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二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4句子(病句)
一、选择题
1.(2020·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博安仁不但在全世界鼎鼎有名,而且在四川,乃至全国也是好评如潮。
B.同学们写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乱编造、无病呻吟。
C.这一条航线的开辟,使两地之间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D.是否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战役,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
2.(2020·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省政府要求各地重视防火安全工作,切实做到早处置、早预警、早排查,确保群众安全。
B.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学生熟悉井适应了“网课”这种居家学习的全新模式。
C.成都凭借自身良好的硬件条件和丰富的赛事经验,成功获得了2021年世界大运会举办权。
D.武侯区教育局统一安排的优质在线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2020·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发改委紧急通知:禁止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疫情期间,各医院都采用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C.人们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D.成都市将打造三国文化国际展示中心,助力三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4.(2020·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天津仅用24小时,就完成了“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上4806人的检测、疏散、安置的应急处置工作。
B.按照“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规定,各地教育局都在合理计划中小学生线上教学安排。
C.“武汉封城”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超千万人口城市第一次采取的最严厉的防疫。
D.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5.(2020·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B.前不久,Facebook和Twitter还删除了近千个支持香港警察、反对暴力的中国账户给封了。
C.“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感谢你们在武汉人民遭遇疫情的困难时刻,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以命搏命、舍命相助,用大爱温暖了整座城。
D.“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6.(2021·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新纪元,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类型。
B.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王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D.虽然学习的路途漫长而又崎岖,但是任何一切困难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7.(2021·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在全国各地开展多种活动,表达对民族复兴的美好祝愿。
B.天府机场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以后,必将全面加快成都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功能。
C.武侯区开展“我们的生活新时尚”文明宣传活动,旨在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D.电影《你好,李焕英》以总收入超过50多亿的佳绩荣登贺岁片票房排行榜之首。
8.(2021·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进入初三之后,部分学生借口以学业负担过重、复习压力过大为名,成天沉溺于题海之中,几乎完全放弃了必要的课外阅读。
B.“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是一位追梦人,也是一位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具有了新的美学意义。
C.政府在管理共享单车时,既要对市民加强文明骑行的宣传教育,也要将用户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D.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建构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9.(2021·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理核污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为防控疫情,完成“就地过年”的倡导,成都市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C.此次考古工作不但深化了人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还发掘出大量珍贵文物。
D.中国女足在主场战平韩国,以总比分四比三淘汰对手,获东京奥运会入场券。
10.(2021·四川成都·校联考二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自身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作深入思考和逐步了解。
B.华春莹指出,以人权为由,对中国新疆有关人员和机构实施制裁,对此中方表示强烈谴责。
C.通过《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让人理解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一种深深的遗憾。
D.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11.(2021·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成都市公安局加快大数据智能化在治安管理工作中的深度应用,助推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B.我们的所有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避免用字不规范的现象不再出现。
C.宽窄巷子是清朝较成规模的遗留下来的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D.全班40多人,一百多只手齐刷刷举了起来,踊跃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
12.(2022·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视频对话形式,使我国三位航天员与地面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圆满完成了授课。
B.和平电影院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市修建的第一家电影院, 珍藏着成都人的美好记忆。
C.《华阳国志》记录东晋之前的巴蜀史事,是我国一部最早、最完整的现存的地方志。
D.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的众多突破,表现了中国冰雪运动的长足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13.(2022·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中学的老师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奉献教育智慧,力促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B.为有效防止道路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成都市交巡警支队主动作为,全力护航春运。
C.据相关部门统计,《长津湖之水门桥》的观影人群,大部分主要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D.大运村全力打造智慧执法、智慧应急等智能平台,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目标。
