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生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现代社会生活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02 20: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25课
现代社会生活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 新闻传播工具 :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方式演变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 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在书写工具问世以前,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语言手势图记、烟火等方式进行,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当新闻传播工具出现后,新闻传播才成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活动新闻传播工具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大。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发展变化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特别是金属活字的应用,为近代报纸的产生创造了技术条件。17世纪是近代报纸的开创时期。
19世纪初,随着近代报纸发展的需要,法国人C.-L. 哈瓦斯于 1835 年首创为报纸提供新闻的通讯社。
20世纪初期,无线电广播作为新闻传播工具的新形态出现。1920年美国匹兹堡西屋电器公司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出新闻。
1936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 1 座电视台,播送电视节目。 大众传媒的功能    1.获取与传递信息。
  2.文化传承功能。
  3.舆论监督功能。
  4.娱乐休闲功能 广播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广播的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短处是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语言不通则收听困难。(1919年美国马可尼公司的6.5千瓦广播发射机) 1920年6月15日,马可尼公司在英国举办了一次以梅尔芭太太主演的“无线电--电话”音乐会,远至巴黎、意大利、挪威,甚至在希腊都能清晰的收听到。这就是广播事业的开始。
1919年,苏联制造了一台大功率发射机,并于1920年在莫斯科开始试验性广播。1920年12月22日,德国的柯尼武斯特豪森广播电台首次播送了器乐演奏音乐会。1920年11月2日,美国在康拉德的指导下,威斯汀豪斯公司广播站KDKA开始广播,首次播送的节目是哈丁-科克斯总统选举,在当时,这事曾轰动一时。1922年11月14日,伦敦ZLO广播站正式开始在英国广播每日节目,该站在1927年改为英国广播有限公司,即BBC。1922年法国埃菲尔铁塔也正式开始播音。1927年止,美国国内已拥有737个广播站。这一时期,广播站如雨后春笋在各国中相继涌现。当时,在欧洲广播已被视为一个庞大的通信工具。以后,全世界的广播事业不断发展,现已逐步形成全球性的广播网。 电视电视 (television 、TV、 video、ティーヴィー)指利用电子技术及设备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即电视接收机,也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电视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电视系统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各国电视信号扫描制式与频道宽带不完全相同,按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建议用拉丁字母来区别。1930年
  实现电视图像和声音同时发播。
  1931年
  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人们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 美国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
  1936年
  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
  1939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子式电视。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 。
  1940年
  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
  1949年12月17日
  开通使用第一条敷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视电缆。 1951年
  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期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
  1954年
  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
  1966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集成电路电视机。3年后又生产出具有电子调诣装置的彩色电视接收机。
  1972年
  日本研制出彩色电视投影机。
  1973年
  数字技术用于电视广播,实验证明数字电视可用于卫星通信。 1976年
  英国完成“电视文库”系统的研究,用户可以直接用电视机检查新闻,书报或杂志。
  1977年
  英国研制出第一批携带式电视机。
  1979年
  世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在伦敦开通。它是英国邮政局发明的。它能将计算机里的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显示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
  1981年
  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液晶屏幕仅2.5英寸,由电池供电。 互联网中文名称:
互联网
英文名称:
internet
定义:
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而不论采用何种协议与技术的网络。
应用学科:
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网络(二级学科)
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现实应用
  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聊天、玩游戏、查阅东西等。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进行 广告宣传和购物。互联网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我们在互联网上可以在数字知识库里寻找自己学业上、事业上的所需,从而帮助我们的工作与学习。 目前中国的手机上网网民数已达到7305万人。2.53亿网民中,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比例达到28.9%。手机上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在中国发展迅速。手机上网的发展,使得网民的上网选择更加丰富,手机上网情况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民上网条件的变化。
  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该速度发展,未来2-3年中国的网民数量预计将超过5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7月19日在京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 十大消极影响
  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病毒与恶意软件、色情与暴力、网瘾、数据丢失、网络爆红、阴谋论、过于公开、过于商业化 休闲与旅游时装模特顾名思义是指专门从事时装、服装展示的一类模特群体。模特英文为“model”,模特在体型、相貌、气质、文化基础、职业感觉、展示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条件,并有良好的对服装设计、制作与面料、配件以及音乐、舞台灯光等具有一定的领悟能力,这样的一群工作在T型台上的工作者,一般身材高挑。如果一个人具有了某种商业使用目的,他/她就成为了Model。职业分类   具体业务对模特的要求除了时装模特和平面影、视模特的基本标准,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分特定人物模特、产品形象模特、试衣模特和礼仪模特等。
