齐。
我的陈词结束,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题目要求写辩论词,目的是让考生在写作中提高核心素养。不管是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的话语,还是汉代儒家学者郑玄的观点,都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现象。作文时效性强、思辨性高,“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与“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两种观点是对立的,不仅引导考生全面看问题,而且引导考生思考在当下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自己应该怎样面对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考生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题目中给出的其中一种观点来写辩论词。不论站在哪个角度写辩论词,都必须做到观点鲜明,针对性强,理由充分,符合文体特点。
【立意】(1)从正方角度: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2)从反方角度: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素材】(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时便有“东施效颦”的故事,东施效仿西施,正是出于东施对西施美貌的仰慕之情。人们总是被美好的事物所吸引,那些品行高尚的行光明正大的人之所以得到别人的仰慕与效仿,也是这个道理。西汉名将李广性格木讷,不善言辞,却深受军人爱戴;孔子拥有座下三千弟子;东汉南阳人宗世林,其“松柏之志”令人折服,连曹丕兄弟见到他时,都以后辈身份行拜见礼。这钦佩之情都源于他们的品德之高尚。千里援疆,武兴旺践行父亲作为“援疆一代”的誓言,潜移默化了女儿成为中国“第三代援疆志愿者”。王红阳因敬仰导师吴孟超,始终坚持向导师学习,走好了人生之路。正能量偶像易烊千玺,始终用自己的行动,照亮、指引着他无数粉丝的前行之路。所以,一个人之所以赢得大家争相效仿也是源于他正大光明的行为。以上的种种事例都表明,“行高于人,众必仰之”不仅是人之常情,更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如此,我方认为:行高于人,众必仰之。
(2)齐白石是从艰难生活中磨炼出来的画家,他在沦陷区的恐怖环境中,保持了一位中国画家的艺术良知和民族气节。齐白石是1919年离开湖南湘潭老家来北平定居的。1927年起任北平艺专和京华美专教授,可算安居乐业。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了北平。此时身处沦陷区的齐白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气愤至极。为了表示对侵略者的反抗,他毅然辞去了北平艺专和京华美专两校的教授职务。从此闭门谢客,隐居斗室,作画而已。这一行动,正是齐白石艺术良知和民族气节的高度表现。
(3)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强调“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即“善”。当时奴隶主统治者控告他传播异说,毒害青年,反对民主之罪,判他死型。他从容地对法官说:“作为一位哲人,我坚持哲人的节操,如果你们提出条件,说只要我以后不再从事哲学研究,就可以放我,让我活下去,那么我的回答:只要我活着,我就不会放弃我的信仰。”苏格拉底,誓死坚持真理的气节,值得后世景仰,其言行大抵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