14.(2022·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双减”政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正确途径。
B.对于东航MU5735航班全体人员遭遇不幸罹难,我们深表痛心。
C.中国航天人发挥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的精神,把梦想变为现实。
D.这位滑冰运动员以他的才华、坚韧和真诚,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15.(2022·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公布旨在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撑成都由大城市向大都市转变为目的。
B.随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逐渐加深,加之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民乐创新有了更多可能。
C.成都大运会的火炬“蓉火”在设计上充分体现古蜀的太阳神鸟元素,暗寓璀璨的古蜀文明辉煌永存。
D.金牛古道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经广元而出川,全长将近两千多里,是二千多年前巴蜀地区通往中原的一条重要道路。
16.(2022·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心灵手巧的盆景师,把植物、山石、工艺品等加工整合,创作出构思精巧的微型景观。
B.校园艺术节成功举办的原因,是学校有序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及家长支持配合的结果。
C.走进图书馆,当我们触目那些或发黄或崭新的书籍时,会将眼睛和心灵都映照得明亮。
D.融合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经播出就激起全球热议与赞扬。
17.(2022·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两会”代表们提出并收集的许多民生热点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B.杨振宁先生成为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是因其爱国情怀和卓越贡献的结果。
C.“文物音乐会”创意视频得到网友们的好评,一致认为彰显了中华文化自信。
D.为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近期成都市隆重开展了大运会推广大使的评选活动。
18.(2022·四川成都·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校考二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晕常见于春夏两季,近期如此频繁地出现,是因为与这段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关。
B.2022年成都体考首次采用电子设备进行测试和记录,很好地发扬了体考的公正。
C.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中华文化的瑰丽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D.今年的育才校园艺术节,在各年级的精心组织、协同推进、周密计划下,顺利开展。
19.(2022·四川成都·校联考二模)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地各部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正奋力同时间赛跑,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B.随着足球体育产业的持续壮大,三河村依靠本村良好的群众足球基础,走出了一条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之路。
C.根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
D.2022年6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届时会有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参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语序不当,应为“不但在四川鼎鼎有名,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好评如潮”;
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要”;
C.搭配不当,“缩短了一倍”应改为“缩短了一半”;
故选D。
2.C
【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辨析。尤其要注意否定词误用这种病句,结合句意,然后分析其修改方法。
A.语序不当,应把“早处置、早预警、早排查”改为“早排查、早预警、早处置”;
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让”;
D.搭配不当,“和学习效率”加上“提高了”;
故选C。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
3.D
【详解】A.否定词使用不当,去掉“不得”;
B.搭配不当,把“改善”改为“提高”;
C.句式杂糅,去掉“才能够实现”或‘关键在于”;
故选D。
4.A
【详解】B.搭配不当,将“计划”改为“规划”;
C.用词重复,去掉“第一次”;
D.搭配不当,“回响”与“师生情谊”搭配不当,在“誓言”后加逗号,将“和”改为“洋溢着”;
故选A。
5.C
【详解】A.成分残缺,本句中“在……扶持下”“使得”组合在一起,导致本句主语缺失;
B.句式杂糅,要么说“还把……账户给封了”,要么说“还删除了……账户”;
D.搭配不当,将“热情”改为“高潮”;
故选C。
6.C
【详解】A.缺宾语。在末尾加“的空白”;
B.搭配不当。把“本着”改为“以”;
D.重复累赘。删掉“任何”或“一切”;
故选C。
7.C
【详解】A.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在”;
B.“加快”与“功能”搭配不当,把“加快”改为“实现”;
D.“超过”与“多”语意重复,去掉一个;
故选C。
8.B
【详解】A.句式杂糅,“借口以……为名”杂糅,改为“借口学业负担过重、复习压力过大”或“以学业负担过重、复习压力过大为名”;
C.成分残缺,“建立”缺宾语,在最后加“机制”;
D.搭配不当,“莫言的作品……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中主宾搭配不当,“作家”改为“作品”,或在“被归类为”前添加“因此他”;
故选B。
9.D
【详解】A. 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去掉“由于”;
B.搭配不当,“倡导”不能“完成”,将“完成”改为“响应”;
C. 语序不当,应该改问“此次考古工作不但发掘出大量珍贵文物,还深化了人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
故选D。
10.B
【详解】A.语序不当,“深入思考和逐步了解”应该改为“逐步了解和深入思考”。
C.成分残缺,“通过”和“让”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
D.偷换主语,“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的主语换成了“人们”,和前文的主语“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不一致。
故选B。
11.A
【详解】B.否定不当,删掉“不再出现”的“不”;
C.语序不当,应改为“较成规模的清朝遗留下来的古街道”;
D.不合逻辑:“40多人”不能有“一百多只手”;
故选A。
12.B
【详解】A.成分残缺,“通过……使……”滥用介词致主语缺失,应删去“通过”或“使”;
C.语序不当,将“现存的”放到“我国”后面;
D.句式杂糅,删去“表现了”或“是显而易见的”;
故选B。
13.D
【详解】A.歧义句,可将“中学”放到“许多”前;
B.否定词滥用,删去“不”;
C.重复赘余,删去“大部分”或“主要”;
故选D。
14.D
【详解】A.成分残缺,把“通过”去掉;
B.语义重复且成分残缺。“罹难”中已经包含“遭遇”的意思,去掉“遭遇”。在“罹难”后加“这一事件”;
C.搭配不当,“发挥”与“精神”搭配不当,把“发挥”改成“发扬”;
故选D。
15.C
【详解】A.句式杂糅,“旨在”与“为目的”删掉其一;
B.成分残缺,“随着”与“使”删掉其一;
D.语义矛盾,“将近”与“多”删掉其一;
故选C。
16.A
【详解】B.“的原因”与“的结果”重复,句式杂糅,任意去掉一处即可;
C.缺少主语,可在“会将眼睛”前面加上“书籍睿智的灵光”;
D.“激起”与“赞扬”搭配不当,可将“激起”改为“引起”;
故选A。
17.D
【详解】A.“提出并收集”语序不当,改为“收集并提出”;
B.“是因……”和“……的结果”导致句式杂糅,去掉“的结果”;
C.“一致认为彰显了中华文化自信”缺少主语,在句前加“网友们”,在“彰显”前加“其”;
故选D。
18.C
【详解】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成分赘余,去掉“因为”;
B.成分残缺,句末加上“原则”;
D.语序不当,将“周密计划”放在“精心组织”前面;
故选C。
19.B
【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成分残缺,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后加“策略”;
C.缺少主语,去掉“根据”;
D.前后矛盾,删去“大约”或“余”;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