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5 19: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一句诗,一种心情;一个人,一处风景。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题西林壁
宋·苏钱
回顾学习方法
古诗五步法
①知诗人
②解诗题
③读诗句
④明诗意
⑤悟诗情
知诗人
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今湖
北黄冈)贬至汝州(今河南临汝)任团练副使,
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
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
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
结。
解诗题
西林寺,在江西
省庐山脚下。
题西林壁
书写,题写。
西林壁
题解: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庐山风采
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读准节奏
3.读出感情
自由朗读,体会诗的节奏感与音韵美。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诗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意思是: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看
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看庐山,庐山的样子都不相同。
“岭”和“峰”有什么不同?


岭:相连的山。特点:坡度和缓,连绵起伏。
峰:高而尖的山。特点:坡度大,细长高耸,孤立。
横看
连绵起伏的山岭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放飞想象:
站在
看,庐山
绕到
看,庐山
站在
望,庐山
走到
看,庐山
爬到
看,庐山
回到
看,庐山
悟诗情
为什么诗人在不同角度观看庐山,庐山会
呈现不一样的景致呢?
明诗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合作探究
如果诗人意在写
山景,那么他有
没有写出山景的
特点呢?
结论
别的山有没有这
样的特点?比如
庐山
泰山、黄山等。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
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
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处
然带有片面性,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积累运用
小组表演
1.阅读短剧本
2.小组分角色(4人)
3.按角色补充台词
4.小组演一演
暑假,小杰和帅帅、小敏跟随爸爸到庐山游玩。
爸爸:小杰,这三天庐山游玩有什么感受呀?
小杰:庐山很美,像香炉峰的瀑布。
小敏:李白说:
。但我觉得这瀑布好像小了点。
帅帅:你这叫没有想象力,真可怕,哈哈,要说遗憾,那就是因为没有看见大林寺的桃花。
小杰:
。现在都已经七月了,自然看不见桃花了。
小敏:大林寺的桃花没看见,但是我们看见了西林寺墙壁上的《
》呀,
帅帅:
爸爸:既然你们俩这么聪明,那么什么才是庐山真面目呢?同学们,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