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
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地指出:“人们在欢呼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二战中美、苏士兵亲切拥抱
第一个战争:
第二个战争:
二战
冷战
第16课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的时间:
冷战的双方:
冷战的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1947-1991)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
何为冷战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根本目的:
实质: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国家利益的冲突
一、冷战的发生
原因
经济
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军队人数1200多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500多个军事基地拥有
控制操纵联合国
原子弹
军事
政治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世界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
----人教版《冷战》
1、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居世界第一,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二战后,苏联实力如何?
在苏联的帮助下,东欧等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拥有世界最强大的陆军, 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
原子弹,打破美国核垄断。
2、战后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强国,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我们赢得了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在美国人头上,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
杜鲁门
斯大林
材料:饱受二战之苦的西欧,亚洲许多国家满目疮痍……工厂有一半停工、经济崩溃、人民对于战争的厌恶已经到了极点。
4、二战后人们渴望和平。
3、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加剧。
一、冷战的发生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居世界第一,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2、战后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强国,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3、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加剧。
4、二战后人们渴望和平。
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苏
英
美
斯大林在一次谈话中进行了回击,他说丘吉尔“是要在盟国中散播纠纷的种子”,“是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在苏联的范围之下 ——丘吉尔“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
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苏联又是如何应对的?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75-78页内容归纳整理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体”。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年)
表现
目的:
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雅尔塔会议
英、美、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
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西德”。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东德”。
联邦德国(西德)
民主德国(东德)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冷战的产物
——德国的分裂
(1961年柏林墙)
杜鲁门主义
导致
柏林墙
1963年,西柏林一对年轻夫妇向身处东柏林的亲人展示自己的孩子
1961年正在修建的柏林墙
1989年拆毁柏林墙
1961年,民主德国为了防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渗透,修建了柏林墙。柏林墙是东西方对峙的集中体现,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物。从此,柏林的许多家庭被一堵墙分隔开来,只能隔墙相望。直到1989年11月,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冷战趋于结束,这堵墙才被拆毁。1990年,德国再次统一。
知识拓展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
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或实质)是什么?
冷战的表现
经济上:——
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实质: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影响:1、促进了西欧经济复苏和一体化进程。
2、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
有人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思考:“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者的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区别:杜鲁门主义是在政治上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
北约标志
华约标志
冷战政策的表现---
北约组织的成立(军事上)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出自1949年某公约第5条规定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出自1955年某组织公约
材料内容分别源于哪两个组织?两个组织有何共同性质?造成什么影响?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北约”。
1955年,苏联等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即“华约”。
性质:美苏两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北约
华约
对 峙
美 国
苏 联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冷战表现 美国 苏联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马歇尔计划
成立“北约”
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
成立“华约”
情报局(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
美苏全面冷战对峙局面
项目 表现 重大影响
政治
经济
军事
杜鲁门主义出台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开始
促进了西欧经济复苏和一体化进程 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
成立北约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正式形成
合作探究
冷战的表现
德国分裂
德国一分为二
推行马歇尔计划
美苏争霸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艾森豪威尔
肯尼迪
尼克松
里根
约翰逊
布什
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1962)
星球大战
朝鲜战争
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苏争霸
德国的分裂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冷战中的对峙
激烈的核军备竞赛
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打破核垄断
1952年,美国研制成功氢弹
1953年,苏联研制成功氢弹
1957年,苏联发射射程为8000千米第一枚洲际导弹
。。。。。。
在冷战的高峰时期,美苏两国所拥有的核武器分别超过了3万枚和4万枚
有人统计,1946-1975年,美国总共有19次直接或间接发出使用核武器的威胁,苏联也多次准备按下核按钮。
合作探究任务四:研读史料结合所学简述冷战影响:
材料一:冷战期间美苏对抗引起的局部“冲突”不断爆发,例如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侵略越南,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些对抗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
材料二:在争霸对峙过程中,美苏两国由于势均力敌在紧张的战争边缘选择妥协,因此从另一角度看,两国关系的缓和也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因素。
材料三: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使世界动荡不安,威胁了世界和平。
美苏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客观上推动了科技发展。
冷战的影响
①导致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
②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导致国际关系紧张,妨碍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客观上避免了新的大战爆发
④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
1991苏联解体,华约解体,冷战结束,
两极格局结束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冷战的终结
-------1991苏联解体,
知识点归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开始标志
发展
最终形成
结束
1947年
1947年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1949年、1955年
军事上:北约、华约成立
1991年
苏联解体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美苏两极格
局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