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单元写作规划(第3单元)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单元写作规划(第3单元)ppt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04 15: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单 元 写 作 规 划
记叙文:塑一个鲜活的人物
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1.以形传神写肖像: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态、衣饰等方面。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肖像刻画一般来说,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
2.立片言尽显人物精神: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古人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
3.举手投足见性情:恩格斯说:“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足见举手投足直接关系人物性格、形象。行为描写与肖像、语言、心理描写相比,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更具有特殊作用。 4.注重心理描写: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人、物于己,悲喜各异,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欲”。这种种心理反应,支配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于是,开发人类的精神大陆,探索人物的心灵奥秘,成为写作的基本要求。一只笨鸟
李艳娇
“钟明,你看看你的试卷,试题那么简单你都不会,考这么一点,你真笨,唉,我怎么摊上你这么一个学生。”老师气愤地说着。
看着老师的脸,钟明无语,只有眼泪在眼眶里打着旋,他的头低得很低。
“交作业,快交作业。”数学课代表大声嚷嚷,“哟,就差一本了,肯定又是钟明没有交吧!”课代表故意把嗓门提高。“不是他,那还能有谁。就他那智商,这种题对他来说比登天还难。我看题目是1加1等于几,人家掰着指头算几遍,或许能算出正确答案,是不是呀,笨鸟?”一调皮生肆意地挖苦钟明。
“哈哈哈!”全班哄笑起来,好像这样一个笨学生就是他们嘲笑的对象和取乐的工具。钟明再也无法忍受,他抓起一件不知什么东西朝那个调皮生使劲砸去,然后快步地跑出了教室。
月亮慢慢地转向了西边,星星知趣地开始藏了起来。天空微微泛起了光亮。钟明却依然睡意全无。他索性穿起衣服,走出了那鸟笼一样的宿舍。钟明在学校的围墙边漫无目的地走着,脑子里始终是那调皮生讥笑的面容。“我砸死你!”他恶狠狠地捡起一块石块,向远处的一棵树砸去。那是一棵不大的树,石块砸得它晃了两下,树枝颤颤地响。忽然一只鸟飞入了他的眼帘。那只鸟在空中打了几个旋,飞到了刚才他砸的那棵树上。哦,原来树杈上杂乱地放着些小树枝。它要干嘛?钟明想着。鸟已经站稳,好像要把什么东西和那些小树枝放在一起。可是,它放了三次,好像都没有放好,因为一会儿往这里跳跳,一会儿又飞起来,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第四次,它还是没有成功。真是只笨鸟。钟明脱口而出。突然他又为自己说出的话后悔,自己不是和那个调皮生一样了吗?唉,咱们一样呀,都很笨。钟明正要走开的时候,他发现那只鸟在树枝上使劲地跳着,踏着,好像要把小树枝踩结实。它成功了?那只笨鸟?
钟明好像明白了什么,快步地走向了教室。点评:本文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把钟明受嘲讽后内心的每一点波澜描绘得细腻生动。“他抓起一件不知什么东西朝那个调皮生使劲砸去”,“不知”、“砸”形象地表现出钟明生气后慌不择物的动作,不仅透视出钟明这时内心极大的痛苦,也写活了钟明这个人物形象。巧用类比,化抽象的道理为具体的故事。自然而然把“笨鸟先飞”这个道理讲述出来。 【文题展示】
周围的景色很平凡,但它们见证了你的成长。身边的父母很平凡,但他们辛苦地养育了你。日常的生活很平凡,但它悄悄滋润了你的生命。平凡中也有真情,平凡中暗含哲理,可我们却常常对他们表示不屑,甚至彻底把他们遗忘。
请以“平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注意要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2)不少于800字。【立意点拨】
文字材料已对题意作了明确的提示,你只要紧扣“平凡”这个话题去写就行。可以记一段平凡的生活(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均可),也可以写一个平凡的人,你的爸爸、妈妈、老师、兄弟姐妹,去歌赞平凡的亲情、友情、乡土情。要善于以小见大,通过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平凡的事迹中彰显伟大,于无声处听惊雷。当然,无论写什么都应倾注真情实感,千万别让年轻人说成年人的话。要知道,只有自己的话最真实、最亲切,也最感人。歌词中说得好:“平凡的人给我更多感动。”【佳作展示】
一个平凡的人
高 霞
假期时去了一次海货市场找亲戚,就是在那儿我遇见了他,貌似六七十岁的男子,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看见他时他正在同一位貌似老板的人交谈些什么,我走近了一些。
“老板,八块,我给你拉。”他几乎是在乞求地说。
“就五块,不拉拉倒,这么多拉板车的还找不到个?”
“老板,这么长一段距离,我给你搬上,拉过去,再卸下装上车,八块已经够便宜了。”依旧是乞求的语气。
“五块,我来。”旁边跑来一个板车仔,大声吆喝。
“好,就用你!”他急了,“老板,五块就五块吧,我给你拉。”
老板轻蔑地斜了他一眼:“再贱,也不用你!”
“别这样啊,做生意不就讲个讨价还价吗?”
老板哼了一声:“做生意?你一个拉板车的还谈什么做生意?笑话!”顺势推了他一把,不知是老板用力太大,还是他太单薄,他倒退了一步,被三轮车车蹬一绊,跌坐在薄薄的泥浆中。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尴尬地站起来,咧嘴朝老板努力一笑。
老板走了。
他的脸沉了下来,用手拍了拍沾泥的衣腿,抬头看了我一眼,又咧嘴勉强一笑。
我走过去,递给他一张面巾纸,说:“擦擦手吧。”“谢谢。”
我正面瞅了他一眼,他脸色黝黑,布满了叶子脉络般的皱纹,他的背佝偻着,几乎能和大地亲吻,两只枯干的黑手正揉搓了面巾纸,干而无神的眼四处张望,显然在继续张罗生意。
“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干这苦力活?”
“我看上去很老吧,其实我才不过五十岁呢,不干这个还能干什么,两个孩子上学都花钱呢。”他卷了一根旱烟,边抽边搭言,干涩的眼里似乎有一点晶莹的东西闪光。
“孩子,得好好学习啊,要不一辈子得听人使唤。”
这句话好像父亲也说过,我“嗯”了一声,想哭,鼻里嘴里咸咸的,或许是海风的缘故。我想到了爸爸,也许在外打工的他,也会遇到这种境遇吧,遭人白眼,他一定也会像这个父亲一样忍着,只是为了赚钱供养自己的孩子,希望将来他们能有出息,别再走这条老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做儿女的不是不懂,只是在寻找一个最好的时机来回报你们、安抚你们曾经受伤的心。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我知道这类平凡的人有一个伟大的共同的名字:父亲!点评:本文取材于自己的所见所想,运用语言、肖像、动作、细节等多种描写方法,记叙了一件生动感人的事,刻画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描写了一个真实的生活片段,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文章最后由别人的父亲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直接抒情,自然升华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实战练笔】
题目: