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4句子(病句)
一、选择题
1.(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
B.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废物进口国,平均每年进口固体废物规模不少于5亿吨以上。
C.2020感动中国人物——张定宇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D.中学生会不会用心观察生活,能不能重视写作素材的搜集,能不能注重语言的积累,是他们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2.(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近几年抗击新冠疫情肺炎的战斗中,让勇敢“逆行”的抗疫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和敬佩。
B.市面上很多止咳丸的主要成分由五倍子、莲子、甘草、肉桂、玉竹、麦冬等中草药配制而成。
C.她通过奋斗,即让自己走上了致富道路,还带动身边同胞从事蜡染工作,绘出幸福的生活。
D.每一位奋斗者都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也是他人美好生活的守护者,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3.(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各单位分享了各自低碳消费等生态环境保护。
B.都江堰市灌口街道以智慧赋能、精准精细、安全韧性为导向,压紧压实“城区+景区+林区一体化”森林防灭火责任,构筑森林防灭火安全“防火墙”。
C.中国书法因为承载着汉字独特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所以融入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D.“各美其美”之所以值得我们坚守的原因,不仅在于表达了不一样,更可贵的是为这种不一样提供了表达的平台。
4.(2022·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收官之战、决胜之战,神舟十三号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的时代。
B.我们要牢固成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工作理念,让广大市民当好共建共享文明城市的主人翁。
C.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基础依托于四川的书法发展,形成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独特书法风格——“巴蜀书风”。
D.成都积极承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独特的体育文化浸润市民生活,培养市民健康生活习惯。
5.(2022·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B.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迟早都会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直接的影响。
C.“二十四节气”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D.“冰墩墩”霸屏,不仅因为它萌出新高度,更因为它的背后是北京冬奥会的热度和中国科技的“硬度”。
6.(2022·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
B.无论是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还是对居家团聚的神往,记忆里的故乡总是有温度的。
C.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
D.在践行“尊老爱幼”的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7.(2021·四川成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校考一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美国和英国先后就是否批准《疫情隔离条约》写进宪法进行了全民公投,由于反对票过半,而且未获通过。
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C.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石室联中深入排查各种隐患,实行错时进餐制度,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氛围。
D.在“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下,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我国将会因此有1亿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脱贫目标。
8.(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成都市公安局加快大数据智能化在治安管理工作中的深度应用,助推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B.我们的所有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避免用字不规范的现象不再出现。
C.宽窄巷子是清朝较成规模的遗留下来的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D.全班40多人,一百多只手齐刷刷举了起来,踊跃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
9.(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贫困地区生态不再持续恶化,镇政府决定将自然资本短缺、人居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搬迁到安置点。
B.春天到了,那漫山遍野到处盛开的油菜花铺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充满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C.为了有效防范、制止、惩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全国人大高票通过了香港国安法。
D.严格实施防控外来入境人员管制机制,便于及早预防、治疗和发现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
10.(2021·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是一位追梦人,也是一位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具有了新的美学意义。
B.一所学校能否形成独特、健康的校园文化,学生能否真正接受并融入其中,这对德育活动有效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不得不待在家里,许多人创新开发和制作的不少新奇菜品,色香味俱全,成了“厨艺达人”、“美食网红”。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1.(2021·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实现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
B.“活化”的历史,能让人们追寻悠久的文明历程,洞察人类进化的内在奥秘,审视千百年的坎坷与辉煌。
C.因为非常喜欢法布尔的作品,他曾反复阅读《昆虫记》,直到被翻看得破烂不堪。
D.电影《你好,李焕英》,讲述了主人公贾晓玲失去母亲后,意外穿越,回到1981年见到年轻时的父母。
12.(2020·四川成都·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屹立在小商河之上的古桥,见证了历史的变幻,经历着时代的更迭,岁月沧桑,容颜不改。
B.为了改变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许多商场开展了赠送礼券、商品打折等促销活动。
C.电影《我不是药神》,紧扣社会热点,表演真实感人,国内的观众引发了深思。
D.通过网络技术的支撑,让网络教学成为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教与学的方式。
13.(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想告诉全世界,我们有冲锋上阵的医护人员,有爱心人士援助的大量物资……中国人民一定能打赢这场战斗!
