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高二 人教A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第四章 数列 4.4 数学归纳法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平面内有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且每三个圆都无公共点,用表示这个圆把平面分割的区域数,那么与之间的关系为( )
A. B.
C. D.
2.设,那么等于( )
A. B.
C. D.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设,从到时( )
A. B.
C. D.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等式两边需同乘一个代数式,它是( )
A. B. C. D.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第一步验证( )
A.n=1 B.n=2
C.n=3 D.n=4
6.设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且满足:当成立时,总有成立.则下列命题总成立的是( )
A.若成立,则成立 B.若成立,则当时,均有成立
C.若成立,则成立 D.若成立,则当时,均有成立
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时,从到等式左边需增添的项是( )
A.
B.
C.
D.
8.满足1×2+2×3+3×4n×(n+1)=3n2-3n+2的自然数n等于( )
A.1 B.1或2 C.1,2,3 D.1,2,3,4
9.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n(n∈N*)”时,由假设n=k(k>1,k∈N“)不等式成立,推证n=k+1不等式成立时,不等式左边应增加的项数是( )
A.2k﹣1 B.2k﹣1 C.2k D.2k+1
10.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2n+1)=(n+1)(2n+1)时,从“n=k”到“n=k+1”,左边需增添的代数式是( )
A.(2k+1)+(2k+2) B.(2k-1)+(2k+1)
C.(2k+2)+(2k+3) D.(2k+2)+(2k+4)
1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于任意正偶数n均有,在验证正确后,归纳假设应写成( )
A.假设时命题成立
B.假设时命题成立
C.假设时命题成立
D.假设时命题成立
1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的过程中,从到时,比共增加了( )
A.1项 B.项 C.项 D.项
二、填空题
13.已知数列的首项为1,前n项和为,且,则数列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_.
1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从到,等式左边需增加的代数式为________
1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4n+2+52n+1能被14整除的过程中,当n=k+1时,34(k+1)+2+52(k+1)+1应变形为______.
16.对一切自然数,猜出使成立的最小自然数_______.
17.已知函数,对于,定义,则的解析式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其中且.
(1)试求:,的值,并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19.证明不等式1+++…+<2 (n∈N*).
20.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是,的等差中项,数列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满足:,,证明
21.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其中且.
(1)求;
(2)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证明.
2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且.
(1)求、、;
(2)猜思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3.观察下面等式:写出由这些等式归纳的一般规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答案解析:
1.B
【解析】第个圆与前个圆相交有个交点,这些交点把第个圆分成段圆弧,每段圆弧把它所在区域分成两部分,由此可得增加的区域数,得出结论.
【详解】依题意得,由个圆增加到个圆,增加了个交点,这个交点将新增的圆分成段弧,而每一段弧都将原来的一块区域分成了2块,故增加了块区域,因此.
故选:B.
2.C
【分析】根据题意,写出,作差即可.
【详解】由题意,,
则,
所以,
即.
故选:C.
【注意】本题考查数学归纳法,正确弄清由到时增加和减少的项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3.B
【分析】计算出,结合的表达式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
则,
即.
故选:B.
4.D
【解析】只需将和分别代入到原式中,得到以及,然后用后式除以前式,则可以得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有,假设时,成立,则
当时,
左边
右边
∴由数学归纳法可知上式成立
∴显然等式两边需同乘
故选:D.
【注意】本题仅仅是考查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运用情况,要求学生会对复杂式子进行变形,以及运用数学归纳法时候能够根据所设条件得出相关类似结论,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要求较高,能具备相关推理思维,为中等难度题型.
5.C
【分析】由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第一步需要验证取第一个值时命题是否成立.
【详解】由题知,即n的最小值为3,
∴第一步验证n=3时,不等式是否成立.
故选:C
6.D
【分析】根据题中的信息,结合不等号的方向可判断A、C的正误;
再根据题意可得若f(3)≥4成立,则当k≥3时,均有f(k)≥k+1成立,据此可对B作出判断;同理判断出D的正误.
【详解】选项A、C与已知条件不等号方向不同,故A、C错误;
选项B中,若f(3)≥4成立,则当k≥3时,均有f(k)≥k+1成立,故B错误;
根据题意,若成立,则成立,即成立,结合,所以当时,均有成立.
故选:D.
7.C
【解析】分别写出和时,等式左边的表达式,比较2个式子,可得出答案.
【详解】当时,左边,共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当时,左边,
所以从到,等式左边需增添的项是.
故选:C.
8.C
【分析】将分别代入等式进行检验可得答案.
【详解】当时,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当时,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当时,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当时,左边,右边,等式不成立.
故选:C
9.C
【分析】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即可求解.
【详解】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N*)”时
假设当时不等式成立,左边=
则当时,左边=
则由递推到时不等式左边增加了:
共,
故选:C
10.C
【分析】根据数学归纳法及所证等式的特点即可求解.
【详解】当n=k时,左边是共有2k+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即1+2+3+…+(2k+1),
所以当n=k+1时,左边共有2k+3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即1+2+3+…+(2k+1)+(2k+2)+(2k+3).
所以左边需增添的代数式是(2k+2)+(2k+3).
