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7个字,会写“讨厌、理由”等10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前后态度,梳理出文章脉络。
3.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品读语段感受老舍讨厌母鸡的原因。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前后态度,梳理出文章脉络。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品读语段感受老舍讨厌母鸡的原因。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品读语段感受老舍讨厌母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回忆旧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作家老舍先生家里养了很多的小动物,有猫,有狗,还有鸡,你能说说在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吗?
预设:大猫性格古怪,小猫淘气可爱。
2.出示母鸡图片,播放母鸡的叫声,引导:母鸡是什么样的小动物?说说你印象中的母鸡。(学生畅谈)
3.导入:那么老舍先生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齐读课题。(板书:母鸡 老舍)
设计意图:从前一课的学习导入到本课的学习,关注前后课文之间的联系。利用母鸡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对母鸡的看法,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图片的呈现,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
2.集中识字
同学们,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生字吧!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预设:加一加、部首识字、基本字识字、看图识字、相近字比较(比一比)……
点拨:
①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聋、哼、凄”。
聋:“龙+耳”,“龙”音节为“long”,“耳”表示与耳朵有关,所以“聋”读“lóng”。组词:聋人、震耳欲聋。
出示课文句子: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②看图识字。
疙(gē)瘩(da),出示疙瘩的图片和生字,让学生明白“疙瘩”一方面指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小硬块,另一方面也指人思想上的矛盾、疑虑、问题等。
出示课文句子:……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欺侮(wǔ),出示小男孩欺侮他人的图片,提问可以用那个词来形容。帮助学生记住欺侮的意思。
出示课文句子: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③多音字辨析。
可恶(wù),“恶”是多音字,读音与态度有关时读作“wù”,组词:可恶、厌恶;读音与品性有关时,读作“è”,组词:恶人、凶恶。
设计意图:通过集中识字扫清字词障碍,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同时为之后的问题探究作铺垫。
三、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1)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梳理文章脉络。
(2)思考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圈画感受深刻的词句,做做批注,并说说感受。
2.探究活动
(1)同学们,学完了生字,我们读课文一定更通顺了。现在,我们就请一组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预设:作者先前对母鸡的态度是讨厌,后来对母鸡的态度是不敢再讨厌。
相机出示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小结:从开头的讨厌到结尾的不敢再讨厌,作者态度鲜明。(板书: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2)过渡: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哪些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预设:第1—3自然段写的是讨厌母鸡,第4—10自然段写的是不敢再讨厌母鸡。
追问: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转折点在哪?
预设:从课文第4自然段“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看出,这之前作者讨厌母鸡,这之后就发生了转变。
教师小结:这个句子找得非常准确,这样的过渡,承上启下。同学们,在分析文章时,我们要善于找到这样的关键句。
(3)出示学习要求: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讨厌母鸡?圈画感受深刻的词句,做做批注并说说感受 。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预设1:因为母鸡嘎嘎乱叫且没完没了,而且没什么理由,所以“我”讨厌母鸡。
预设2:因为母鸡的声音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会使人心中结起小疙瘩来,所以“我”讨厌母鸡。
教师指名读句子,重点引导:你想到了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预设:无病呻吟。(板书:无病呻吟)
指导朗读:是呀,这叫声多惹人烦呀!带着对母鸡的讨厌的情绪表演朗读。
过渡:母鸡的叫声让人心烦,作者讨厌母鸡。还有别的原因吗?学生继续交流。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预设1:因为母鸡会对其它的母鸡趁其不备时下毒手,阴险狡诈,所以“我”讨厌母鸡。
预设2:因为母鸡欺负弱小,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欺负别的母鸡,所以“我”讨厌母鸡。
教师:这只母鸡面对高大的公鸡,从不反抗,可是它却要去欺侮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会欺负其它母鸡。读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预设:母鸡欺软怕硬。(板书:欺软怕硬)
朗读指导:这只母鸡,不但叫声烦人,而且欺软怕硬,实在让人讨厌。让我们把对母鸡的讨厌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预设1:因为母鸡拼命炫耀,所以“我”讨厌母鸡。
预设2:母鸡的叫声吵闹,就是聋人也被它吵得受不了,特别夸张,所以“我”讨厌母鸡。
朗读指导:母鸡的叫声就是聋人也被它吵得受不了,的确是太夸张了!我们一起用炫耀的语气读一读。
点拨:这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鸡爱炫耀的特点,突出了作者对它的讨厌。(板书:拼命炫耀)
