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春天的歌---嘀哩嘀哩
第一课时 《嘀哩嘀哩》
教学内容:
1、律动《春晓》
学唱歌曲《嘀哩嘀哩》
表演歌曲《嘀哩嘀哩》
表现形式:乐器舞蹈创编
教学目标:
通过律动乐曲《春晓》感受春的气息。
听唱法学唱歌曲《嘀哩嘀哩》,能够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嘀哩嘀哩》,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通过使用乐器进行歌曲的表演、创编,培养学生自信、大胆地表现音乐,表现自己,提高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教具准备:PPT、电子琴、手摇铃、碰铃、手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掌握重点乐句:
X X X X X| X X X 0| X X X X X| X— |
4 4 4 4 5 | 6 6 6 0| 2 2 2 2 2| 5— |
嘀 哩 哩 嘀 哩 嘀 哩 哩, 嘀 哩 哩 嘀 哩 哩,
1 1 1 1 2 | 3 3 3 0| 5 5 5 5 5| 2— |
嘀 哩 哩 嘀 哩 嘀 哩 哩, 嘀 哩 哩 嘀 哩 哩!
教学过程:
问好
随音乐《春晓》做肢体律动。
轻拍肢体各部分,随音乐律动。
提问《春晓》的主旨,引出本课主题——春天的歌。
新课学习
出示PPT,歌词篇。
初听歌曲《嘀哩嘀哩》,完整聆听全曲,提示学生随乐曲轻轻拍手。
根据问题回答:1)乐曲当中出现的小小歌唱家是谁?
2)它是通过怎样悦耳动听的声音表现歌曲的?
初听完,学生回答问题。
小歌唱家是黄鹂鸟;
“嘀哩嘀哩”。
出示重点乐句卡,教唱“嘀哩嘀哩”重点乐句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教师示范节奏,学生跟读,注意休止符。
引导学生用带有强弱的力度感受节奏。
教师用手摇铃模仿节奏。
邀请学生尝试。
加入歌词教唱。
复听歌曲《嘀哩嘀哩》
结合歌曲说出乐曲采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歌曲旋律分为几段?
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师教唱歌曲,分析乐曲旋律(活泼、轻松)
教师分乐句教唱,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分析乐谱,教唱要有强弱,声音短促而有弹性。
学生分组分乐段演唱歌曲,教师作简短评价。
学生用乐器表演,学生进行舞蹈创编
1)手摇铃、手鼓、碰铃分三组表演歌曲
2)自创舞蹈,组成班级小乐队
3)鼓励学生将歌曲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课堂小结:
评价学生乐器创编和自编舞蹈表演的大胆和自信。
鼓励学生不仅能在诗词歌赋中寻到春天,在优美旋律中感受春天,更要去大自然中亲身融入到春天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春天的歌
嘀哩嘀哩
1=F 2/4
活泼的 轻松的
X X X X X| X X X 0| X X X X X| X— |
4 4 4 4 5 | 6 6 6 0| 2 2 2 2 2| 5— |
嘀 哩 哩 嘀 哩 嘀 哩 哩, 嘀 哩 哩 嘀 哩 哩,
1 1 1 1 2 | 3 3 3 0| 5 5 5 5 5| 2— |
嘀 哩 哩 嘀 哩 嘀 哩 哩, 嘀 哩 哩 嘀 哩 哩!
0 休止符 0八分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