B.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C.武汉防疫胜利的原因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D.每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14.(2020·四川成都·统考模拟预测)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博安仁不但在全世界鼎鼎有名,而且在四川,乃至全国也是好评如潮。
B.同学们写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乱编造、无病呻吟。
C.这一条航线的开辟,使两地之间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D.是否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战役,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
15.(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句话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地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
B.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D.《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我们还学过他的词《渔家傲 秋思》。
16.(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红色文化基地影视展厅里,同学们都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心中充满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B.汪德芬长期扎根于扶贫一线,她的扶贫历程挽救了很多濒临绝境的家庭。
C.据统计,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农业净收入至少下降了12%以上。
D.今日之中国以启迪人心的理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动力,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17.(2020·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呈现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B.通过《航拍中国》第二季开启四川篇,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来自西南的观感盛宴。
C.锦江公园的建设,关键要抓好治水筑景、交通重组、消费植入、品牌策划等工作。
D.《一封家书》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由于它用朴实无华的表达方式让人沉静思考。
18.(2020·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凉山大火,约350余名英雄挺身而出,将“平凡”与“伟大”画上了等号。
B.成都能否成为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先行者,关键在于走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C.教育部发文要健全和处置学术不端,加大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
D.国家版权局打击院线电影侵权盗版的举措,有利于激发电影人创新创作的活力。
19.(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
B.最终,曾经的犯罪劣迹不出意外地让劳荣枝得到了报应。近日,这位双手染指了7条人命的犯罪分子终于落网。
C.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制止、干预和发现欺凌行为。
D.我们也是从现场的听证会得知了孙杨在2018年9月4日当晚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得到了基本的还原。
20.(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郊区度假村的建设,要力争做到合理开发和精心规划。
B.国产大片《战狼》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后,导演吴京表示,会不会拍摄续集,关键看合适的题材。
C.城乡学校近十年的变化,既是成都教育发展的缩影,更投射出成都城市空间格局的历史性巨变。
D.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会议近日在成都市青羊区举行,会议旨在以维护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权益为目的。
21.(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政府要求欧洲盟友一同封杀华为5G项目,德,法两国公开拒绝,而且还被德国“翻旧账”回怼。
B.世界空间静电领域“奠基人”张丰认为,印度洋大地震起因是由宇宙场空间静电变异所致,“变异”“边缘”就在兰州。
C.成都“11+2”区域内打车出行将实现全域打表计费,取消跨区背运表外加收返空费,市民跨区打车出行将更加经济便捷。
D.在四川省电视广告审核专项整治会议上,相关领导人明确表示,要禁止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
22.(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女强人过去往往遭“白眼”,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白眼”与“青睐”之间,她们体会到了社会对妇女的鄙视。
B.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成分残缺,在“分时段挂号”后面添加“的措施”;
B.前后矛盾,将“不少于”或“以上”删去;
D.两面对一面,在“是他们”后面添加“能否”;
故选C。
2.D
【详解】A.缺少主语,删去“在……中”或“让”;
B.句式杂糅,删去“主要成分”或“由……配置而成”;
C.缺少宾语或搭配不当,可在“绘出幸福生活”后加上“的画卷”;
故选D。
3.B