教师小结:先写讨厌母鸡,再具体写讨厌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三个特点。这一部分的描写是总分结构。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抓住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理清文章思路,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四、书写指导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相信写字也可以写得棒棒的。现在我们来学写七个生字。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讨、厌、坝、忠、毒、绩、孵
点拨:
(1)“讨、坝、绩、孵”是左右结构。“讨”的第五笔点写在竖中线。“坝”的第三笔要注意往上提,第四笔写在竖中线上。“绩”的右边要写得瘦长些,第八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孵”字笔画较多,左侧共有两点,笔画间的空间要匀称。
(2)“厌”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六笔点不要忘记写。
(3)“忠、毒”是上下结构。“忠”的第三笔竖要写得短一些。“毒”的第八笔横要写得长一点。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本课要求会写的七个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明确书写笔顺,做到规范书写。
五、课堂小结
小结:读到这儿,我们很认同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那为什么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六、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思考《猫》和《母鸡》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板书设计】
无病呻吟
一向讨厌 欺软怕硬
拼命炫耀
不敢再讨厌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警、戒”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深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
3.能感受母鸡的特点,体悟文章表现母鸡特点的方法,感受老舍作品的语言风格。
4.能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深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
2.能感受母鸡的特点,体悟文章表现母鸡特点的方法,感受老舍作品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能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出示词语)
讨厌 田坝 忠厚 成绩 孵蛋 警戒 咕咕
汤圆 掘地 理由 心事 反抗 预备 下毒手 歪着头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母鸡》,梳理了课文内容。作者对母鸡的前后态度是什么样的?
预设:之前是讨厌母鸡的,后来是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板书:母鸡 老舍 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3.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喜欢炫耀。(板书:无病呻吟 欺软怕硬 喜欢炫耀)
4.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一起去了解作者为什么后来“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对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回顾,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1)学生自读第5—8自然段,思考作者喜爱母鸡的原因。
(2)拓展延伸老舍描写母亲的文章,体会母爱的伟大。
2.探究活动
(1)自主研读:快速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后来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母鸡的细节描写,品读重点词句,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预设1:我画出了“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我感受到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特别辛苦、负责。(板书:辛苦 负责)
预设2:我找到了“立刻警戒起来”“挺着身儿预备作战”“咕咕地警告”这几个短语,我觉得母鸡不畏任何强敌,随时准备作战,特别勇敢。(板书:勇敢)
教师:母鸡要立刻警戒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1:生怕老鹰要抓走雏鸡。
预设2:生怕野猫要叼走雏鸡。
想象说话:母鸡听到了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什么?
预设1:快走开,不准靠近我的孩子,不然我就跟你拼了!
预设2:你是谁?赶紧走开!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预设1:从“咕咕地紧叫”“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我感受到母鸡很慈爱。
预设2:“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母鸡总是把鸡雏喂得饱饱的样子,特别生动形象,也写出了母鸡的慈爱。
教师点拨:鸡雏的肚子圆圆地下垂与而母鸡却消瘦了许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母鸡的慈爱、辛苦与伟大。(板书:慈爱)
预设3:从“一定出击”“赶出老远”这两个词语我感受到母鸡的英勇无畏。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他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预设1:我从“一天不知道教多少次”感受到了母鸡的耐心、辛苦与慈爱。
预设2:我圈出的是“半蹲着”“一声也不哼”,这反映出了母鸡的任劳任怨、宽容。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预设1:我圈出了“夜间”这个词,我觉得母鸡特别慈爱、辛劳,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夜里也要保持警惕。
预设2:我找的是“顶尖锐,顶凄惨”,这写的是母鸡的嚎叫,它叫得这么尖锐,这么凄惨,就是为了吓走危险,惊醒主人,它很机智。
教师点拨:“顶”是“很、十分”的意思,这是北京的方言,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生活化、口语化,读起来很有味道。
朗读指导: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母鸡的慈爱、辛劳。
(3)母鸡的表现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老舍先生,他是怎样评价母鸡的这些表现的?