故选:C
11.C
【分析】依题意根据数学归纳法证明判断即可;
【详解】解:因为要证明的是对任意正偶数n均有等式成立,所以在验证正确后,
归纳假设应写成:假设时命题成立.
故选:C.
12.D
【解析】时,最后一项为,时,最后一项为,由此可得由变到时,左边增加的项.
【详解】由题意,时,最后一项为,时,最后一项为
所以由变到时,左边增加的项为,增加了项
故选:D
13.n
【分析】先利用累乘法将的通项公式求出,再利用与的关系,求出的通项公式即可.
【详解】解:∵,∴
当时,,
当时,成立,
∴,
当时,,
当时,满足上式,
∴.
故答案为:n
14.
【解析】根据等式的结构,分别写出和时,等式的左边,对比即可求解.
【详解】当时,等式的左边为:,
当,等式的左边为:,
所以从到,等式左边需增加的代数式为.
故答案为:.
【注意】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其中根据等式的结构,分别写出和时,等式的左边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运算能力.
15.25(34k+2+52k+1)+56×34k+2
【分析】证明34n+2+52n+1能被14整除的过程中,将n=k+1代入,化简可得答案.
【详解】当n=k+1时,34(k+1)+2+52(k+1)+1=81×34k+2+25×52k+1=25(34k+2+52k+1)+56×34k+2.
故答案为:25(34k+2+52k+1)+56×34k+2
16.3
【解析】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对一切自然数成立,可得答案.
【详解】当时,对一切自然数不成立;
当时,对一切自然数不成立(如时,);
当时,对一切自然数成立,理由如下:
当时,成立,假设当时成立,即,
当时,,而,所以对一切自然数成立.
故答案为:3.
【注意】本题考查数学猜想和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关键在于证明当时不等式成立,属于中档题.
17.
【分析】分别求出到的值,可猜想,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
【详解】解:函数对于,定义,
.
,
,
由此可以猜想
以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显然成立;
假设时成立,即,
则时,也成立
故
故答案为:.
18.(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递推关系写出,的值,由所得前3项猜想通项公式即可.
(2)应用数学归纳法,首先判断时通项公式是否成立,再假设时通项公式成立,进而利用关系求证是否成立即可.
【详解】(1)因为且.
所以,解得,
因为,
所以,解得.
由,猜想:.
(2)①当时,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即
那么,当时,由题设,得,,
所以,,
则.
因此,,
所以.
这就证明了当时命题成立.
由①②可知:命题对任何都成立.
19.证明见解析
【分析】利用数学归纳法可证明,先假设n=k时成立,再证明n=k+1时成立即可.
【详解】当n=1时,左边=1,右边=2,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
假设当n=k(k∈N*)时,不等式成立,即,
当n=k+1时,
,
所以当n=k+1时,不等式成立.
综上,原不等式对任意n∈N*都成立.
20.(1),;(2)证明见解析.
【解析】(1)由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求得首项和公比,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再由数列的前项和为,进而求得的通项公式;
(2)把的通项公式代入,首先利用数学归纳法证得,再利用放缩法及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即可证明.
【详解】(1)由,是,的等差中项,
可得,即,即,解得或,
又因为,所以,
又由,所以,
因为数列的前项和为,
当时,,
当时,,
当时,满足上式,
所以,所以.
(2)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
①当时,,左式>右式,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即,
当时,,因为在上单调递增,
由,得,即,
可得,不等式也成立.
由①②得证当,,
所以.
【注意】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利用数学归纳法与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着重考查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难题.
21.(1),,;(2)猜想,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且,分别令,即可求得的值;
(2)由,,,猜想:,利用数学归纳法,即可证明.
【详解】(1)由题意,数列满足,且,
可得, 即,
又由,可得,可得.
(2)由,,,
猜想:,
证明:当时,由(1)可知等式成立;
假设时,猜想成立,即,
当时,由题设可得,
所以,
,
又由,所以,
所以,
即当时,命题也成立,
综上可得,命题对任意都成立.
【注意】对于数学归纳法的证明问题,解答中明确数学归纳证明方法:(1)验证时成立;(2)假设当时成立,证得也成立;(3)得到证明的结论.其中在到的推理中必须使用归纳假设.
22.(1),,;(2)猜想,,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分别令、、,可求得、、的值;
(2)根据(1)猜想得出,,由可知当猜想成立,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可得出,可得出当时,由整理得出,解出即可得出结论成立.
【详解】(1)对任意的,,且.
当时,,整理得,且,所以;
当时,,整理得,且,所以;
当时,,整理得,且,所以;
(2)由(1)猜想,,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①当时,由(1)知成立;
②假设当时,成立.
当时,,
所以,且,
所以,即当时猜想也成立.
综上可知,猜想对一切都成立.
【注意】思路注意:“归纳——猜想——证明”的一般环节:
(1)计算:根据条件,准确计算出前若干项,这是归纳、猜想的前题;
(2)归纳、猜想: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联想,猜想出一般的结论;
(3)证明:对一般结论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23.一般规律:;证明见解析.
【分析】总结规律后由数学归纳法证明
【详解】一般规律:,
证明:(1)时,左=右,等式成立;
(2)假设时,等式成立,即,
则当时,,
等式也成立,
由(1)(2)得当时等式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