特定人物模特
  特定人物模特是指模特特定适合某个具体职业或职务的形象。例如,为电脑或电子笔记本指定一个老板形象,为酒店经理或服务员、警卫指定一个合乎身份的形象等等,均为特定人物模特。这类模特不受年龄、身高的限制,相貌的选择在注册时比较宽泛。在使用特定人物模特时要求却非常具体、细致。
产品形象模特
  产品形象模特是模特界和广告界乃至企业界的宠儿。在他们的身上几乎挑不出形象上的毛病。人们在广告上看到他们的相貌时,几乎同时能联想起某产品的品牌。产品形象模特在镜头前的表现不能有丝毫的过温或过火。神、情、形的协调统一和形象内涵的纯真、明确,是职业模特所追求的最高技能。在中国由于技能和水平问题,产品形象模特还没有广泛应用于广告界,但在汽车展、电脑展以及啤酒节、珠宝拍卖会等场合已在广泛应用。
试衣模特  礼仪模特
  在社会上有礼仪学校,职业高中也有礼仪班。这些学生对世界各国、各民族风俗和各种社交场所的礼仪知识有较深入的学习,但和礼仪模特的工作相差甚远。礼仪模特多用于企业开业剪彩,比赛颁奖,大型会议接待,发放公司简介,重大活动迎宾等等。礼仪模特是邀请单位的“面子”,其任务是用自己训练有素的形象及文雅周到的言谈举止为邀请单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起到壮大场面,烘托气氛的效果。对礼仪模特的选择标准是相貌较好,身材苗条,身高在1.70一1.75m之间。另外,模特还有两个局部部位需在面试时注意挑选:一是颈部,要求平滑、细腻、丰满、线条优美,主要用于拍摄项链。二是脚部,要求脚型好,皮肤好,指甲健全,无青筋暴露,主要用于凉鞋、拖鞋、健身器材等广告的拍摄。挑选全面的符合各类条件的模特非常不易,但对于时装模特来说,前三条是最主要的标准能够达到即可录取。后几条标准可以挑选局部优异者担任。总之,模特是美的缔造者和传播者其最实际的标准只有一条:能够胜任产品广告形象的需要。 时装模特   电视模特大赛为模特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其它种类的模特不同,电视模特不限身高,体型等因素,完全大众化,面向泛围广大,只名副其实的“电视走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模特,不仅要具备较好的生理条件、文化基础,还要对服装设计、制作与面料、配件以及音乐、舞台灯光等具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模特的工作场所在T型台上,若要在台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在台下加倍努力,试想,一个有文化基础的模特,他(她)对不同的服装风格有各种独特的表演方式,这样就便于形成自己的个性,在职业上就容易发展。其实,有很多文化知识是跟模特表演有很大的关系的,例如音乐知识,舞蹈知识、服装设计、摄影艺术、舞台灯光等等,都是从事模特。 T台模特   在各类模特中,T 台模特对身体条件的要求是最严的,因为模特是赋于服装灵性的活动衣架,为达到服装设计最理想的穿着效果,世界各国的设计师基本上都按标准尺寸制作样衣。这样,模特的身高、三围比例就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职业T台模特一般都必须符合这个标准。
  女性:25周岁以下,身高:1.68米以上;
  男性:28周岁以下,身高:1.80米以上;
  要求:身材匀称,整体感好,形象气质佳。
  因此,要想成为优秀的T台模特,除了自身身高等一些条件必须达到要求外,还必须经过严格的长期训练,包括体形、造型、体态、走姿、站姿、台步、腿型、面型等训练。 成为时装模特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最近在中国举办的一次时模特大赛,70%以上的参赛者都是拥有大专学历的,在她们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本科学历。
她们不但在身材和外貌上无可挑剔,而且在文化水平方面,在言谈举止方面都令人称赞。要成为一个时装模特,要具有良好的身材和相貌的基础,和其它因素的配合,如个人的气质、文化基础、人格素养、展示服装的能力等内在素质。才能为一个成功的模特。所以,作为一名模特,她应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总结起来,有体型、相貌、气质、文化基础、职业感觉、展示能力等几方面的条件 二、城市化发展和人口爆炸1、城市发展和人口爆炸
(1)城市发展(数量剧增、规模扩大、立体城市) → 交通发展(汽车普及)→大都会和城市群的连锁反应
(2)人口爆炸
世界人口:1950年35亿,1960年40亿,目前60多亿
中国人口:占据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达13亿多
2、人口、资源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立体城市(GREAT City)立体城市是中国知名企业家、商界思想家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于2009年12月8日晚在哥本哈根“中国商界气候变化国际论坛”上阐述的新型城市建设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大约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一个建筑面积600万至1000万平方米,可容纳15万至20万人口的高密度建筑群。城市群城市群(又稱城市帶、城市圈、都市群、都會區或都市圈)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區域。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美國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市的都會區到周邊郊區空照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99年初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04年世界人口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截至2005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亿。2011年10月31日凌晨前2分钟,作为全球第70亿名人口象征性成员的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世界人口日”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1990年7月11日遂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此后,每年7月11日,世界各国都组织开展“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 ??【近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 ???? 从1996年起,联合国人口基金为每年的世界人口日确定一个明确的宣传主题。
????1996年:生殖健康与艾滋病。 ????1997年:为了新一代及其生殖健康和权利。 ????1998年:走向60亿人口日。 ????1999年:60亿人口日倒计时。 ????2000年:拯救妇女的生命。 ????2001年:人口、发展与环境。 ??? 2002年:贫困、人口与发展。 ???2003年:青少年的性健康、生殖健康和权利 。 ????2004年:纪念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10周年——遵守承诺。 ??? 2005年:平等=授权。 ????2006年:年轻人—为了年轻人,与年轻人一起行动起来。 ??? 2007年:男性参与孕产妇保健。 ????2008年:规划你的未来:规划你的家庭。旨在让人们意识到计划生育与一系列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包括性别平等、消除贫困、生育健康、人权、环境保护等。
??? 2009年:应对经济危机:投资于妇女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2010年:每个人都很重要。
  2011年:“70亿人的世界”。 ?? ?联合国报告预测世界人口2050年将达91.5亿? 2009-2012年世界人口排名 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制约; 人类发展(人类社会生产、人口增长)需要消耗资源,影响环境,不能超过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在环境、资源能够承受范围内,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的。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排放的废弃物也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由此可见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这就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