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精品试卷系列】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版精品试卷系列】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03 10:2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它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在相应田字格内写出汉字。(3分)
挑 xìn 迁 xǐ  吞 shì pì 美 jiān 默 shěn 笑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 。
(2)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 的铁路系统。
(3)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美所 ,发出“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4)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 的文字之一。
 A. 穿越 完善 折服 悠久 B. 穿越 完整 佩服 悠长
 C.逾越 完善 佩服 悠长 D. 穿越 完整 折服 悠久
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分点概括“缓解交通堵塞”的三条措施,每条不超过6个字。(3分)
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逐步解决关箥民生的交通拥堵问题,今年,杭州市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1*cnjy*com2·1·c·n·j·y
据悉,有关部门在市区新增公共自行车5千多辆,新增和更新公交车共300多辆,同时国快城区中心道路的建设,完善公交专用车道,启动城市环线项目,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采取立体开发和地下空间开发等方式建造停车场地,解决商场、、车站等重点区域的停车难问题。鼓励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探索并实施分时停车、借时停车等做法,另外,在大力宣传交通法规的同时,对车辆行人闯红灯、车辆在路品违法变道、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道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对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
4.阅读名著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下面两段文字时曾相识吧?回答问题。(3分)
??? 多少人都称颂他伟大的艺术。但他远不止是音乐中的第一人,他是现代艺术最英勇的一股力量,他是受苦而不屈的人们最伟大、最优秀的朋友。21*cnjy*com  21*cnjy*com
??? 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来源:21cnj*y.co*m】
(1)以上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____》,“他”指的是?? ? 。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
5. 对家乡的思念总是人们难以挥去的情愫。请你仿照下列句子,把对家乡的思念表达出来。(2分)
例句:家乡是一坛陈年的春酒,在我心里,藏得越久,味道越醇。
仿句:家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6分)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在201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你们班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21*cnjy*co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实地观察】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状况,并把你感受最深的情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出来。【出处:21教育名师】
镜头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献计献策】请为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不少于两条)
计策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策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保忧思】孙俪同学在展示环节中,结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向同学们发问,请回答。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青海湖水面下降”“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事例?试举一两例。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1*cnjy*com【版权所有:21教育】
7.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
8.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8分)
(一)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选自《临皋闲题》
(二)余尝寓居惠州⑤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⑥,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⑦,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③两税:夏秋两税。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⑤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⑥木末:树梢。⑦死法:死于军法。21*cnjy*com21*cnjy*com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胜?___________
②虽兵阵相接??????虽?___________
10.下列加点的“若”与“若人悟此”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若毒之乎?????(《捕蛇者说》)???????B.?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D.?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21*cnjy*com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12.两则短文虽作于不同时期,但其中表达的情怀却有共同之处。请概括写出。(2分)
(三)(12分)
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21*cnjy*com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21cnjy.com
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21*cnjy*com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21*cnjy*com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选自《春酒》
13.阅读全文后,你所理解的本文主旨是 。(用一个词语概括)(1分)
14.作者在本文中详写了儿时在故乡的哪些生活片断?请概括作答。(2分)
15.品味句子“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说说该细节描写有何妙处?(2分)

16.本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概括作答。(2分)

