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招生选择性考试模拟(二)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在户籍统计上,同辈人共同居住或单身独居,为同代户;主要形式有独居、夫妻二人、空巢老人等。下图为第七次普查统计2010-2020年我国东北地区同代户比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三省同代户比重增幅高于全国水平,可能说明东北三省( )
A.纬度高,寿命长,老龄化严重
B.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人口流动大
C.婚育年龄早,自然增长率高
D.大城市辐射弱,人口聚集效应差
2、与吉林省、辽宁省相比,黑龙江省同代户增长更快,其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B.气候寒冷 C.人才外流 D.性别比失衡
3、东北户籍类型变化特点表明( )
A.区域间有整体性特征 B.区域间有关联性特征
C.区域内有差异性特征 D.区域内有独立性特征
红土型铝土矿床主要赋存于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红土风化壳中,基岩为玄武岩、花岗岩、片麻岩等;长形单面山、山岭斜缓坡等地有利于红土型铝土矿的形成和保存;下图所示某岛国红土型铝土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该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多,水资源丰富 B.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
C.①地物种少于②地 D.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5、②地铝土矿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基岩风化,淋滤,沉积 B.火山喷发,冷凝,沉积
C.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D.内力下沉,变质,富集
6、该岛居民发现一年内正午时刻,岛上物影朝向不同,持续时间也不同;M地(22°26′)正午,物影朝向正北的时长大约为( )
A.一天左右 B.一星期左右 C.半个月左右 D.一个月左右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平均气温的差值,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弱,读北京一年中“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7、城市热岛强度夜晚大的原因是( )
A.城市空气透明度小,大气辐射强 B.城市建筑“狭管风”,降温慢
C.城市“街谷”,地面热量难以扩散 D.城市地表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8、一年中,北京市热岛强度日变幅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夏季热岛强度大 B.冬季热岛强度最强在午夜
C.春秋热岛强度日变化相同 D.正午时刻热岛强度最弱
非洲尼日尔为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金德尔位于萨赫勒地区,10月—次年5月为干季。下图为金德尔附近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时期该地( )
A.各类沙地大幅度的减少 B.重度沙地增加,轻度沙地减少
C.各类沙地大幅度的增加 D.重度沙地减少,轻度沙地增加
11、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 )
A.干季风蚀作用加强 B.干季草地载畜量加大
C.雨季耕地面积扩大 D.雨季过度樵采加剧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耕地安全是粮食安全的保障。下图为1990年—2015年我国新增耕地重心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1990-2015年期间,新增耕地重心变化表明( )
A.我国粮食重心西移,耕地东占西补 B.西部耕地后备资源多且成片分布
C.满足粮食需求,西移幅度逐渐加大 D.通过黑土培肥提高新增耕地质量
13、2010-2015年新增耕地重心区,开发的条件为( )
①光热条件好
②增产潜力大
③水土综合开发
④存在荒漠化现象
A.①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甘肃祁连山牧区,近年来,牧民在冬季将牛羊迁徙至较远的农村租赁粮食作物产区(有秸秆)放牧,对当地农区的有益影响是( )
A.增大种植规模 B.增加粮食种类 C.增加农田肥力 D.促进草畜平衡
受北京政策调整,京企外迁,已成定局;受营商环境、区位潜力优势等影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南迁趋势明显。2021年,南京出台《科技新政50条》;落户江苏的高新技术企业众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北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外迁最具关联性的是( )
A.调整产业结构 B.疏解非首都功能
C.减轻环境污染 D.缓解水资源不足
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青睐南京,得益于( )
A.位置优越 B.技术雄厚 C.优惠的政策 D.便捷的交通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同海拔地区,大气冷热不均会产生气压差,形成风。如山谷风,冰川风等。R河谷位于珠峰北坡,东、南、西三面被高山环抱;河谷盛行偏南风。下图为R河谷纵向剖面示意图。
17、从热力环流角度,简述冰川风的形成原理。
18、比较白天甲、乙两地偏南风的强弱,并说明原因。
19、试描述白天山谷风对偏南风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风能丰富。“海上三峡”位于江苏盐城射阳县,临黄海,依托射阳港,海岸线和滩涂面积分别占江苏的61%、67%。射阳新能源产业园已形成以风电设备等为一体的风电产业生态圈并跻身“海上风电第一城”。
材料二:勺嘴鹬,小型涉禽,全球仅剩200对左右。繁殖期栖息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楚科奇半岛的北极海岸冻原沼泽等水域岸边(70°N)。越冬地为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
材料三:历史时期,黄河曾袭夺淮河入黄海;受河海共同作用,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面积广阔且景观独特,拥有全世界最特殊的海底沙脊群,称为“海上迷宫”。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强大,是勺嘴鹬候鸟迁徙的关键驿站。a图为历史时期我国部分地区图,b图为盐城区域图及风电,条子泥湿地景观图。
20、简述与福建等东南海域相比,射阳成为“海上风电第一城”的优势自然条件。
21、描述条子泥湿地的形成过程。
