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修辞立其诚》 / 张岱年
《怜悯是人的天性》 / 卢梭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
感受人性之美
了解本文准确生动、逻辑严密的语言风格,体会其表达效果。
探究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1
2
学习目标
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
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
1、阅读两篇文章,找出各自的核心观点、核心概念,并根据文本内容解释核心概念的含义。建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文体:两篇学术论文的比较阅读
篇名 核心概念 概念含义 核心观点
参考
篇目 核心概念 概念含义 核心观点
《修辞立其诚》 立其诚 有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为人为文要“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怜悯心 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怜悯心可以从自爱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仁慈、宽厚等人道精神。怜悯心可以指代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怜悯是人类天然的美德
2、自读两篇文章,合作完成下表。
篇目 立论方式 提出论点具体方法 论证方法 具体实例及作用 情感态度 语言比较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篇目 立论方式 提出论点具体方法 论证方法 具体实例及作用 情感态度 语言比较
《修辞立其诚》 正面立论 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并对此加以阐释,然后又引用《庄子》中的话对“诚”的含义进行阐释,由此提出中心论点。 引用论证 例子:“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管子·心术上》) 作用:论证了“追求真理应尊重其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的道理 站在纯粹的客观角度不融入个人感情单纯将所讲的求真论点剖析清楚 直接简明,不加修饰,较多提及专业术语,没有人称的变化,理性色彩浓厚
《怜悯是人的天性》 破立结合(驳论) 属于驳论文,作者先比较自然状态中的人和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不同特点,然后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怜悯是人的天性”的中心论点。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例子:第三段举暴君苏拉和亚历山大的例子。 作用:指出即使是这样残醋暴虐、对伤害他人习以为常的人,依然会像其他人一样受到悲剧的震撼、会对他人的痛苦起恻隐之心,从而进一步论证怜悯心出于自然天性的观点。 例子:第四段拿哲学家和野蛮人对比。 作用:将理智状态和自然状态分别作为自爱心压倒怜悯心和怜悯心得到自然发挥的两种情况的具体表现,进一步论证怜悯心的存在本身便是源于自然的天性。 大量使用善恶一类的情感倾向浓重的词语表现人性,不仅以理服人,也力图以情感人。 详尽含蓄,多推理性词语,语气之中更多恳切,多用“我们”来拉近与读者距离。
张岱年(1909-2004),河北献县人,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职。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中国哲学发微》《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求真集》《文化与哲学》等。
知人论世
《修辞立其诚》
本文写于1992年4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
写作背景
“修辞立其诚”出自《易传·文言》
原文:“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意思是,君子要提高品德修养、建立功业。忠诚信实,这样才能够提高品德修养;修饰文辞出于真诚,这样才能够建立功业。
“修辞”本指注重文化教养,后指修饰辞句。
“修辞立其诚”指文章修辞要服从于内容的真实。在本文中,“修辞立其诚”指作文、为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解题
1.《修辞立其诚》中作者对“修辞立其诚”的理解有无新意?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有新意。作者在前人认为“修辞立其诚”意味着发言著论写文章要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指出“立其诚”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文本探究
《修辞立其诚》
2.为什么说《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文章在强调为人、作文要“真”的同时,直指社会现实:
一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造成了人心的扭曲,使得人们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说真话、不讲实话;
二是当今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使得人们忽略了客观真理。
文章对这两个方面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因此体现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卢梭(1712—1778),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怜悯是人的天性》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该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著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基础上的。
在本书中,他采用历时性手法,基于“人是怎样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全书正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自然状态中人的幸福生活进行了描述,第二部分论述这种幸福生活是如何失去的。其核心思想即是:自然状态下,人人生而平等,然而到了文明社会,便出现了不平等、奴役和压迫。这个大胆的观点给他带来了诸多批评,也为他不幸的晚年埋下了伏笔。对于这些批评,卢梭在《忏悔录》中予以了回应,他自己提到:“这部作品在全欧洲只有很少几个人读懂了,而在读懂了的读者当中,就没有一个人对它发表过什么意见。”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认为人性本恶。因此在原始社会没有国家和法律约束的时期,人们相互争斗,自私残暴,过着恐惧不安的生活。卢梭对这一说法提出了反驳。他认为原始人根本没有善的概念,当然也不会有恶的概念。在他们的世界中,生活极其简单,人们对彼此没有义务,只是从自身需要出发在自然中生存。因此不能以今天的概念去简单地定义原始人是“恶”的。
1.怎样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怜悯心是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我们最应具备的禀性,在我们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之前就存在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就连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
②我们在看到同类遭受苦难时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怜悯心。这种怜悯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把打斗双方拉开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而不是哲学家。
③怜悯心让人们看到同类受难就出手帮助,即使自已处境再苦难也不会去危害比自己弱的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坏事。
2.“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两句分别强调了什么?
第一句强调的是,想要人们怎么对待自己,自己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诗人善良的天性。
3.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一观点与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有什么异同
孟子强调的是“恻隐之心”的普遍性(人皆有之),卢梭突出的是“怜悯”之心的“天然性”,这是两者观点的不同点;两者都认为人都有“同情心”,这是两者的相同点。
对比阅读
比较《修辞立其诚》与《怜悯是人的天性》的不同点,并用表格梳理。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类型
论点
主题核心词
主要论证方法
论证结构
论述思路
对比阅读
比较《修辞立其诚》与《怜悯是人的天性》的不同点,并用表格梳理。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类型 立论 有破有立
论点 “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 怜悯是人的天性
主题核心词 真 善
主要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
论证结构 总—分—总 层进式
论述思路 文章首先提出论点,接着从哲学和科学角度引用理论论证观点,最后确定“修辞立其诚”的必要性,强调其现实意义 文章首先分析自然状态下人性的种种表现并在对霍布斯观点的否定中得出自己的观点“怜悯是人的天性”,接着列举事例论证观点,最后阐述“怜悯心”
的重要性
《修辞立其诚》围绕“修辞立其诚”的具体含义,层层深入,既阐释了“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又对现实中“立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倡议写文章、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
《怜悯是人的天性》批驳了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者指出野蛮人不是恶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作者还认为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由怜悯心派生出来的,这种怜悯之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作者肯定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