17.如何理解“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2分)21*cnjy*com

18.俗话说:“一方水养一方人。”各地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古今不少诗人把一些节日写到诗中。请把下列诗中描写的节日写在后面相应的横线上。(3分)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14分)
我国湖泊数量锐减 ______ _ _ __
2011年,在科技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湖泊治理调查。这也是我国首次设立以掌握我国主要湖泊现状、完善中国湖泊数据为目的的重大项目。21*cnjy*com
调查数据表明,近30年来,长江流域消失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96个,近50年来我国消失的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多达243个。
以2005年和2006年为基准年,有关部门对湖泊数量、面积和分布现状进行遥感调查,并开展了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主要淡水湖泊的水量、水质和水生资源系统调查。
调查表明,我国湖泊总体变化态势为,北方和西北干旱区湖泊水位下降,盐碱化萎缩现象严重,青藏高原湖区湖泊水量与湖面波动剧烈,云贵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降低明显,东部平原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湖泊的变化给生物多样性也带来了重大影响。
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江流域多数湖泊土著鱼类受外来物种入侵、江湖阻隔和过捕滥捞等因素影响而濒危。21*cnjy*com
又如,滇池在20世纪50年代记载有土著鱼类26种,到2000年后分布于湖体的仅有4种,在2007~2010年的两次调查中仅发现1种。同样,在云南的泸沽湖,原来有4种土著鱼类,但引进外来鱼类后,在2007~2008年两次调查中仅发现1种。据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的太湖,鱼类资源种类由20世纪60年代的106种下降到目前的60~70种,洄游性鱼类几乎绝迹。
水生植物多样性也显著下降。以滇池为例,20世纪50年代记载水生植物有100余种,最近的两次调查仅发现19种,约80%的种类消失。其余湖泊水生植物种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21*cnjy*com
如今,人们主要通过控制陆源污染、湖泊底泥清淤、调水引流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来治理湖泊环境。但更为重要的是,对湖泊治理需要科学和长远的认识,需要短期治标和长期治本相结合,在逐步控制流域点源与面源污染问题后,从流城整体角度对湖泊——流城实施一体化综合管理。
19.请从文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将题目补充完整。(2分)
20.除了列数字外,本文还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
21.文中“调查表明”和“调查数据表明”是不是多余的?说出你的理解。(3分)
22.说说文中“湖泊的变化给生物多样性也带来了重大影响”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23.长江流域多数湖泊土著鱼类濒危,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五)(16分)
木鱼馄饨
林清玄
①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②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21*cnjy*com
③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雄长的声音。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的一种极好的佐证。?
④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21*cnjy*com
⑤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⑥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21*cnjy*com
⑦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⑧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⑨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信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⑩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⑾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21*cnjy*com
⑿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⒀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⒁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21*cnjy*com
(选自《经典美文》2013.02,有删改)?
24.第③段说“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作者最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4分)
25.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卖馄饨老人的形象。(4分)?
26.请指出本文在写作方面的一个特点,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
27.文章结尾说“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写作。(共50分)21*cnjy*com
28.题目:其实,??? ??也有????? ??
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答案:衅 徙  噬 媲 缄 哂
? 评分:每小题0.5分,共3分。
2.答案:A
评分:3分。21*cnjy*com
3.示例:发展公共交通 解决停车问题 整治违法行为
评分:每条1分,共3分。
4.答案:(1)《名人传》 贝多芬;(2)示例:贝多芬忍受双耳失聪的痛苦,创作出不朽名作《欢乐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评分:每空 1分,共3分。
5.示例:一曲幽咽的山歌,在我唇边,唱得越多,感情越深。
一幅淡彩的工笔,在我脚下,离得越远,思念越浓。
评分:2分。
6.示例:【实地观察】镜头一:学校旁边的池塘垃圾满塘,岸边杂草丛生,原本清澈见底的池塘水变得污浊不堪。镜头二:学校旁边的菜市场,到处是垃圾和废弃的塑料袋,连空气中也弥漫着各种“怪味”。【献计献策】计策一:多植树造林,还大地一片绿色生机。计策二:建立垃圾处理中心,垃圾要集中存放,集中处理。计策三: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公共环境。【环保忧思】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由于前些年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以致近年来出现了河道干涸、断流的现象。21*cnjy*com21教育网
评分:每小题2分,共6分。符合题意即可。
二、阅读(共50分)
7.答案: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奇丽的雪景。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
8.答案:①依依不舍,传达出因朋友离去无限惆怅的情景。②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说明:)21·cn·jy·com
评分:第①点中,答出“依依不舍”或惆怅给1分;第②点中,答出“豪迈气概”或“壮烈情怀”给1分,共2分。?www.21-cn-jy.com
9.答案:①优美,美好??②即使21*cnjy*com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0.答案:C
评分:意对即可,共2分。
11.答案:因此(我)就像挂在钩上的鱼,一下子获得了解脱。
评分:意对即可,共2分。
12.答案:热爱自然,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追求心灵自由。
评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共2分。
13.答案:思乡
评分:意对即可,共1分。
14.答案:喝春酒 吃会酒
评分:每点1分,共2分。21*cnjy*com
15.答案:这看似简单的几笔描写,尤其是几个动词的使用,生动传神地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小姑娘天真可爱,以及乡邻之间那种亲密随和,融洽温馨的人际关系。
评分:共2分。
16.答案:俭朴勤劳、善良大度 慈爱能干的典型的母亲形象。
评分:写出其中一点给1分,共2分。
17.答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作者由春酒想起了家乡,怀念家乡的的风俗美、人性美,增加了思乡的浓浓情愫。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评分:写出其中一点给1分,共2分。
18.答案:(1)春节 (2)中秋节 (3)重阳节
评分:每空1分,共3分。
19.答案: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评分:本题2分。
20.答案:举例子 作比较
评分:本题2分。
21.答案:不是多余。表明下面的内容有据可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近即可)
评分:本题3分。
22.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21*cnjy*com
评分:本题3分。
23.答案:湖泊数量减少,外来物种入侵,江湖阻隔,过捕滥捞等。
评分:本题4分,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
24.答案:因为作者不知道木鱼是谁敲的,不知道木鱼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附近是否有人在每天念经。??www-2-1-cnjy-com
评分:本题4分。意思对即可。21*cnjy*com
25.答案:老人是生活在社会角落里一个富有人情美的平凡人。他开朗风趣(从与老人的交往交谈中可以看出);勤劳而自尊(深夜卖馄饨,三十年如一日;他认为深夜里大声叫嚷是有失尊严);诚实而善良(对顾客从不欺骗,处处为他人着想)。??
评分:本题4分。概括形象1分,性格特点及简析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6.示例:(1)倒叙手法;开头写深夜访友,偶遇旧识卖馄饨老人,然后回忆四年前与老人的相遇、相识,最后写作者由此引发的人生感悟。??(2)以小见大;通过写一个平凡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发现了人性和生活的美,引发了作者对于生命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3)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需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1-c-n-j-y
评分:本题4分。写作特点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27.答案:读经用的木鱼,成为老人卖馄饨的信号,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使平凡的生活充满了朴实的人性美;感受生活中真正的美,其实也可以净化人的灵魂。??
评分:本题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21*cnjy*com
三、写作(共50分)21*cnjy*com
中也有甜” “其实,乐天派也有烦恼” “其实,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其实,野百合也有春天”等。而““其实,小巷中也有爱” “其实,风雨也有停驻时” “其实,动物也有爱”等不符合题目立意。这样看来,半命题本身已经确定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是先做“没有”的铺垫——经历事件后(可两件),认识转变——揭示主旨,升华感情。审好题目,也就审出了思路。拟好题目,也就确定了中心。因此,要舍得花力气审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