【详解】A.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生态环境保护”后加“方案”;
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因为……所以……”应改为“不仅……还/更……”;
D.句式杂糅,应删掉“之所以”或“的原因”;
故选B。
4.D
【详解】A.语序不当,应先是决胜之战,再是收官之战,应将“收官”与“决胜”互换位置;
B.搭配不当,“成立”与“工作理念”搭配不当,应将“成立”改为“树立”;
C.不合逻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基础”和“四川的书法发展”主客颠倒,应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基础依托于四川的书法发展”改为“四川的书法发展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基础”;
故选D。
5.D
【详解】A.否定不当,可去掉“不”;
B.搭配不当,“发生……影响”不能搭配,可将“发生”改为“产生”;
C.成分残缺,应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故选D。
6.B
【详解】A.宾语残缺,在文末加“的百年历程”或“百年之路”;
C.搭配不当,将“表明”改为“体现”;
D.“所缺乏的”与“不足”“不当”语义重复,删掉“不足”和“不当”;
故选B。
7.C
【详解】A.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将“而且”改为“所以”;
B.表意不明,“这方面”是指“搜集史料”,还是“鉴定和运用”,未指明;
D.缺少主语,可去掉“在……下”;
故选C。
8.A
【详解】B.否定不当,删掉“不再出现”的“不”;
C.语序不当,应改为“较成规模的清朝遗留下来的古街道”;
D.不合逻辑:“40多人”不能有“一百多只手”;
故选A。
9.C
【详解】A.否定词语使用不当,可删去“不再”;
B.重复多余,“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删去“到处”;
D.词序不当,可将“治疗”和“发现”调换位置;
故选C。
10.A
【详解】B.两面对一面,在“有效”前边加上“能否”;
C.句式杂糅,可改为:因为疫情防控不得不待在家里,许多人创新开发和制作了不少色香味俱全的新奇菜品,成了“厨艺达人”;或改为:因为疫情防控不得不待在家里,许多人创新开发和制作的不少新奇菜品,色香味俱全,成了“网红美食”;
D.语序不当,“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改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故选A。
11.B
【详解】A.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
C.“直到被翻看得破烂不堪”主语不明,可在前面加上“这本书”;
D.缺宾语,结尾加上“的亲情故事”;
故选B。
12.A
【详解】B.搭配不当。应将“改变”改为“追回”“挽回”;
C.偷换主语,应调整为“引发了国内观众的深思”;
D.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者“让”;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3.A
【详解】A.正确;
B.主客颠倒,应改为“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比较熟悉的”;
C.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
D.语序不当,把“将来”放到“成为”前面;
故选A。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14.D
【详解】A.语序不当,应为“不但在四川鼎鼎有名,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好评如潮”;
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要”;
C.搭配不当,“缩短了一倍”应改为“缩短了一半”;
故选D。
15.B
【详解】B.有误,应该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故选B。
16.D
【详解】A.有误,语义重复,“停下脚步”和“驻足”二去一;
B.有误,搭配不当,改为“扶贫历程中,她挽救了很多濒临绝境的家庭”;
C.有误,语义矛盾,“至少”和“以上”删去一个;
故选D。
17.C
【详解】A.“呈现出”与“源泉”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呈现出”改为“获得”;
B.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
D.句式杂糅,“……的原因”与“由于……”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应删去“的原因”或者“由于”;
故选C。
18.D
【详解】A.“约”和“余”自相矛盾,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其一;
B.两面对一面,应在“关键在于”后面加“是否”或将“能否”改为“要”;
C.缺少宾语,应在“学术不端”后加“的机制”;
故选D。
19.A
【详解】B.语序不当,第一句应改为“劳荣枝曾经的犯罪劣迹让她不出意外地得到了报应”。
C.动宾不搭配,把“成立”改为“建立”;语序不当,应该为“发现、干预和制止”。
D.句式杂糅,改为“我们也是从现场的听证会得知了孙杨在2018年9月4日当晚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或“孙杨在2018年9月4日当晚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得到了基本的还原”。
故选A。
20.C
【详解】A.语序不当,“合理开发和精心规划”应改为“精心规划和合理开发”;
B.两面与一面,可在“合适”前加“有没有”;
D.句式杂糅,删除“旨在”或“以……为目的”其中一个。
故选C。
21.C
【详解】A.偷换主语,前一句主语是“德、法两国”后面换成了“美国”;
B.句式杂糅,“起因是……导致的”;
D.不合逻辑,可在“禁止”和“取缔”之间添加“和”之类的连词;
故选C。
22.C
【详解】A项,两面对一面,在句末加“和尊重”;B项,“批评的人”,有歧义。改为: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有很多人批评;C项,正确;D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愿望”。
【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