22、简述条子泥湿地被称为勺嘴鹬生存的关键驿站的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季节性洪沟水量变化大。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十大季节性洪沟分布,该区域受风力与流水作用影响显著。暴雨时大量泥沙输入黄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通过植被修复、打坝淤地等措施,输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23、说出夏季暴雨时洪沟下游特征。
24、简述季节性洪沟中泥沙的主要来源。
25、洪沟打坝淤地后入黄河泥沙量减少,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据材料,同代户居住形式有独居、夫妻二人、空巢老人等。东北地区近几年重工业发展缓慢,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弱,经济发展慢,就业岗位少,人口聚集效应差,人口外流明显,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等出现;生育观念使出生率有所下降。由此可排除ABC,D对。
2、答案:A
解析:黑龙江煤炭和石油资源量逐渐减少枯竭,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大量外流,同代户增多,因此BCD错误,A对。
3、答案:B
解析:东北同代户增加快的特点,表明东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与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有关,说明区域内部具有整体性特征,区域间具有关联性,差异性特征,因此ACD错误,B对。
4、答案:C
解析:岛屿狭窄,河流短,水资源缺乏,A错;该地位于板块挤压地带B错;受地形,信风及洋流影响,①地是热带草原气候,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①地物种少于②地,C对;城镇分布在矿区附近,影响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资源,D错;故选C。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该地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玄武岩、花岗岩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风化,风化壳物质经降水,地表径流等淋滤作用,在缓坡沉积而成;BCD错,A对。
6、答案:B
解析:该地在南半球,当阳光直射在22°26′-23°26′S时,正午太阳在正南,影子朝向正北;直射点往返达2°纬度,直射点大约每月移动8°,通过计算,移动2°需要大约7.5天;ACD错,B对。
7、答案:C
解析:城市空气透明度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强,A错;城市建筑高大密集,建筑物之间若有狭管风,使城市降温,受高大建筑影响,街道如谷地,气流难以扩散,温度高,B错,C对;城市地表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慢,D错,故C对。
8、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冬季,白天夜晚的热岛强度差值最大,日变幅最大,D对。
9、答案:A
解析:据图,夏季白天城市升温快,热岛强度大,A对;冬季热岛强度最大在凌晨前后,B错;春秋变化曲线不同步,C错;城市热岛强度最低出现在午后,D错;故选A。
10、答案:B
解析:据图,从2004年到2014年,流动沙地大幅增加,半固定沙地小幅增加,固定沙地小幅减少。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面积增加,说明重度沙地增加,固定沙地减少。B正确。排除ACD选项。故选B。
11、答案:A
解析:干季,东北信风将北部撒哈拉沙土吹扬,沙漠侵吞,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增大;干季草地载畜量不大,雨季很少产生荒漠化,A正确。排除BCD选项。故选A。
12、答案:B
解析:西部经济落后,自然条件差,后备耕地资源丰富且集中连片B对;重心移动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粮食重心不能西移,A错;沿途不是黑土分布区,D错;看图,2005-2010年移动幅度小,C错;故选B。
13、答案:D
解析:2010-2015年耕地后备储量分布区在新疆,气候干旱、光热条件好,增产潜力大;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绿洲区,开发的前提是水,把河流上下游作为总体综合开发,并做好荒漠化防治工程。排除ABC,D对。
14、答案:C
解析:牧民到农业村租赁粮食作物(秸秆地)放牧,减少了对草场的压力,利于牧业发展,不是对农区有益,D错;牛羊粪便还田,增加农田肥力,C对;不会影响种植规模和粮食种类,A和B都错,故选C。
15、答案:B
解析:据材料,北京定位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对外交流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外迁与调整产业结构,减轻环境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关联度不大,ACD错;疏解非首都功能,B对故选B。
16、答案:C
解析:据材料,南京出台《科技新政50条》,吸引力强,落户江苏的高新技术企业众多。故C对。
17、答案:冰川面反射率高,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冰雪表面融化持续吸热;冰川面温度低于同高度大气温度;近冰川面空气收缩下沉,气压升高,气流沿冰川表面向下坡方向流动,形成冰川风。
解析:
18、答案:甲>乙。原因:乙位置偏北,白天谷风(北风)对南风削弱(阻挡)作用更强。
解析:
19、答案:谷地三面环山,白天盛行谷风,西风和东风把空气推向两侧山坡,吸引南侧冰川风北上,冰川风加强,影响程度大于北风,谷地盛行偏南风。
解析:
20、答案:滩涂面积广阔,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小。
解析:
21、答案:历史上黄河、长江等大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形成水下堆积体;淤泥受沿海潮流长期搬运,沉积,逐渐形成淤泥质沙洲;海浪、潮汐不断的侵蚀、搬运作用,形成辐射沙脊群(条子泥湿地)。
解析:
22、答案:位置适中,位于迁徙线路的中点区域,利于停歇;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气候适宜鸟儿换羽毛,生长、繁殖;生物丰富,食物充足;浅滩广阔,利于栖息。
解析:
23、答案: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高;水位上升快。
解析:
24、答案:黄土丘陵和库布齐沙漠土质疏松,植被稀疏,雨季暴雨和洪水冲刷地表,大量泥沙进入洪沟;冬春季,大风携带的沙粒在洪沟沉积。
解析:
25、答案:拦蓄洪沟径流,减少下游水量,减缓径流流速,流水冲刷和搬运能力下降;拦截泥沙,进入黄河泥沙减少;淤地坝植被恢复固沙能力提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