出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教师点拨:是呀,此时,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赞美。
朗读指导:带着对母爱的赞美再读这个句子。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给学生自主朗读感悟的空间,引导学生寻章断句,自己读懂课文,逐渐习得读思结合的阅读能力。以读为主,在读中悟,在读中体情,突破重难点。
(4)提问:老舍先生仅仅是在赞美母鸡吗?你还想到了谁?
预设:母亲。
点拨:老舍先生也是在赞美自己的母亲。老舍曾这样写到母亲: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教师补充:老舍的妈妈有时还咬着牙给人家当女仆,挣了钱供儿子去念书。母亲教会了他做人,教会了他劳动。
齐读: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设计意图:资料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老舍不仅仅是在赞美母鸡,更重要的是要赞美母爱,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老舍的情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对比阅读,感受《猫》与《母鸡》在写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探究活动
(1)小组讨论:《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小组汇报交流。
①交流相同之处。
预设1:层次结构清楚。《猫》写“古怪”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写小猫淘气是总分结构,两部分内容一目了然;《母鸡》先写讨厌母鸡,再写不敢讨厌母鸡,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预设2:用事例表现特点。《猫》写猫古怪的几种表现时,都列举了事例。如,写“老实”列举了睡大觉的事例,写“贪玩”列举了不回家的事例,写“尽职”列举了抓老鼠的事例。《母鸡》也是用许多的事例来表现母鸡的特点。比如,写讨厌的事例有: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写喜爱的事例有:保护鸡雏,寻找食物,勤教本领,半夜警觉。
预设3:语言通俗,口语化。两篇课文的语言都很朴实,生活化,口语化,就好像老舍先生坐在你面前给你讲故事。
②交流不同之处。
预设:《猫》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出、胆小,写小猫的淘气,都是用的明贬实褒的写法,表达的都是对猫的喜爱之情。《母鸡》中老舍先生先写讨厌母鸡,再写喜爱母鸡,这是两种不同的情感态度,前后的对比更能突出母鸡的伟大。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探索老舍先生是如何表达出对动物的情感的,让学生形成观点,表达观点,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三、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体会到了老舍先生对于母鸡的态度先后变化。老舍先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表达有真情实感。我们也要像老舍先生学习,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笔尖流露真情。(板书: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四、拓展延伸
1.过渡:老舍先用他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他对小动物的喜爱。其他作家对动物又有怎样的感情呢?
天鹅
张抗抗
我是在沼泽地里见到它美丽的天鹅的。
初见它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风采略有逊色。
不知是它那白云一般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我总算亲眼看见了。可是我忽然又不相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一只走散的鹅——它抬起了它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那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2.思考:作者的是如何表达对天鹅的感情的?
预设1:从“惊呆”“惊叹”这两个词语中,我感受到作者看到天鹅是非常惊喜的,因为它特别美丽。
预设2:从“光滑的羽毛”“身子一动不动”“细长的脖子”等外貌描写中,我感受到了天鹅特别美丽。
教师点拨: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大量的外貌描写,通过对比、拟人、想象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天鹅的美丽优雅,表达了作者对天鹅的喜爱。
设计意图:拓展其他名家描写动物的文章,让学生了解描写动物的不同方法,感受作者对动物的情感。
五、书写指导
过渡: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警、戒、歪、咕、汤、掘、伏、啼”8个生字的书写,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警、戒、歪、咕、汤、掘、伏、啼
点拨:
(1)“警、歪”是上下结构。“警”字的第十四笔横要长一些。“歪”字的第六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九笔横写得长一些。
(2)“戒”是半包围结构,“戒”要和“戎”进行区分,“戒”比“戎”多一竖。第四笔竖和第六笔撇不要忘记。
(3)“咕、汤、掘、伏、啼”是左右结构。“咕”的口字旁写在横中线上面。“汤”的第四笔横折折折钩要写得舒展,第六笔撇比第五笔撇长一些。“掘”的提手旁和“屈” 要写得紧凑一些。“伏”的第四笔撇起笔在竖中线上,第六笔点不要忘记。“啼”的口字旁写在横中线上面。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汉字笔画及笔顺。重点字、重点笔画进行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词语,每个两遍。
2.课外阅读: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
【板书设计】
母鸡 老舍
无病呻吟
一向讨厌 欺软怕硬 观察生活
拼命炫耀 积累素材
不敢再讨厌 负责、慈爱、辛苦、勇敢
母亲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